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类能有今天要感谢小行星撞地球?

2018-11-20 22:12 作者:博科园  | 我要投稿

博科园|对本文你是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问或灵感?评论区告诉我吧♪(^∇^*)点赞转发分享一下哦

地球曾出现一次“生命大爆炸”,物种数量在短短1000万年内翻了两倍。根据一项有趣的理论,这种生命多样性大爆炸要感谢4.7亿年前发生在外太空的一次剧烈撞击。当时,一次巨大而寂静的撞击摧毁了一颗个头超过10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产生的碎片在太阳系中穿梭。

4.7亿年前外太空发生一次剧烈撞击,让地球物种多样性上演“大爆炸”

在地球的地质演化史上,1000万年只在眨眼之间。就在这眨眼之间,地球上的生命上演“大爆炸”,物种数量翻了两倍。这个奇异现象出现在地球生命进化的全盛时期,整个过程持续了4000万年。这个时期不同于以往或者之后的类似事件,被称之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是地球史上规摸最大的生物多样性扩张。 

地球,已知唯一的生命家园

在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时期,整个地球几乎被一片巨大的海洋覆盖。大部分生命聚集在浅海。作家彼得·布兰南在《地球毁灭记》中写道,珊瑚礁开始呈阶梯式生长,结构愈发复杂,幼虫漂浮到水面,躲避海底的触手怪物和与人类一般大小的巨海蝎。

一种有趣的理论认为,生命多样性大爆炸要感谢4.7亿年前发生在外太空的一次剧烈撞击。这是有记录以来规摸最大的小行星瓦解事件,发生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广阔天域。当时,一次巨大而寂静的撞击摧毁了一颗个头超过10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产生了很多个头超过一英里的碎片在太阳系中穿梭。

 艺术概念图,行星“忒伊亚”撞击地球

这是几十亿年来规摸最大的小行星瓦解事件。此次撞击产生大量碎片,在随后的几百万年,大量碎片撞击地球,其中一颗碎片结束了恐龙时代。《自然-地球科学》2008年刊登的一篇论文指出,这次的小行星碎片“齐射”启动了奥陶纪,破坏了原有的生物群落,“清扫”生态空间,为生物多样性大爆炸创造了条件。在爱荷华州,科学家发现了巨海蝎化石。巨海蝎生活的海域存在一个巨大的陨坑,年代可追溯到4.7亿年前。

艺术概念图,一颗行星土崩瓦解

在俄克拉荷马州、威斯康星州和苏必利尔湖斯莱特群岛,科学家发现了其它年代相同的陨坑。在瑞典、俄罗斯和中国发现的大量陨石,年代都可追溯到4.7亿年前。坠落地球的绝大多数陨石都来自于此次外太空撞击。此次撞击不仅造就了地球的物种多样性,同时也改变了地球大气和水的氧水平,使其接近现代水平。此外,海洋也趋于冷却,营养物供给增加,同时加大了捕食压力。在奥陶纪末期,85%的地球生命灭绝。

博科园-科学科普|文:Daily Galaxy/漫步宇宙/qqtaikong

博科园-传递宇宙科学之美

人类能有今天要感谢小行星撞地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