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业余的化学 p1

2019-07-30 04:49 作者:双酚shuangfinn  | 我要投稿

by甲基甘蔗

p1.守旧者,色盲以及扑克大师


“化学”作为历史上一个比较新兴的词汇,实际上用不少“马甲”存在已久--炼金术,炼丹术,让火堆燃烧起来的艺术(很久很久以前的恰饭学科)等等。

但是“化学”正经的开端却是在在文艺复兴的推波助澜下启航的。化学的真正孕育源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中物质的本源论和微粒论,分别是现在的元素论和原子论的前身。文艺复兴后这些理论的“复活”,成为了时候科学家和哲学家又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近代化学的开端--守旧者的崛起

或许你听说过“贤者石”,一种能把石头变成金坷垃(划去)的神奇物质,艾萨克某顿是贤者石的带扇子,或许你会觉得苹果有害智商,但是这的确是1661年之前几乎所有人的追求。但就是在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这一年,在西方一个守旧派的人翻阅了前人海尔蒙特的见解后陷入了沉思,结合自身见解写了一本檄文,对当时统治性的“四元素说”带来莫大冲击,这一年他35岁却影响后世不止350年。此人名曰波义耳,而那本檄文正是现代化学的开端《怀疑派的化学家》。在这里他坚持:“元素...是指某种原始的、简单的、一点也没有掺杂的物体。元素不能用任何其他物体造成,也不能彼此相互造成。元素是直接合成所谓完全混合物的成份,也是完全混合物最终分解成的要素。而元素的微粒的不同聚合体导致了性质的不同。”这一系列观点,是现代化学理论的奠基。


中流砥柱的诞生--色盲的传奇

色盲对于今天的化学热爱者算是承重打击,毕竟道尔顿症(红绿色盲)患者不在少数,但是蓝脸的道尔顿却对化学事业等贡献匪浅。原子论也算是一种文艺复兴,原子论同样于古希腊古朴唯物看法。道尔顿巧妙地把元素论与原子论真正的联系到了一起,创立了化学原子论,并提直接诱导了拉瓦锡(对,应该是绝大多数人认识的第一个化学家)提出了化学少有的“铁律”质量守恒定律。在其中,他明确提出:1.每种化学元素有一种原子;2.同种原子质量相同,不同原子则不同;3.一种原子不会转化成另一种原子;4.化学反应只改变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使反应前的物质变成反应后的物质。或许你会觉得很熟悉,甚至理所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初高中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这四大规律上的。(不符合的也有,比如到了核素该规律就显得站不住脚跟了,况且还有核化学这种没有在初高中化学过多讨论的分支)还需一提的是道尔顿提出了两种原子--简单原子和复杂的原子,后者被阿伏伽德罗(摩尔常数的那位)归纳为分子,并在原子论的基础上提出分子学说。道尔顿化学和生物的两大发现鲜明的证明了一句话:“同行是冤家。”


归纳与预测的规律--扑克牌先知的悲怆

不得不说,在没有学化学的人的眼里,元素周期表就几乎代表着化学的一切。但是门捷列夫老先生的周期表却和现在的大有不同,现在大家见到的主要都是维尔纳长式周期表。要说有什么不同,主要是因为稀有气体和不少过渡元素还未发现。但是这并不影响其预测的能力,门捷列夫几乎毫无误差地预测了一些尚未发现的“空位元素”(如Ga等)。令人觉得天才的是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灵感来源于扑克牌。和学术上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并不如意的一生,童年丧父,从此一向穷苦;与诺奖失之交臂最终在次年心梗而死。可以说是一生逆境,我们应当向这位充满学术精神的前辈学习。

资料引自Wikipedia;《无机化学》三师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业余的化学 p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