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动画作画手册 Part5

翻译:Ryo
校对:匿名
润色:果壳里的墨墨
文章头图:《Free! -Eternal Summer-》,画师:西屋 太志,图文无关。
感谢匿名的校对老师!
5.动画制作中必要的基本知识
(1)物理法则
只要我们仍存在于地球上,就无法摆脱物理法则的支配。所有东西都被这股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影响着。如果动画师想要给笔下的事物增添真实感,就必须要观察、研究物理现象。
无视自然界的法则,以常人无法预料的动作来吸引人自然是有趣的。所有人都未曾见过的画面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超出常理就可以了。归根结底,按照法则细致描绘的动作,才能适应最多的情况。
①运动的自然法则(惯性法则)
惯性法则就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举个例子,如下图所示。车辆在启动的一瞬间,会想要维持在原地的状态而前端变得浮起,急刹车时则会想保持继续行驶的状态前端变得下沉。
这就是惯性的作用。

还有,物体的质量决定了这个物体的运动有多容易。简单地说就是:越重的物体越难以运动也越难以停止。越轻的东西越容易运动也越容易停止。这一现象在动画中经常被活用。(参考下图)


②重力
伽利略发现,在比萨斜塔上扔下两颗重量不同的球,其落地的时间是一致的。这就是所谓“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受到同样大小重力加速度的影响”这一物理法则。
如下一页图1所示。落下的物体,在无视空气的阻力,风的影响的情况下,逐渐增加下落的速度。

图2是弹跳的球。砸在地面上的球受弹力的影响而弹起,又受重力的影响逐渐减缓其速度,在抵达最高点的一瞬间在竖直方向上停止,随后下落。这种情况下,因为没有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影响,所以向左移动时的速度是恒定的。
这些运动,通过CG进行制作的话,必然能做出最符合法则的精确的动作。但是无论什么场合都按照法则进行表现,则可谓无趣。在动画中进行适当的夸张,或是将运动单纯化显然更加有趣,也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
③离心力
所谓离心力,就是物体旋转运动时“试图远离中心的力量”。
当沿直线作匀速运动的物体想要转弯时,由于“惯性”,会想要沿着其本来的直线进行运动。在观察物体本身时,可以发现其有一种想要向外远离的趋势,就像受到了某种“力量”的影响一样,我们称之为“离心力”。
如下图所示,摩托车与人能够自己保持平衡,会倒向内侧(进入重心的内侧)以抵抗离心力。而车辆则不能自动抵抗离心力的影响以保持平衡,所以内侧的轮胎会悬空。

(2)绘画技巧
①远近法(透视)
“远近法”就是“越近的物体画得越大,越远的物体画得越小”这样一种表现距离感的技巧。

我们看一看下图鸭子玩具的移动距离。
通过把越远处物体的移动幅度画越小,越近处物体移动的幅度画越大,来表现距离感。

②透视图法
表现远近感的作画技巧,通过设定1~3个消失点来构成画面。
○一点透视图法
如字面意思,按视线高度设置一个消失点的技巧。通常,若消失点在画面之外就难以成立。

○二点透视图法
斜着观察物体时,或是为了增强立体感而设置两个消失点的方法。

○三点透视图法
通过在二点透视图中在上方或下方再增加一个消失点来强调其高度或深度的方法。


(3)基本的动作(通过动画实习)
①转头
画好回头是动画从业者必需掌握的技能,一定要学好。
在这里,为了更容易理解,在气球上画一张简单的脸来作为例子。

图1是没有意识到立体直接进行中割的错误例。正确的中割应当如图2所示。
下一页会说明旋转的模型

图1是将圆等间隔分隔开的样子。
将其按图2的样式,从侧面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其侧面会缩窄看上去间隔并不相等。
这就是“立体意识”,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就很可能无法避免前页一般的错误。
在实际工作中,因为人头不会真的是气球,要记住配合作品的角色做出改变。

②走·跑
“走”“跑”,是日常生活中最基础的动作之一,自然也就成了动画中最基础的动作。但是,虽然说是基础却也不是任何情况都可以照抄教科书的。各色人种、性别、体型等的差异,以及所处的状况、社会的地位、习惯等各种各样的个性,还有情感、潜意识、潜在的能力等,实际上有非常多的要素影响走路的方式。
这里则注意要学会基本的几种样式。


现实中的人类在跑起来的时候,会有两脚同时离开地面悬空的时候,但是在需要以有限的张数来表现动作的动画里,不加入这类画面反倒看起来更加真实。但是,根据作品的需要,也有将其画出来的情况。
以上就是“走”“跑”的几个基本样式,但仅仅记住这些是不够的。
摆动手臂的上半身的动作,以及重力的影响等需要考虑的点还有很多,要在日常中观察,研究下去。
③动物·鸟
马的行走方式——常步
普通的行走方式叫做“常步”。至少有2只腿会保持接触地面。当后足接触地面的同时,同侧的前足会踏出。

马的行走方式——快步
也叫做“速步”。在这张画中,对角线上的足会组合起来运动(做相同的动作),叫做“斜对步”,是马最自然的跑动方式。每半步会在空中停顿一次。

马的跑动方式——慢跑
是“驱步”的一种,指慢速跑动。

马的跑动方式——快跑
这也是“驱步”的一种,比慢跑更快的全力奔跑。也叫做“袭步”,在竞马时就是这种跑动方式。这种方式的特征,是足碰到地面的顺序是顺次往斜对面变化的。

会快跑的动物有马、牛、羊、猪、骆驼等。

狗的行走方式

狗的跑动方式
跑动时的特征,是足接触地面的顺序一边循环一边向前进。
会“循环跑”的动物有狗、鹿、羚羊等。

猫的行走方式

猫的跑动方式
两只后足会采用相同的动作。
鸟


从身体产生的作用力的流向(左右相同)
这两张图是将常见鸟类的飞行以6张为一个循环的样式。
伸展开双翅的动作,张得越开整个动作就越给人迟缓的感觉,而身体则随着翅膀的动作上下运动(也有不动的种类)等,是合理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