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洼碳素“四重奏”,V15e和Dna future

“旋转”,乒乓球的核心还是旋转,最快大满贯张继科讲过这个话。一开始我不太懂旋转,不瞒大家,我就是一开始拿着vis,金标vis和968稍微有点控制的“放开抡”的打法,一开始还是比较懵懂的。随着对技术的持续钻研,随着对基本功的不停打磨,慢慢的我明白了,乒乓球的核心确实是“旋转”。如果对手的单板质量比较高,落点比较好,你就很难拍死,或者说很难稳定的进行反击;但只要你发力合理,吃住球,加上了旋转,再高质量的球,你也能反击,也能反拉。这也就是樊振东板板发力的一个“原理”,只要你吃住球,只要你给球足够的旋转,你的板板发力就意味着板板稳定。
千万不要意味暴力就是单纯的快攻,虽然伊藤美诚曾经很无敌,但这个40+塑料球时代,还是弧圈球的厚度更厚,快攻虽然也很强,但最终弧圈球还是更占上风。在日本国内,伊藤美诚逐步被早田希娜压制了;当然了,据说伊藤美诚有伤病,但就算没受伤,早田希娜的打法还是更厚实的。
为了追求旋转,我这次是特意打算试试泥洼碳素,也就是以前的“四重奏”。四层纤维,两层羊毛碳,两层蓝芳碳,淋巴面材,桐木大芯,确实很独特的结构。正手用的v15e,反手dna future。这板子结构特殊,算是内置和外置的综合,所以打起来确实有点意思。综合来说,丹羽孝希碳素打起来有点斯帝卡的味道,不是特别脆弹的外置vis的感觉,更有持球的感觉,制造旋转的能力比vis更强。以搭配外套来说,以搭配v15e来说,泥洼碳素比斯帝卡45的底劲更足,也比林高远alc的底劲更足,确实可以和vis抗衡。
一开始不知道,后来才发现dna future配泥洼碳素效果不是太好。可能是配胶不合适,所以打起来似乎有点发空。我用v15e打反手,那就很脆弹,也比较持球;用dna future打反手,就有点偏弹,或者说是发空。但有意思的是,虽然dna future最终发现不太合适,但实战的时候确实又很稳定,反手起下旋命中率还真的挺高。而且有意思的是,反手相持的时候,练球的时候,dna future确实稳定性还不错。但当我用v15e打反手的时候,马上就发现,v15e比dna future手感要扎实得多,也不发空,是比较脆弹,比较硬实,但又能吃住球的感觉。
目前来说,反手dna future到底有多少负面影响难说,但有意思的是,虽然手感不太好,dna future明显远不如v15e;但实际打起来,dna future上台率真的不低,速度也不算慢,力量也不弱。只能说,丹羽孝希碳素确实对德套比较友好,这板子旋转是比较优秀的,能把不太适配的套胶带出好的旋转来。
在反手配胶不够扎实的前提下,正手v15e的底劲我是非常非常满意,媲美林a配t05hard,甚至也媲美vis配t05hard;有一说一,单说正手,丹羽孝希碳素的底劲完全不输蝴蝶的任何一支底板去配外套。而且泥洼碳素的旋转确实更优秀一些,拉的高调,有时候对方直接就吃了,对方一碰就飞老高了!
就Victas内部对比,丹羽孝希碳素我觉得综合单板质量是最高的,比泥洼木高,也比swat power更高,比zx-gear out更高。不过丹羽孝希zc我还没打过,但估计泥洼碳素的旋转还是更好,而我现在是更喜欢旋转好的底板。泥洼木正手其实我也很喜欢,配v15e不需要刷油,抓球就很好,完全可以顶替刷油狂飚,底劲也够用了;但它的反手相对弱点,不适合反手能力特别强的。90周年的zx-gear其实比市场版的更持球,但底劲好像也比丹羽孝希碳素要弱一点。
喜欢旋转的,愿意打外套的,这个泥洼碳素值得关注,而且我也看了别的up主的测评,这板子正手是非常兼容狂飚的,甚至比vis更兼容狂飚。我马上就要换反手套胶,然后再试,就第一次试打来说,这板子没让我失望,旋转出色,底劲扎实,正手比较强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