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装备(一)枪械篇
在整个二战史与中国抗战史中,日军以残暴的作风与凶悍的战斗力而臭名昭著,这离不开其比较精良的武器装备。虽说日本当时与世界工业国家相比并不出类拔萃,但它为中国人民与亚洲人民所带来的血与火永久熔铸成无法愈合的创伤。我们应敲响警钟,时刻铭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场,仅为历史性科普) 首先是步枪篇
三八式步枪,于1903年研发的6.5mm口径步枪,1907年正式被旧日本陆军采用为制式武器。特点:细长,大钢盖儿。
九九式步枪,于1939年研发的7.7mm口径步枪,初衷为取代年代久远的三八式步枪,但后期仍与三八式混用。特点:上护木,短枪身。
四四式步骑枪(如图,下为四四式,上为九九式),口径6.5mm,适于骑兵近距离作战使用。特点:枪身短,折叠刺刀
二式伞兵步枪,拼装使用的奇葩步枪(不怕炸膛?)为日军少见的空降兵使用。特点:两截一插
四式半自动步枪(昭兰德),为战争后期仿制的美军m1加兰德步枪(如图,上为m1加兰德,下为日本仿制版) 手枪篇
南部十四式手枪(俗称王八盒子),为1925年研制的8×22mm口径手枪。特点:撞针脆,自杀费劲,卡壳大王
南部九四式手枪,于1934年生产的8mm口径手枪。特点:不用打自己走火
南部甲型手枪
南部袖珍手枪
明治二六式转轮手枪,于1893年研制的9mm口径手枪,到二战时仍有少量使用。
南部十六式自动手枪 接下来是机枪篇
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于1922年研制的6.5mm口径机枪。特点:弹斗供弹,步枪通用
九六式轻机枪(拐把子),于1936年装备日军的7.7mm口径机枪。特点:有点像捷克式,又有点像布伦
九九式轻机枪,于1939年装备日军,口径为7.7mm。特点:喇叭口,能上刺刀
大正三年式重机枪,干1914年研制的6.5mm口径机枪,二战期间大量使用。
九二式重机枪,于1932年研制,口径为7.7mm,在大正三年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战争后期,日军使用的大量杂类枪械(如仿制、进口)便不一一介绍了。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