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107:《酒精计划》

宿醉之后总是痛苦的记忆居多。
喝酒的感受一般是开始时的兴奋,中期时的微醺上头,最后的话就是第二天醒来时的痛苦。这样的经验对于男性可能多一些,女性应该会少一点。至于电影电视剧中的那种把白酒当水喝的人在如今只能是少之又少,因此不要妄想在疯狂酗酒之后还能在第二天全身而退,能少喝还是少喝点吧。

这部电影正像电影名所描述的那样,是一部和酒精息息相关的故事。尽管酒后失态是常事,但能发生的事还是太多了,因此吃瓜群众总是热衷于看那些喜闻乐见的网红翻车事件。一般能控制酒精的人,要么是那种极度自律的人,就像C罗一样,要么就是酒精过敏,一喝必进医院的人。如果刻意去关注身体里酒精的量,身处实验室还能理解,对于始终在动态调节的身体且在生活中日常状态下的普通人就是不可思议的,但这部电影就是这样设定给的,那这也注定了这部电影要么成为一部冷门佳作,要么就迷失在茫茫电影海里。

电影的剧情深度一般,只要看过一遍就能捋个大概。酒精在其中更多作用就是‘魔法药水’,喝下它就能获得极高的自信值,让你有勇气去做之前那些不敢做的事,尝试你的新奇想法。但是当酒精被滥用,身体的耐受值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升,想要再次提高酒后的‘愉悦感’,只能加大用量,但酒精的副作用也在被无限放大,酒后的头痛头晕,以及在失去理性时的疯狂并且疼痛感的大幅延迟,最终有可能导致某些不可逆的巨大可怕后果。

尽管这部电影中的主角是麦叔,但相比《狩猎》中给的发挥,这部电影中突出的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形象。生活和工作中给的平凡磨平了他太多的棱角,麦叔把人物诠释的很完整,但就太多普通的角色本就很难博得观众给的喝彩。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中人物亮点也确实不多。四个成年人各有各的家庭,男人的快乐本来就很简单,更何况当家庭的压力加入其中时,酒精也成了不二之选。虽然借用《教父》中给的台词有些过度严肃了,但原谅我刚看完,不由得想加入一句别有用心的台词‘女人和小孩可以犯错,但男人不行’,其中深意,大家各自体会吧。

我觉得这部电影主题虽然偏向于冷门,但总体的设计都还是不错的,人物没有选择刚好成年不久的年轻人,而是选择已经有了家庭给的成年且较为成熟的‘大叔’,在疯狂且接近失控的边缘加入了紧急‘制动装置’,这个设计还是挺不错的。而且看完这部电影,我认为电影的主题不在于酒精的双面性,而在于探寻生活中自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是因为某些原因在岁月中被隐藏了,电影还是希望人们主动去发现自身的优点,少一些外力的依靠,这个想法和初衷应该能被大众接受吧。

最后吧,还是那句话‘未成年人不得饮酒’,希望大家成年人还是多主动承担一些保护未成年的义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