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的预报之暴雨没有进京证

嘿,还真的需要“进京通行证”!

特别出演: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北京高压带),万恶的台风,太行山×燕山大气抬升,爬不动山就原地降雨的水汽
00:28
①充足的水汽。台风低压环流携带的水汽将与副高外围水汽汇合,再加上第6号台风“卡努”的远程助力(预计2023.8.1登陆),三股水汽汇集直奔华北平原。(三线作战,南水北调,北京西部首当其冲,内蒙古以另一种方式看到了“海”)
②高压系统阻挡。北京主城区受人类活动等影响,当地副热带高压和高压脊两个高压系统合并形成高压“大坝”,阻挡住降水系统的前行道路,导致水汽只能“原地释放”,致使京(西南)津冀等地的强降雨时间长。(副压的“闸机”通道关了一部分)
③山脉地形的抬升作用。太行山、燕山山脉的存在,迫使输送而来的水汽在山前受到地形抬升作用,进一步增强降雨强度。(既然找不到……那么就发出很大的雷声在……罢[恼])

不存在人为干涉天气举报。
地理不是嘻嘻哈哈,天气不是乱涂乱画。气象检测与报告是关系到农业生产的重要关节之一。要求必须实事求是。城市的气象受人类活动影响(热岛效应、逆温、雨岛效应……),最后呈现的结果一定会很复杂。For example,国家级气象站选址必须远离城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类干涉少。
气象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如果你还不服,来试试今年“全球大气CO₂浓度检测站”的高考地理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