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街八巷:古代解暑美食的发展历程
夏天这么热很多人恨不得整天窝在空调房里不出来,如果再来一杯快乐肥宅水就更好了。那古人没有空调是怎么过夏天的呢?

其实早在三千年前古人就会储存冰块冬冰夏用了,各式消暑美食比如今还要丰富多样!冰饮商代就有了,但因当时储藏冰块不易,所以唐朝以前,能享用冰饮的人不多。周朝时,天热的时候冰块会被作为赏赐赐给王公贵族,可见当时冰的珍贵。

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类似如今冰淇淋的小食“酥山”,它是由牛奶制成的“酥”融化后浇成山峦的形状,放到冰里冷冻而成的。端上桌前插上花朵、彩树,远远看去仿佛一座微缩的小山。清凉解暑的同时也彰显了主人的品味志趣。有的人家会给酥山染色,制成“眉黛青”和“贵妃红”等颜色样式多样的“酥山”。

宋朝时冷饮已经进入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中,不在只是贵族的专享。都城汴京一到六月,街道两旁就摆满了冷饮摊:绿豆汤、木瓜汁、紫苏饮等饮品琳琅满目。其中一道“冰雪冷元子”集颜值与美味于一身,深受宋朝人民的喜爱,热度不下于如今的网红饮品。它是由黄豆和砂糖制成的,把黄豆炒熟,去壳磨成粉,再用砂糖和蜂蜜拌匀,加水团成小圆子,最后浸到冰水中,一道消暑小甜品就做好了。

明清时期冰窖已十分普遍,冰块的普及推进了冰饮的流行,其中最富盛名的是老北京的冰镇酸梅饮,乌梅泡发以后,放上山楂、陈皮、甘草等原料和冰糖一起熬制,冰镇之后就成了酸甜可口的酸梅汤,炎炎夏日一碗暑气全消。

清代宫廷中还有一种名为“甜碗子”的美食,很受当时慈溪太后的喜爱,它是用莲子、藕、各色瓜果加上冰糖,经过冰镇之后制成的,夏天来一碗不仅消暑而且美容养颜!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喜欢就关注我吧!食在七街八巷,心系家乡味道。随七街八巷一起,发现更多更好的美味吧~
(图片来自网络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