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夏至|白昼渐短,酒意悠长

2023-06-21 11:52 作者:长江酒道  | 我要投稿

“时夏方长,盛暑将至”,夏至标记着炎热的夏季正式到来。这一天,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日子,因其明显的天文学意义,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便确立了最早的两个节气——“夏至”和“冬至”。

夏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认为夏至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万物生长达到巅峰,因此许多地方会举办丰收祭祀和庆祝活动,以表达对自然丰饶的感恩之情。


在白酒酿造传统中,夏至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夏至时节,气温升高,环境温暖潮湿,正是开始进行酒曲制作和酒醅发酵的好时机,许多传统的白酒酿造地区会在夏至前后准备好酒曲,并开始制作新一轮的白酒。


夏季也是酒类的重要消费时节。依据传统养生文化,此时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人们身体明显感觉疲乏燥热和心悸气短,食欲也会明显下降。


在饮食方面,除了可以选择苦味清补食物之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适量饮酒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食欲。


酒精对身体的刺激作用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从而提高胃肠道的功能。这种刺激还能刺激胃黏膜分泌胃液和消化酶,帮助消化吸收食物。

另外,还能对睡眠产生一定的好处。睡眠质量受夏季高温天气影响,而酒精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帮助入睡,还能让人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阶段。


饮酒虽然能放松身心,减轻紧张和压力,对于食欲恢复和睡眠也有积极影响。然而,请务必谨记,适度饮酒始终是最重要的原则,过量饮酒不仅对健康有害,还可能带来其他风险。


对肠胃不好的人来说,夏天应该忌讳过凉的酒或饮品,容易引起胃病痉挛,甚至肠炎。过量饮酒也会干扰正常的睡眠模式,并导致醒来频繁和睡眠质量下降,因此,“适量”才是关键。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夏至不仅标志着炎夏来临,也在提醒人们关注身体健康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喝酒再快乐,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是最重要的。


六月天,骄阳似火、暴雨频繁,西瓜、杨梅、荔枝等时令水果占领餐桌,凉爽的啤酒、醇厚的白酒、馥郁的葡萄酒……让夏夜充满了乐趣。

由此不禁想到,古人没有冰箱空调,又如何度过夏天呢?


诗豪刘禹锡在《刘驸马水亭避暑》写道:“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 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在驸马的凉亭水榭中,铺设的竹席自然生凉,几个朋友坐在上面,聊天、喝酒、吟诗作对,十分惬意。寄情山水之间,一点都不输露营聚会的现代人。


追求雅趣之余,古人在饮法上,也是创意十足。


唐代有“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虽没有冰箱,从井底打上一辘轳冰凉的水,将酒冰镇一下,也是极其清凉爽口。

或是在荷塘采下带茎的荷叶,以此作酒杯,经过荷叶浸润的美酒,多了一份清荷的清香,所谓“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


荷叶饮酒还不够,荷花更添雅兴。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在《辍耕录·解语杯》写道:“折正开荷花置小金卮于其中,命歌姬捧以行酒。客就姬取花,左手执枝,右手分开花瓣,以口就饮。”


荷花又称解语花,装有金金的荷花便是解语杯。折下盛开的荷花,把装了酒的小金杯放在花苞里,让歌姬捧给宾客,分开花瓣喝酒。

如何清泄暑热,又浪漫有趣,是古人一直乐于研究的课题。夏至这天,我们不妨也学一下,工作之余,呼朋引伴,花式小酌一杯,解除压力烦忧,以悠悠酒意,制造愉悦的夏日回忆。



夏至|白昼渐短,酒意悠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