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回顾】梅兰芳、周信芳第一次上银幕(陈琨)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谭鑫培舞台艺术纪录影片《定军山》,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电影。梅兰芳和周信芳1920年拍的三部短片,则是上海最早拍摄的京昆剧影片。
民国初年,上海商务印书馆设有“活动影戏部”,拍摄一些新闻片、纪录片和短故事片。1920年,该馆邀请梅、周二位分别拍片,这也是他们二位第一次上银幕。当时京剧正在兴旺发展,在上海演出的南北名角如林,资历、声望在梅、周之上的中老年演员也不少。该馆单选中这两位青年演员,可谓慧眼识英雄。
据当时《申报》记载,1920年4月12日起,梅兰芳在老天蟾舞台演出,至5月24日止。商务印书馆负责人之一李拔可就是为梅编写剧本的李释歁的哥哥,因此梅跟他也熟识了。梅应邀在演剧结束回北京之前拍电影。当时还不能拍有声电影,只能拍演员的身段动作和舞蹈场面,拍摄的过程也很简单。5月21日下午,该馆人员带了摄影机等工具到老天蟾,乘白天不演戏的机会,利用舞台和梅所用的布景,拍了《天女散花》的“众香国”、“云路”、“散花”三场。在“云路”一场,还利用摄影技巧,叠印了一些移动的云彩。22日,到该馆的拍摄场拍昆剧《春香闹学》的书房一场。为了弥补无声电影无法再现原剧中精彩唱念的缺陷,又于24日借用一家私人花园,增加拍摄春香在园中打秋千、扑蝴蝶、拍纸球等舞蹈身段,是原剧中所无的。梅的合作者姚玉芙和李寿山都在这两部短片中作配角。
周信芳拍的影片是《琵琶记》的“南浦送别”、“赏荷”两折。当时,周正长期在丹桂第一台演出。在此片中,周饰蔡伯喈,王灵珠饰赵五娘,王鸿寿(三麻子)饰张广才。该剧较长,商务印书馆原拟续拍该剧其他各折的片断,后因故未拍。
当时该馆的影片往往租给各机关、工厂、学校等单位内部放映。比较受欢迎的,才在电影院公开售片映出。梅、周的影片也不例外,曾多次在各单位映出。梅的影片首次在上海影院公映,是1921年2月23日在南市共和影院,与其他短片一同公映。周的《琵琶记》,可能由于未拍全,未在影院公映过。
以后,梅、周二位各又拍摄了一些其他影片。周第一次拍有声片,是1937年的《斩经堂》全剧。梅于1948年拍的《生死恨》全剧,则是我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影片。(陈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