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8级地震区,中国为何砸57亿修建海底高铁,连美国都做不到

图为汕头湾海底隧道施工现场
中国作为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基建狂魔,究竟完成了多少匪夷所思的工程奇迹?今天所要介绍的就是一项中国工程团队挑战不可能的创举,去年3月,中国豪掷57亿元在汕头湾修建海底高铁隧道,要知道,汕头湾本身位于8级地震区,中国为何冒着风险砸57亿修建海底高铁,外国专家评价:这是连美国都做不到的奇迹。汕头湾海底隧道国内首座设计标准为350公里时速、跨海大直径盾构的高铁海底隧道。

图为汕头湾
中国的高铁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有口皆碑的,中国除了在本国境内修建了冠绝全球的3.6万公里高速铁路,还无私地派出工程团队为兄弟国家修建高铁并传授施工和管理技术,中国把高铁修上了高原,修进了大漠,但你能想象把高铁修在海底是怎样一番景象吗?汕汕高铁就做到了这点,该条高速铁路连接了广东的汕头和汕尾,建设长度162.7千米,设计最高时速达到了350千米,但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工程团队就遇到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汕汕高铁若要取直达捷径就必须跨越汕头湾,高速铁路要跨越海湾无非只有两种选择,修桥或是修隧道,这个问题当时也在两地民间引发了一番争论,最终施工方敲定了修建海底隧道的方案,一旦隧道建成高铁通车,那么汕汕高铁将创造历史成为世界上第一条海底高铁,此方案一出,就引发了各界舆论的关注,首先,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汕汕高铁是否一定有必然要修成世界上第一条海底高铁,施工方是否为了博得关注而忽略了客观存在的层层困难?

图为“复兴”号动车组
其次,更重要的就是安全和成本回收的问题,如果执意修建如此长距离的海底高铁隧道,就势必要汕头湾海底的八级地震带共17条断层破碎带,如果未来发生海底地震,投入数十亿巨资的海底隧道岂不是顷刻间灰飞烟灭?除此之外,该条海底隧道的施工环境绝大部分都位于高水压风险区域,最大水压可达0.97MPa,相当于施工机械时时刻刻处于近千米水柱的压力压迫下,这样的施工难度不言而喻,以至于有人直接把汕汕高铁的海底隧道和粤港澳跨海大桥的桥隧工程做对比。

图为盾构机
除了上述外部因素,汕头湾海底隧道本身所处的地质条件也极为错综复杂,不同于一般的岩洞隧道和粤港澳跨海大桥那种可以直接在海底淤泥上直接铺设沉管的海底隧道,汕头湾海底除了软土层、淤泥之外,还有包括花岗岩在内的许多硬度、构造不一的岩石层,但中方工程团队自始至终都没有被重重困难吓倒,他们在多次实地考察与实验论证后,最终找到了明挖法辅以矿山法和盾构法的解决方案,为了适应汕头湾海底的特殊地理条件,国家还不惜斥巨资专门为汕头海湾隧道的修建重新设计制造一型轻量化的盾构机。经过施工团队长达一年多的实地勘探和前期准备,汕头湾海底高铁隧道已于去年五月正式进入主洞施工阶段,按照如今的工程进度,预计在后年即可建成通车,届时,汕汕高铁还将与广汕高铁连通,将整个粤东经济发达地区连成一片,以焕发更大的活力带动周边欠发达地区,汕头湾海底高铁建设同时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海底桥隧工程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