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用于废水处理中预处理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常采用过滤方式对生化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使二沉池出水的生物絮体和胶体物质可以截留在滤料上面,以此来降低出水的SS和浊度。对于废水的深度处理,通常采用砂滤和活性炭过滤的方式。砂滤主要作用是去除SS和胶体物质,而活性炭可以有效过滤吸附有机物、重金属以及氧化性物质等。对于出水ss时有波动,为了保证过滤器能长期稳定运行,可在进水中加入混凝沉淀等措施,确保可以延长过滤器的反冲周期。
经过滤后的出水SS可降至<5mg/L,且大部分大粒径胶体颗粒也可被去除。但仍存在一些小于0.1um的颗粒,对反渗透膜的运行仍有一定的污染。因此,有必要对反渗透膜前进行预处理。
反渗透膜对于脱盐来说是一种理想选择。标准反渗透膜的NaCl截留率大于99%。原则上,通过薄膜只能产生纯净水。对多价离子和有机物等的截留更彻底。反渗透系统对废水的脱盐率一般在95%以上,对COD和BOD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水回收率在70%~85%之间,产水水质稳定可靠。出水含盐量、硬度、浊度、COD和SS等指标都可以达到很低的程度,通常可直接回用或进一步脱盐作为纯水、锅炉补给水等。
反渗透膜一般采用卷式膜结构,为了确保反渗透系统的正常高效稳定运行,废水进入反渗透膜前需要采用一定的预处理,除去废水中不溶的颗粒、胶体等,以满足反渗透进水SDI<3的标准要求,并降低导致膜表面结垢的离子浓度、微胶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