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枪:龙胆亮银枪(中国古代十大名枪之一)

2022-06-09 22:21 作者:王泽悬  | 我要投稿

龙胆亮银枪,又名亮银枪、涯角枪,原型为枪,中国古代十大名枪之一,其拥有者是三国名将赵云。龙胆亮银枪纵横江湖近四十年,成为了三国史上与青龙偃月刀、丈八点钢矛齐名的标杆。

在冷兵器时代,兵器是绝对的主角,但是却很难留下名字,而想要青史留名,还要靠使用者来扬名。

枪不同于剑,剑是礼器,枪是杀器,只有在战场上才是它的归宿,历史上名剑无数,有名的更是不知凡几,可是有名的枪却是少之又少,因为枪的名是人的名,只有跟对了主人,才能彰显其名。

千秋勇决谁为首,子龙长坂亮银枪。

龙胆亮银枪 枪本无胆,人以灌之。

左手青釭剑,右手亮银枪,跨下白马名曰:照夜玉狮子,一身白盔白甲,长坂坡单骑救主,于百万曹军中往返折杀,所向披靡,如此猛将乃常山赵云赵子龙是也!其枪全名曰:龙胆亮银枪。三国时期的赵云使用的是枪(亮银枪),在野史里记载,他的枪不是普通的,是家传的 ,他哥哥死后给的他。另外,在长坂坡大战时,赵云杀死了曹操的侍从夏侯恩(专门为曹操背剑的人),从夏侯恩那里得到了曹操的宝剑(青釭剑。另外一把是倚天剑,倚天剑由曹操自己携带),这两把宝剑均削铁如泥,赵云用他的枪(亮银枪)和这把夺来的剑(青釭剑)杀出重围,回到刘备身边 此后,赵云就一直使用枪(亮银枪),和剑(青釭剑)作为自己的武器.


赵子龙,左手青釭剑,右手龙胆亮银枪,跨下照夜玉狮子,一身白盔白甲,长坂坡单骑救主,于百万曹军中往返折杀,所向披靡,如此猛将乃常山赵云赵子龙是也。龙胆亮银枪的原型为枪,为三国时期主要兵器之一。


人的名,枪的影,一人一枪,青史留名,是他们成功,也是历史的认可,这是互相的成就。

构造:

枪由枪尖,枪缨,枪杆组成。枪尖为钢铁打制,原始社会枪尖以竹,木削成。枪缨古时多用马鬃制成,今用细麻丝制成,枪杆古多铁制,攒竹制,今用白蜡木杆,枪的长短不同,名称也不同。1.83米称步下枪、2.33米称花枪,2.76米称中平枪,4米为大枪,5.33米为大杆儿,6米称为矛,11米长的为毛竹大杆,现代武术比赛用枪规定,最短必有等于练习者直体站立后再直臂上举的高度。古代大枪、大杆的使用为二人,一人在前扛枪杆,一人在后使用

枪的构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组成:枪刃、枪杆,其余部分为枪缨和枪纂,分别有不同的用处。

枪刃:是固然重要的必备利器,又称枪头,枪尖,刃头,是枪杆一头的短刃,为杀人的利器,和短剑匕首之类的短刃武器相似。多用于刺击和劈斩,刃越锋利,劈斩威力越强,头越尖锐,刺击威力更大。枪尖为钢铁制,其形如柳叶者名柳叶枪尖,其形如鸭嘴名鸭嘴枪尖,也有三棱枪尖的名三棱透甲锥。

枪杆:必不可少,别名枪身,枪柄、为长枪的手柄,长度一般在一丈以上左右,是枪的把手。枪杆的粗细,根据使用者性别、年龄而异,杆子主要用于手抓以及格挡敌人打来的兵器,同时还能作为棍子打人,投飞枪。枪杆古有铁制、有攒竹制,现如今为练习用的皆为白蜡木杆。白蜡木杆以直而无疤,上细下粗者为佳。

       实战用的长枪,除了枪缨以外全硬,枪杆子都是由金属制成,包括金属尖头,虽有空心铁杆,但也重则不轻,以前下品的枪铁是实心,整体材质非常牢固坚硬,在实战过程中不易被敌人的兵刃斩断,耐打耐砍,抗重击,实战性极高,枪刃锐利尖锋,可在战场上尽情发挥攻击。

枪缨:也称红缨,缨穗,早先为白缨,安系刃杆之间,它的主要用处是为了防止枪头上的血液流到杆子上,所以还称“血避”。也有无缨枪。枪缨又名血挡,有棕制,有头发制,有犀牛尾制。枪缨的长度不短于20厘米。

枪纂:枪尾部分,根尾底部的小尖头,一般为尖锐的锥形,枪根部的尾尖可刺击,也可扎入土沙里把枪固定在地上,有些长枪无纂。

       缨和纂可有可无,但如果缺少,就不是一杆完整的枪。缨不仅给枪加美观,在刃与杆之间还有分隔作用,还可阻挡枪头上的液体往下流。纂可以平衡枪杆的重量,同时也增加了配重,还可保护底部,相当于脚上穿了鞋一样,能插枪入土,使枪落地生根,脚抵住枪根,从而固定枪。当然,没有纂也是可以插入土地上支撑。刀剑也有纂。纂的尖长度不及枪头利刃。


枪法:

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其中以拦、拿、扎为主,这是枪术的基本动作。

总结:

枪术在十八般武艺中比较难学,不易掌握,俗说:「年拳,月棒,久练枪」。又因枪可以刺,收放极快,防不胜防,所以称兵中之贼。

枪在古代称作矛,为刺兵器,杀伤力很大,其长而锋利,使用灵便,取胜之法,精微独到,其他兵器难与匹敌,故称为“百兵之王”


枪:龙胆亮银枪(中国古代十大名枪之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