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军高官:潜艇部队才是太平洋威慑的关键,航母战斗群已不管用

2023-05-19 11:21 作者:包明说  | 我要投稿

美军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指挥官杰弗里·贾布隆少将最近接受了媒体采访,谈论了他对太平洋威慑的看法。他表示,“我们不再把自己描述为一个沉默的兵种。威慑是潜艇部队的一项主要任务。如果不表现能力,就没有可靠的威慑。如果对手对这种威慑一无所知,那就不是威慑。”

贾布隆说这话,表明美军潜艇部队要在太平洋战场上唱主角发挥威慑作用了,为什么呢?因为美国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在西太平洋的“大国竞争”中,面对中国“东风快递”的远海精确反舰能力,已经逐渐失去作用了。


但是到目前为止,东风家族还没有反潜的能力。短期内,似乎也看不到这种技术突破的可能性。核潜艇藏在水下几百米的深处,海水阻隔了可见光和雷达波,弹头也很难穿透海水,对潜艇造成毁伤。所以,潜艇部队2确实有很强的威慑作用。

美国的核潜艇部队主要承担着这样一些任务,弹道导弹核威慑、巡航导弹对地攻击、反舰作战、为航母护航、水下侦察、特种部队投送,等等。其中,核威慑与水下侦察是美国核潜艇的日常任务。

俄亥俄级导弹核潜艇每天的工作,就是带着三叉戟2核导弹,在水下巡逻。一旦从红色电话里接到总统的核战争指令,就把导弹一股脑儿地发射出去,然后等待世界末日的来临。


水下侦察是攻击型核潜艇的任务之一,它们可能会潜伏到其他国家的海军基地,或者其他军事目标附近,用水声设备或者电子侦察、光电侦察设备来获取情报。2022年,美国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中国南海撞到海底物体受伤,被迫上浮逃离,它当时就是在执行侦察任务。

巡航导弹对地攻击,是美国核潜艇最常见的任务,在历次局部战争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战法。核潜艇隐蔽性好,航行速度快、不受风浪影响,可以提前埋伏到发射海区。等到美国总统一声令下,就把大批战斧投射出去,然后抽身撤退。整个过程中,对手可能都不知道是被谁打了。

为航母护航的任务也很常见,美军航母只要出航,就必然有一两条攻击型核潜艇在水下,部署在主要威胁方向,为航母提供护航。


至于特种部队投送,一般是由弹道导弹核潜艇,也就是俄亥俄级来实施的。因为这种潜艇的体积庞大,有多余空间可以搭载特种兵和他们的装备。在甲板上,还可以携带一个叫做“干甲板掩蔽舱”的设备,让特种兵从潜艇内部进入掩蔽舱。准备好了之后,关闭核潜艇舱门,打开通海舱门,搭载水下航行器出发。这样的任务至今没有细节公布,但是人们曾经多次在波斯湾看到这样的潜艇在航行。

美海军核潜艇的反舰能力对台海战争的影响最大。2022年11月,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兵棋推演中,就设想了这样一种场景。解放军经过海空作战,渡海登上了台湾。但是美军随后发起反舰作战,消灭了解放军的舰艇部队,让岛上的解放军无法得到补给,最终失败。


反舰任务一般由攻击型核潜艇实施,美军现在有三种攻击型核潜艇,老旧的洛杉矶级,因为太贵只造了三艘的海狼级,和当前主力弗吉尼亚级。它们所能使用的反舰武器,包括捕鲸叉导弹和MK48等鱼雷。美军现在最看好的隐身化远程反舰导弹,还不能从核潜艇上发射。

不过,除了上面几种任务之外,美国潜艇部队还在搞创新。贾布隆特别提到了其中两项。第一种是能够从鱼雷管中发射的无人潜航器,可以执行任务后返回,把数据在潜艇上下载处理。第二种是从水下潜艇发射无人机,协助陆战队作战。

核潜艇与常规潜艇不同,因为它有无限电力,所以可以在水下长时间高速潜航,对我们的威胁是非常大的。要想消除这样的威胁,只能大力加强解放军的反潜力量,特别是航空反潜力量。


潜艇隐蔽性好也带来了它的弱点,那就是自身信息感知能力差。核潜艇在水下,一般只能通过声呐来探测地形和敌方活动,不能使用雷达、光电之类的远程、大范围、高精度传感器。潜艇的通信也很困难,长波无线电的速率比较低,要想和本方的飞机、卫星通信,就必须浮到浅水海域,容易暴露自己。

美军现在还讨论了一种新的潜艇补给方式,也就是不回到港口,用V-22鱼鹰或者无人机,在海上某个位置与潜艇会合,提供补给。其实这就更容易暴露了。


潜艇一旦被对方的反潜兵力抓到,无论是飞机还是舰艇,只有逃命的份。所以,解放军特别注意建立起强大的反潜兵力,把宫古海峡和巴士海峡有效控制住,日常搜集和积累水声信号,甚至在这两处布设水声监听网络,就能有效掌握美国潜艇部队的活动规律,在战时进行有效威慑乃至打击,甚至可以让美国海军吃哑巴亏。

美军高官:潜艇部队才是太平洋威慑的关键,航母战斗群已不管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