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普通人创业,最重要的是寻找势能 & 转型电商创业三年

2023-10-12 14:15 作者:月影sh0  | 我要投稿

这年头,大家身边都有几个创业的朋友,都有几个做电商的朋友,比如我(笑)。 多了之后大家就会发现这些朋友每个人的生意水平都参差不齐。 有的人做电商卖货,各种卖爆,月销几千件、上万件。 有的人,大张旗鼓,或者小打小闹的搞,开了店,开发了产品,上架了产品,结果卖不出去几个。 这样的情况如果拆开来说,有市场、选品、时机、运营、投放、营销、视觉等各种问题。 但如果把这些细节点抽离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我认为所有的这一切都和

“势能”

有关。 是的,如果普通人创业前能够思考

“选品如何选”“消费者购买心理是什么”“从哪搞到流量”

等等,已经是非常优秀了。 那更优秀的人,在创业前,或者启动一个项目前,更多会思考,自己做电商、做生意、卖货,到底具不具备势能,或者具备何种势能。 这个势能可以包含很多很多方面,比如你是一个大学生,特别喜欢布置自己的宿舍和学习桌,每次布置你都会发小红书,引来点赞无数,下面评论纷纷问你:集美,那个台灯在哪买?集美,那个水杯可以发个链接么? 很好,你有向别人种草的能力,那你就具备了一定的势能。 再比如你是个妈妈,对母婴育儿绘本宝宝辅食等等都有很多研究,你没事经常会在妈妈群分享自己的育儿理念,向大家推荐什么绘本比较适合孩子,很多妈妈都跟着你买。 很好,你是某一品类的专家,你也具备了一定的势能。 再比如大家都卖针织衫,你家开工厂,你所有针织衫,都成本价卖,或者成本加一点点运费就卖,你赚的是原料大规模采购后降价的利润。因为你的价格实在太低了,顾客们抢购如云。 很好,你是供应链的源头,你也具备势能。 再比如你发现了一个新兴市场,比如非洲市场吧,非洲开了个电商平台,那边啥都缺,你就把淘宝拼多多上的小商品挨个往上传,闭眼传,也不用选品啥的,批量往上传,疯狂铺货,传了就能卖出去。 很好,你挖掘到了一个新兴市场,你也具备了势能。 再比如你是卖数码产品的,卖什么呢,我想想,对,你就是卖扫地机器人的。结果你发现这个产品呢,市场溢价空间严重,你研究了这个产品,发现很多功能其实老百姓都用不到,材料也不需要搞这么好,你左砍右砍砍了很多没用的功能,只保留了一些核心功能,做了一些材料替换。然后你把产品价格做到了不用3888,也不要1888,只要888。卖888的扫地机器人,你还有的赚,你的产品具备了超高性价比,一推就火。 很好,你拥有优化产品成为爆款的能力,你也具备势能; 再比如你是卖酸奶的,你的酸奶呢也不错,很好喝,但竞对的酸奶,也不会比你难喝到哪去,大家产品、价格、营销都差不多。但不一样的是,你的合伙人,是以前线下商超渠道的地头蛇,有各个地方非常强的超市、便利店资源,一下就能把你的酸奶上架到各大超市。 很好,你拥有快速进入出货渠道的能力,你也具备一定的势能。 再比如你是卖颈椎按摩仪的,颈椎按摩仪这东西,谁会想到要买这玩意。但你有钱,你有上亿的营销资金,小红书几千个网红都在用颈椎按摩仪,抖音各大博主也在推你的颈椎按摩仪,李佳琦也在推,明星也在推,各种刷屏,各种营销事件,到后面消费者们都觉得:好像确实需要个颈椎按摩仪,反正也不贵,那就买一个吧。 很好,你有钞能力,你也具备势能。 再比如,你是卖汽车贴膜的,高级的汽车膜要用到一种高级稀有的化工材料,这个材料需要进口,产能有限。每年的进口份额基本上被你和其他几家品牌商吃掉了,其他人想买都买不到。这个材料搞不到,产品力就会差很多。但只有你能搞到。 很好,你有垄断某种材料的能力,你也具备势能。 再比如,你的人脉很广,在圈子里口碑出众,是个小KOL,或者是个小意见领袖,大家都非常信任你,基本就是你一推荐啥,下面人都说:别废话了,赶紧上链接吧。 哎,别人天生信任你,你也具备势能。 再比如有些产品,比如祛痘产品吧,人人都需要,但你想卖这个产品,必须要搞到那个非常重要的医药资质。如果没有那个医疗资质,你在任何平台,都不能宣传自己的产品有祛痘功效,不然就是违规。但那个资质,没有个几亿身家,是很难搞到的。 如果你能搞到,别人没有这个资质,你有这个资质,你也具备一定的势能。 再比如你在学校门口开了家炸串炒饭店,产品吧,也蛮不错,但最重要的是,你这家店,开了十几年,生生地积累起一批顾客,顾客口碑相传,慢慢地,你这家店成为了都市的传奇,人们众口相传,没事必要来吃一顿。 很好,你积累了很多年的好口碑,那你也具备势能。 像我们卖女装,这个势能就更简单了,你就是好看!特别的好看!你穿啥都好看,穿麻袋都好看,你一穿啥,其他妹纸们一看到,就两眼放光,就问你要链接。 美就是生产力嘛!你足够好看,身材足够好,你也具备势能。 再比如你以前做MCN工作做商务,积累了很多都抖音快手的主播资源,很多主播和你喝过酒,称过兄,道过弟,大家约定只要你创业,一定帮你推! 很好,你有着很强的推广人脉资源,这也是势能。 再比如你是个产品包装专家,很低端的产品,比如女包吧,叫你重新一拍图,重新一包装,原先只卖88元的女包,你卖288元,顾客也觉得高大上,很值! 很好,你对产品有着极强的包装能力,这也是势能。

我说了这么多例子,一定会有朋友说,冬哥,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呢?都是很虚头巴脑的东西。 当然有用,非常的有用,因为

很多人创业、做生意、做电商,他做之前,以及做的过程中,完全不考虑自己到底具不具备势能,上去就做,自然结果就会比较惨淡。

比如有很多朋友,可能看了一些电商课程,学习做淘宝,开个淘宝店拼多多店,搬运1688的产品,锲而不舍地搬运,把人家的图片、内容,都扒下来,搬到自己店铺里卖,然后开始刷单,投投广告,结果也卖不出去几个,每天为那点流量操碎了心,到处问怎么搞流量,怎么搞流量。 你真的能卖出去就见鬼了,你有什么势能去卖货呢?你的产品是一样的,图片也是一样的,一搜同款,大家都是一样的图片,一个个比价格低,什么势能也没有,你怎么能卖出去货呢?怎么会有流量呢? 我身边一些朋友,还有互联网大V,卖茶叶、开茶馆、做电商卖茶叶,你怎么可能卖的出去呢?你是茶友里面的行家大拿?还是有企业采购的人脉?还是有独特稀有的茶种茶品?你连割韭菜的卖茶小妹都没有,你到底有什么势能可以卖出去呢? 包括有的朋友喜欢宠物行业,宠物产品,大家都喜欢,想开个店,进点宠物小玩具、小服装、小零食去卖。 但还是那句话,你卖的势能在哪呢?你是一个微博宠物大V?还是有几十个养狗养猫粉丝群?还是你是某个品牌的总代理,所有消费者只能从你这购买品牌,从其他地方购买的都是假的? 如果以上都不是,那就意味着你没有势能去卖得动啊! 你说你要投广告、砸广告,可是宠物产品的流量获客成本已经卷上了天,没有钱你是烧不起的,而且投广告也不一定能把产品的势能打出来,所以投广告根本无法成为你的势能。 我一直认为普通人创业前,思考品类、市场、擅长、获客、是否喜欢、需要投入多少成本,这些都很重要。

但思考做这个生意的核心势能,自己是否具备这个势能,则更加重要。

很多时候,如果自己具备了势能,则思考的即使没有那么全面,也依然能起飞。 比如那些美妆博主、穿搭博主,他们卖货前会思考什么供应链、市场、消费者心理什么的吗?你太高看他们了,他们不需要思考这些东西。 他们直接上去卖,就能有很高的销售额,因为有巨大的势能推动着他们。 而普通人,你对一个行业分析再透彻,思考得再全面,你不具备这个势能,打造不出势能,该你做的时候,依然会抓瞎。 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分析的都对,一上手全废。

如果简单地概括下,普通人寻找的势能,其实无非就是四个点。

第一个势能,满足市场的空白需求。

为什么早些年大家一窝蜂地做北美亚马逊,这几年一窝蜂地做东南亚跨境电商,现在又开始开拓拉美电商。为什么?为的就是追风口,满足空白市场的需求。 空白市场,无人占领,有巨大的需求真空,你过去卖什么,只要卖的不是一坨屎,都能起飞。 就像八十年代只要下海,总归是能赚到钱,因为市场有巨大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那除了海外市场的需求,某些品类、产品、特定人群有他们的产品需求,比如人人都需要更加智能化更省油的汽车;人们都需要傻子也能安装的路由器;人们需要可升降高质量的办公桌;人们希望喝饮料,但又不希望摄入太多糖;这些都是各大品类里细分存在的空白市场需求,做出满足需求的产品,自然就会有巨大的势能。 所以我经常说一定要扎根一个品类长期耕耘,你不长期深入一个品类,你怎么能够发现这个品类的空白需求呢?

第二个势能,激发别人的需求。

比较遗憾的是,中国虽然人多,市场大,但做生意的人也多,能被满足的空白需求,基本都被满足了。但这并不代表做不了生意,因为你可以激发别人的需求。 比如我做女装品类,这个品类肯定是消费者被充分满足的品类,穿衣服这个事情,太容易满足了。所以在这个品类的运营重点,每家公司、每个品牌,都在思考着如何激发消费者的需求。 做出好看的搭配,拍出高质量的图片,打造眼前一亮的风格,用短视频来去做搭配种草,用直播来进行冲动引导,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激发消费者的需求。 再比如为什么现在大家卖货都要发小红书抖音,在社媒发饰品推荐、发穿搭推荐、发手机壳推荐、发零食推荐、发生活用品推荐,晒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是希望通过内容激发别人的需求,激发了,则流量来,转化下单,一套流程轻松结束。 其实所有的大众消费品类,由于竞争已经充分饱和,如果要做这些品类的生意,更多的是要去做能激发消费者需求的事情,无论是对产品进行更好的视觉包装,更加详细高级的卖点阐述,各种创新的表达方式,激发出需求,必带来卖货势能。 所以我始终无法理解,很多品类,竞争已经很饱和了,还有人在默默地放很丑的、像素很低的图,做很差的质量,做很低的价格。 这是不可能做起来的,因为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并不会被激发。

第三个势能,有核心壁垒。

大家不要一听到这个核心壁垒就觉得是很高科技的事情,必须要掌握很高的技术手段啊等等。 这个核心壁垒可以包含很多层面,比如你家开工厂,甭管多大的厂子,多破的工厂,你有了核心壁垒,就是你是供应链的源头,比如做拼多多,给主播供货、做海外、杀低价,你是有核心壁垒的,你相比没有开厂的人是有势能的; 再比如很多快手主播和你称兄道弟,你在主播圈子里有很强的人脉,你去找了找货源,包装了一下,只要不是一坨屎,主播们看在兄弟的份上,就会帮你卖,这也是势能——人脉的势能,也是核心壁垒; 再比如你浸淫行业多年,各种材料工序成本质量供应链如数家珍,你攒一攒,攒出个质量较为不错的产品,成本很低,售价也很低,其他人想模仿你,怎么也做不到你这样的成本,这样的售价,你这个产品在市场上性价比最高,大杀四方,这个也是核心壁垒,你是有势能的; 再比如你是卖海鲜的,你家旁边中国最好的海,基本上有名的海鲜都产自你这,你做这个一手货源,一手捕捞,这也是核心壁垒,你是有势能的; 再比如你手上有一批非常好的推广资源,做好评的、做刷单的,你有一套独门绝技的推广方法,屡试不爽,一招鲜吃遍天,每次推产品,用这些资源+打法,百发百中,那你也是有核心壁垒的; 这个核心壁垒不一定真的是掌握了某些专利,或者有非常高超的技术手段,但务必要保证,至少自己手上,有一些东西,是绝大多数人掌握不了的能力。

第四个势能,信任变现。

这个很好理解,你混迹江湖多年,大家都信任你,你卖啥,大家都跟着买,百分百相信,哪怕你卖一坨屎,也能卖的出去,这就是无上的信任。 包括很多生意,店铺做久了,势能一直源源不断,除了口碑,还有就是信任,长期的信任累积,让势能越来越强。

势能呢,有大有小,大多数势能需要慢慢地积累、打造,势能也会互相抵消。 比如你是一个美妆网红,你有50万的粉丝,你推荐什么产品,粉丝们都是买买买; 后面你自己打造了一个品牌,按理说起量应该很容易,毕竟你有势能,然而你品牌的产品太贵了,远远超出粉丝可以接受的价格,销量惨淡,这就是势能抵消了。 所以网红主播为什么要最低价,只有在最低价的时候,他的势能会冲到最大。 再比如,你是个产品天才,你打造了一款蛮不错的护肤产品,性价比很高。但你的视觉非常拉跨,很高级的护肤产品,被你拍成了拼多多产品的风格,营销也非常差,没有什么营销,本来好产品自带的势能,被你空耗殆尽,卖不出去。 再比如你个产品营销天才,你很懂得产品如何去包装、推广,但你偏偏脑子进水了,天天和人打价格战,双方互相杀低价,杀到成本价去卖。本来你的产品挺高大上的,让你这么一降价,一低价,搞得产品调性没了,不上档次,既没有卖出去很多,也没有赚到钱,好好的产品定位,格调被你破坏了,从此一蹶不振。 所以优秀的创业者、优秀的企业家、优秀的商人、优秀的产品经理,所做的产品、生意、公司,一定在最开始,有意和无意地为自己增加各种势能。 那些国民产品、网红产品、TOP前10的产品,不仅具备着一种势能,而是多项势能的整体加成。爆发出惊人的战力。 既填补了空白市场的需求,又激发了消费者的新需求,又有一定的核心壁垒,又做出了好口碑,获得了大量信任,产品的势能会一浪接着一浪推着它起飞。 所以我们做的所有运营、营销、产品上的动作,其实都是围绕着增加势能所展开。 有时候可以理解普通人创业为什么总是喜欢追风口,什么小程序、跨境电商、抖音、直播、AIGC、Web3.0、TikTok、Temu。 每次来一个新风口,大家就跟疯了一样,疯狂往里拱。 因为有风口,则代表着有市场需求没有被满足,没有被满足的市场需求,总归起势能比较容易,毕竟搞点东西可能就会成。 但实际上,普通人最应该练就的势能,是

“激发市场需求”

“积累核心壁垒”

。 因为空白的市场总归会被填满,会成为充分饱和的竞争市场。等强者进来,风口一过,大部分水平低的人依然会被赶出来。 但激发需求的能力是长期能力,市场饱和不用怕,品类做的人多,竞争激烈也不怕,只要你能一直激发消费者的需求,则势能不断。 积累核心壁垒则要求你必须深入一行,长期耕耘,不断修炼,你会慢慢找到这一行常人无法具备的能力和机会。 同时长期耕耘一行,长期做好一个生意,无论是顾客还是供应商,对你的信任感都会与日俱增,从而累加成新的势能。

说了这么多,无论如何还是希望各位普通人,一定要避免听说某某品类火,我也想跟着做一做;这个地方位置不错,我盘下来开个奶茶店做一做;在家闲着好没劲,开个淘宝店做一做;都说要做电商,我也做个店卖卖东西;都说要创业,咱们也找个生意做做;那个产品不错,我也挂上跟着卖;朋友家是做XXX的,我入了点钱,帮着卖一卖。 这些过于随意的商业决策,都会使得你的项目从最开始,就会进入一个温水区,平淡波澜,止步不前,推进不下去,每日空耗金钱,消磨耐心,最终潦倒收场。 普通人在创业前以及创业初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思考: 这个产品/业务/品类的推动势能到底是什么?自己具不具备这方面的势能,如果不具备,有没有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去打造这方面的势能? 如何放大势能,优化各个环节避免势能的损耗? 我想,这才是普通人创业之初,最应该思考的核心问题。 下岗互联网人,转型电商创业三年的避坑忠告

本文是一位下岗互联网人转型电商创业三年的经验分享,作者提出了一些避坑忠告,包括不要过于追求颠覆行业、不要过度依赖融资、不要生搬硬套互联网的理论、不一定要做零售商等等。

• 不要过于追求颠覆行业,先融入进去再寻找改变的点

• 不要过度依赖融资,要控制好成本,尽快盈利

• 初期要先验证自己有卖货闭环的能力,再考虑开店或其他策略

1. 不要老想着改变行业,颠覆行业

事实上你什么都改变不了,什么也颠覆不了。各种品类所代表的传统行业,已经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运行逻辑,你不要总是觉得为什么不能这样,为什么不能那样,你不要去想着改变,

你要学着先融入进去,先深入进去,再慢慢去寻找可以改变的点。

2. 不要老想着融资

想着做出一个什么产品,跑出一些东西,然后迅速融资,砸钱,卖更多的货,再融资,再砸钱。前几年新消费这么玩的品牌,已经死掉了80%,卖货这个事情,其实一点也不性感,连证监会都说了,餐饮、服装、零售等企业,能上市的,也不建议上市。所以最开始,一定要断了前期亏钱,后面想办法拿融资的念头。

你能做的,就是保证控制好成本,节约每一分钱,尽快达成盈亏平衡,尽快盈利,尽可能的靠自有资金持续滚动,发展壮大。

3. 不要拿互联网的那些东西生搬硬套

什么AARRR,用户生命周期,增长黑客。电商卖货最开始的逻辑很简单,就是把产品上架,流量引来,包装出核心点驱动转化,然后直接开卖。

你的任务就是找到较为不错的产品,再去想办法引流,做好一定的包装承接转化,

这玩意就成了。

初期你想那么多,做得再细,不如先去找到流量,不如先做到驱动顾客核心的转化点,只要抓到这几个点,做出稳定的销售额其实很容易。

你一上来天天细抠什么用户体验要素,抠那个动线逻辑,抠什么生命周期管理,意义都不是特别大,不是最开始的关键因素。

4. 不一定要做零售商

我们大部分人开店,开淘宝天猫抖音拼多多,这些都是做零售商。

还有一种定位是做供应商。

专门给零售商供货,这种适合家里有做工厂、做供应链的朋友。

相对来说,做供货商虽然赚的钱少,但架不住量大,风险低,难度低,做零售商需要十八般武艺,做供应商只需要努力地开拓客户就可以,相对应来说也会更稳定,所以如果是厂二代什么的,不一定非要做零售商。

5. 低成本验证卖货闭环,比开店更重要

最开始创业做电商,不着急开店,不着急讨论拼多多淘宝抖音哪个更适合开店,不着急讨论这些,先验证你有没有卖货闭环的能力很重要。

怎么验证呢?

比如你建个社交账号,拍拍产品美图,攻略、穿搭,发发内容,看看内容如何,有没有点赞收藏,评论区有没有人问你在哪买,你能不能够引导他加微信,然后收到钱,完成交付。这就是验证了一个小小的卖货闭环。

如果你能验证自己有卖货闭环的能力,则做电商不会是件难的事情,因为你具备了搞流量的能力,店铺只是变成了你更加稳定的承接地。但你连卖货闭环都无法验证,那你大概率做电商会遇到较多困难。

6. 要有懂行的人帮你

无论是做拼多多、淘宝、天猫、抖音、快手、亚马逊、独立站、虾皮。最好能有个懂行的人和你一起做,这很关键。主要是前期可以帮你节省大量熟悉规则、操作、广告投放、风险的时间。

而且很多新手最开始做电商,什么都不懂,很懵逼,一会儿害怕这个客诉是很严重的问题,那个发货超时是很严重的问题,有个老鸟在你旁边,会让你清楚地知道哪些是关键问题,哪些问题无伤大雅。

7. 不怕做的品类卷,就怕做的品类消费驱动力不强

卖香水的,不如卖手机壳的;卖茶叶的,不如卖鸡爪的;大众消费生活产品竞争确实激烈,但消费的却是几亿人群,消费驱动力强,这里面多你一个商家不多,少你一个商家不少;不至于多了一个你,整个行业就饱和了,也不至于少了一个你,这个行业就更好做。

而且很多大众品类的中腰部商家,因为做的早,已经失去了进取心、审美、产品迭代的能力,营销包装也跟不上时代,看着做的早,看着竞争对手多,但反而有可以取代的机会,哪怕只是干掉中腰部的商家,就可以保证你能生存下来。

8. 要锻炼出独门绝技的拿量手段

现阶段无论哪个电商平台,流量都特别贵,如果真的按照平台上给到的价格去拿量,你是怎么也赚不回来钱的,因为获客真的很贵。

所以创业后,要尽快锻炼出拿量手段的独门绝技。

要么你站外有些技巧,有些资源,自己做小红书、抖音,或者有自己的公众号、粉丝,能往站内引流;要么你有非常高超的投放和优化手段,站内获客成本比同行低一半。或者有能力拿到平台的免费/自然流量。

不然前期靠你有限的资金,以及并不特别出众的产品,你投广告的钱是很难赚回来的。

9. 初期就要节省每一分钱

很多互联网的朋友之前收入高,可能工作几年攒下了几十万上百万,创业会觉得这钱够花,大手大脚,结果随着不断投入,钱很快就见底了。所以一定要从最开始,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能不能先不租办公室?最开始就在自己的家开干?能不能先不招人,招人能不能先兼职,设备能不能先买二手的,能租的先租;房租押金能不能少交;办公设备能不能在二手平台淘淘,不要买新的;各种的数据系统什么的可不可以借别人看看;出差淘货能不能睡招待所,别住酒店?

节省每一分钱,因为后面广告要钱,采货要钱,物流要钱,招人要钱,还需要各种的资金周转等等,多少钱你都会觉得不够用。

10. 拒绝一切非直接引流转化的合作

比如有人找到你说:我们这要开个线下会议,你有没有兴趣赞助一些商品?相信我,没卵用;

我这有个小程序商城刚上线,缺少产品,你要不要入驻一下?相信我,没卵用;

我这想做个创业者访谈,你有没有兴趣参与下,还能宣传你的产品。相信我,没卵用。

最开始,

你只需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搞好产品,然后不断找流量,找流量,找强转化流量的工作上来,

其他任何软性的品牌活动、植入、联名等等,作用都不大,不要浪费任何时间和精力。

这里面也包含一开始非要给自己的店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这些都是非常浪费时间,且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

11. 做电商也不一定局限于卖实物

谁说做电商就必须一定要卖实物?

卖考研资料、考研笔记;卖摄影课程,卖游戏点卡、游戏邀请码;卖国外社交网站注册码、兑换码;卖PPT模板、EXCEL模板;卖CAD装修模板等等。这些东西同样也是刚需,推广渠道也有,依然也可以做成一门生意。

12. 不要相信什么截流手段

不要相信各种电商课程所谓的关键词截流、产品截流,找什么蓝海产品截流、同款产品截流等教程。这些手段某种意义上并不是在做电商,而是在做流量,薅流量。确实也能薅到几单,但这样的手段是赚不到钱,也发不了财的,而且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电商创业逻辑。

一个好的电商创业逻辑就是找到一个好的产品,进行包装,再努力地去找流量推广,

不断重复优化这个过程,会帮助你建立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天天想着到处薅流量,会让你对整个电商的理解彻底走偏。

13. 强力推荐重点学摄影+PS技能

如果有必要,在创业前,可以重点学习两大技能,一个是摄影技能,主要是静物摄影和人像摄影。另一个就是PS修图技能。因为整个电商创业之初,无论你是拍产品,还是上架产品图,做商品详情页,这两大技能都会高频使用,如果你会这两大技能的话,将会为你省下几万元的成本,以及会非常高效地推进业务。

即使你做站外社交媒体引流,那也更少不了拍图片、修图,总之现阶段电商基本都是和图片打交道,摄影拍图这一关肯定少不了。

14. 优先做货架电商

优先做货架电商,等把货架电商搞明白了,再去做直播电商。

抖音直播再火,和你有什么关系?

你有能力拍出牛X的视频快速吸粉么?你有那张漂亮帅气的脸直播么?你有钱养一个高薪主播么?你有天天播七八个小时的精力和体力么?你有钱装修布置直播间么?你有钱每个月花五六万招聘一整个直播团队么?

即使做电商很久的老鸟,做直播都要掂量掂量,搞不清楚很多人哪来的自信,上来就搞直播。做货架电商比较好的是,至少产品挂上去后,你就有精力和时间,去想办法开拓流量,优化产品。给到你比较宽裕的时间,让你一点点去做优化。

15. 初期不要浪费时间在工厂合作上

初期不要寄希望于找什么工厂的合作,工厂的扶持,互相一起干,一起发财等等。不要耗费时间在这个上面,双方根本不在一个语言体系,也不在一个工作节奏,工厂是一个现实慕强的群体,你只有做出成绩来,有量,有单,才会得到他们的鼎力配合。你什么都没做出来,天天在那空口吹嘘,他们会对你很热情,但并不会给到你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16. 不要想着砸钱换市场

不要老想着砸钱,砸钱烧出一批客户,烧出一片市场。首先你那点钱,烧不死别人,甚至你在烧钱,别人根本不烧钱,竞对烧烧刷单资源、KOL资源、老客户资源,降降价,就能比你更高效,总之不要像之前推广APP一样,做任何暴力流的打法,

烧钱烧不出忠实用户,烧不出复购,只会烧出薅羊毛的顾客

,一波流烧完,最后没几个复购,彻底结束。

务必给自己定下最低的盈利指标,

在某个销售额或者花销内,必须实现正向盈利,实现健康的财务数据,然后用盈利的钱不断去投入,虽然慢一些,但足够安全稳妥。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在互联网下岗从业者,转型电商创业几年后的一些感慨,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普通人创业,最重要的是寻找势能 & 转型电商创业三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