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嘏
精识人事 傅嘏 999 晋
【势变】:每回合限一次,一名角色使用牌指定除自己以外的角色为目标时,你可以令一名非此牌目标的角色选择一项:1、代替原使用者使用此牌且此牌不可被响应。2、取消此牌所有目标,然后你对其造成一点伤害。
【言败】:结束阶段,你可以摸X张牌并指定至多X+1名角色(X为你上回合发动此技能所指定角色中,在你发动技能后到本回合结束阶段开始前,受到伤害的角色数)。
台词:
【势变】:时移事异,欲复三代之礼,难矣!
大势一失,则司马公事败矣!
【言败】: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以吾观此三人者,皆败德也。
死亡:魏祚之终,可咎于我乎?
不是小作文,但技能可能有点难以理解。嘏字念作谷。“精识人事”这个称号来自他一生中对各种情况的精准把控,具体事迹讲技能时说。“精识”一词来自南宋思想家叶适,原话是“傅嘏精识自命”。至于魏臣为什么标个晋势力,就是我自己的小心思了。因为傅嘏给司马家族帮过一个决乎存亡的大忙。
一技能“势变”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形式的改变,另一个是傅嘏能根据形式的改变营造对自己有利的态势。傅嘏向来注重形式的改变。他认为所谓三代制度在秦时就已经废除,如今的儒生想要恢复三代礼制是不合时宜的,在古代有这种思想确实难得,因此我为他的这个思想写了【势变】第一句台词。
技能的效果则对应一个典故。当时毌丘俭、文钦叛乱,其时朝中正是司马师当政。司马师刚刚割了眼睛上的瘤子,不想管这事儿,但傅嘏劝他:万一其他人战事失利,大势一失,则公事败矣(这句话改了一下放进台词)!什么事?毌丘俭和文钦就是要讨伐司马氏,万一他们打赢了,司马师还能专擅朝政吗?傅嘏真是生怕司马师不能掌权。司马师一听,赶紧亲自去讨伐,虽然平了叛,但司马师还是死在了那边。
技能的意思举个例子:比如A杀B,傅嘏就可以让C选择一项,视为C打这张杀且此杀不可被响,或者C取消此杀的目标,然后傅嘏对C造成一点伤害。注意,只要不是此牌的目标都可以选,所以傅嘏也可以让原来的使用者A选择,而且现在A打这张牌不可被响应。有傅嘏在,队友每个回合都可以打一张不能被相应的牌,还能截桃,能攻能守,很强。对应历史就是,要么让司马师亲自去打,要么不打然后受到伤害。
司马师死了,但司马昭还在,因此现在是司马昭总统大军。此时朝廷那边发来一个很有意思的诏令,说东南新定,让司马昭先留在许昌,作为朝廷的外援。又说让傅嘏“率诸军还”。也就是说把带来的军队全部交给傅嘏,然后让司马昭孤零零地待在许昌别过来了!军队都没了还怎么当外援?注意现在的皇帝是谁?曹髦。他是很想干翻司马氏的,现在可能是他最好的机会。如果傅嘏是朝廷的人,那么司马昭就可以被剥夺军权,或者至少暂时远离京城洛阳,他的权力也可以被削弱!但是,傅嘏直接和另一个人,钟会谋划,一行人大摇大摆把军队开到了皇帝家门口。这种直接违背诏令的行为怎么能忍?但是人家有军队啊!曹髦只好忍气吞声拜了司马昭大将军。从此司马昭的权势再也没法阻挡了。
这样一个忠诚的司马党人,虽然没活到司马炎称帝,但给他个“晋”,很合理吧?清人余嘉锡直接说他是“魏之逆臣”,“与贾充无异”。
虽然人品可能有问题,但傅嘏有项特殊技能,预言很准。曹爽秉政,与他关系好的人都当上大官,其中就有前面讲过的夏侯玄、还有何晏、以及一个叫邓飏的人。其他人劝傅嘏和这几个人打好关系,傅嘏不客气地把他们都批评了一顿,最后说:”以吾观此三人者,皆败德也,以后肯定要招致祸患。“后来曹爽下台,这几个人也跟着被杀,但说实话这和德行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何晏就算了,夏侯玄可是真的清高。所以有人说,傅嘏这样批评他们,只是因为自己是司马党人罢了,这种话更像是诅咒。类似的还有魏国那个图谋杀司马懿的李丰,傅嘏也说过他会败亡。
他还对一个人做过预言,那就是和他一起把司马昭送回洛阳的钟会,不过口气可要委婉多了:“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后来钟会干了什么事大家都知道。很奇怪,一堆人都暗示或明示钟会将来要造反,但谁也没有试图去阻止。
技能描述很特殊。翻译一下就是:第一回合,傅嘏指定一个人,如果这个人在傅嘏下个回合结束阶段前受到伤害,傅嘏下回合发动此技能就可以摸一张牌,指定两个人;如果这两个人中有一个受到伤害,那傅嘏下下回合依然是摸一张牌,指定零个人;如果两个人都受到伤害,那傅嘏就可以摸两张牌,指定三个人······反正就是滚雪球,受到伤害对应了“败”。如果谁都没有受到伤害,那傅嘏就一夜回到解放前,重新开始预测。
我本来是为这个技能发明了一个新机制:预测,后来发现描述这个预测机制实在太麻烦。只好用原有语句重新描述,最终使这个技能有点绕来绕去。没办法的事。
死亡台词,既然那么都在骂傅嘏帮司马氏,我就让他回怼,或者扪心自问一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