2022年端午节制作粽子体验,传统仪式感满满!

一、写作说明
大家好我是陶瓷哥,一位喜欢写陶瓷手艺人也是一位喜欢写美食的小素人,2022年端午节临近,不知道大家在端午节假期是怎么安排的,然而在端午节少不了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和家人一起坐下来吃一顿美味的大餐,而大餐六面少不了一个最经典味道,那就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仪式感—吃粽子。

1.1端午节来源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分别是:“端午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而端午节的来源是,以下的引用来自于百度百科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1.2端午节的仪式感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因为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例如赛龙舟、喝雄黄酒、吃粽子、挂艾草、放风筝、端午浴等等。

1.3端午粽子
端午吧吃粽子是一个必须的环节也是一种仪式感,接下来到了文章的重点环节, 今天这篇文章除了要分享福建泉州地区包粽子的环节还有一些老字号品牌粽子推荐。

二、泉州地区粽子
在端午节的时候作为本土化的当地人,在泉州地区有一个比较好的事情,那就是在家里爸爸妈妈一起坐下来包粽子,而粽子的制作方式其实很简单,所需的食材和物料都可以随处可见。
其实自己包粽子有几个特点:
可以手动学习如何包一个粽子,特别是竹叶造型如何包的规格到位;
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的喜欢添加食材,粽子大小等;
常回家看看,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坐下来动手包粽子,增加亲情感。

2.1包粽子所需的食材和物料
包粽子是一个类似做饭的过程,为方便大家的知道我们这边的包粽子的方式,先做一个思维导图的框架,这个制作方式是陶瓷哥所在本地的一个常规的制作方式,仅供参考。

包括有:
食材:糯米、红豆、黑豆、绿豆、肉、蛋黄等,选用的馅味和馅料可以结合自己的喜欢的来;
配料:食用盐、酱油等,配料可以放或者不放;
包装:传统方式的包装手法,所需的粽叶可以是竹叶、箬叶或柊叶搭配固定的线;
蒸煮:粽子包好后需要放在锅里蒸煮约45min—1h时间。

2.2包粽子流程
包粽子是一个类似做饭的流程,也特别的费时间,但是想到粽子的美味,那么啥都不是事儿了。
(1)前期准备
首先将买来的糯米、粽叶清洗干净,然后分别将糯米和粽叶放在水里浸泡,糯米浸泡的时间差不多在2小时,斑竹叶子浸泡的时间越久越好。
糯米浸泡时间差不多2小时,在后面的包装里更容易盛放;
粽叶浸泡时间越久,对于在后面操作包装的时候更容易折叠;
(2)馅料准备
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来调整,比如可以分别的做好红豆馅味、花生馅味、绿豆馅味、蛋黄馅味等,这里就不具体演示,因为馅味做法比较简单。
(3)包粽子
准备好了基础需求食材和物料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准备好粽叶,然后折叠好第一步骤,将糯米、馅料加到粽叶里,最后通过粽叶把食材和馅料包的严严实实,用绳子固定住成型粽子造型。粽子的造型各种各样,比如圆柱状以及单块形状的。

如果喜欢调味料的可以在包粽子的时候加入食用盐、酱、甚至是辣椒,根据自己口感来调配口味。
(4)入锅蒸
粽子最好是用蒸,通过蒸的煮法可以保证粽子的原始口感, 然后蒸的时长根据锅的大小和粽子放入的数量,采用中火档次一般是不低于1小时。浸泡糯米后可以加速成熟的阶段,这里也是为什么在前期准备的时候要浸泡糯米的一个原因。

三、粽子食用方式
说到吃法,其实很多时候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一个话题:“南方人和北方人粽子是甜的还是咸的?”,这里也欢迎各位朋友们一起聊聊,我们可以在评论区互动。
粽子的吃法,楼主这里的食用方式,一般是蒸熟后的粽子是直接拿出来吃,喜欢甜的可以加点白糖用来综合自己喜欢的口感,如果喜欢咸味的可以选择有加食用盐的粽子来吃。
其实食用粽子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过温馨提示:饭量多少要量力而行,不能浪费粮食,我们每个人应该爱惜粮食。

上面分享完楼主所在地区制作粽子的方式。
四、关于网购粽子煮法
网购回来后粽子最好不要直接拆开使用,以下几个方式是陶瓷哥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其中锅蒸的方式最佳,也是最推荐的煮法。
微波炉加热:粽子置于加益容器中,撒上少量水中高火加热3-5分钟即热;
水煮:拆除外包后,将棕子放入沸水中加热至透心即可食用;
锅蒸:将粽子切成片状,剪至金黄色,色香味更佳。

五、综合
端午临近,大家都买到喜欢口味的粽子了吗,如果没有那么可以手动包粽子,最后提前预祝大家端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