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华联盟漏洞百出,沙利文承认:美国不得不与中国共存

文/刺客
拉拢盟友和伙伴建立联盟并利用联盟力量打压他国,是美国数十年来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的一贯手段。美国曾借此搞垮苏联,现在又故技重施:挑起俄乌冲突,发挥联盟力量围堵俄罗斯。不过,到了中国这里,美国这一套百试不爽的招数就不灵了。
与历史上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不同,中国没有咄咄逼人的军事政策,不会对周边国家构成威胁。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强劲的经济带动力,许多国家都难以割舍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这一切,让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变得更加困难。据海外网22日报道,美国企图拉拢东盟对付中国,结果遭东盟集体说“不”。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报道中指出,美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在东盟外长会议上,将矛头指向中国,企图挑唆地区国家联合起来反对所谓的“胁迫行动”。不过,布林肯的煽动性言论,却无法得到地区国家的响应,因为东盟国家并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
其实,中国在很多地区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和信誉度,都已经赢得与美国的竞争。这让美国煽动各国反华的企图,因为无法获得地区国家的响应而频频破产。所以说,东盟并非是世界上唯一拒绝美国拉拢反华的地区。拉美、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国家,也都不愿意与美国同流合污搞阵营对抗。
随着美国综合实力的不断衰落,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地位也大不如从前,以至于越来越多国家都“不再听命于华盛顿”。更重要的是,美国长期推行霸凌政策,给全球安全和正常秩序所带长期的破坏,这让全球大多数国家对美国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美国挑起俄乌冲突,不只是给欧洲带来全面战争的风险,还有可能带来新的世界大战危机。另外,美国及其盟友实施的前所未有的对俄制裁措施,给全球各国带来包括能源和粮食短缺,商品原材料供应链紧张等诸多危机,很多国家都苦不堪言。
一场俄乌冲突,已经给这个世界造成如此大的伤害,美国却还似乎伤世界不够深,还将挑衅的矛头指向中国。美国制造台海危机搞乱地区安全形势也就算了,还企图拉拢国际社会与中国脱钩断链。美国此举,对在俄乌冲突中深受伤害的各国而言,无异于落井下石。
随着中国的崛起,除了极少数仆从国家仍在继续替美国反华战略卖命外,其他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愿意与美国同流合污。如果美国仍然坚持非敌即友的零和对华政策,最终将有可能会触犯众怒。届时,被国际社会所孤立的,恐怕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
在这一背景下,华盛顿的决策者们似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而不得不改变其对华战略,即从之前的全面绞杀和打压,转化为尝试与中国“共处”。据观察者网22日报道,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日前表示,尽管中美之间存在固有竞争和持续紧张的关系,但只要瞄准核心实际问题,两国“真有可能”建立一种稳定关系。
沙利文所言,并非美国近年来对华竞争战略的初衷。但由于中美力量的此消彼长,美国为避免发生两败俱伤的大国全面对抗局面,不得不寻求发展一种稳定的大国关系。所以,沙利文还表示,美国将不得不无限期与中国共存,这会是未来国际格局的特点。从此之后,与大国并存将是美国施策的基本战略前提。他的这番表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承认中国处于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
不管美国的决策者愿不愿意,但他们必须接受现在不再是美国一家独大时代的现实。美国承受不起打中国一拳,就要挨中国一脚的结果。所以,当下的中美关系,按照沙利文的说法就是,美国可以做中国不喜欢的事,中国也可以做美国不喜欢的事。中美虽然是一种竞争关系,但风险却必须保持在可控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