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出走亏损持续扩大,小鹏迫降
面对竞争越发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小鹏汽车能否在2023年触底反弹,依然存在着不确定性。
近日,小鹏汽车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2年全年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22年小鹏汽车总营收为268.6亿元,同比增长28%;净亏损为91.4亿元,相较于2021年48.6亿元的亏损额度,亏损同比扩大88%。

随着小鹏汽车业绩的发布,业内较为关注的头部造车新势力都交出了2022年的答卷。其中,蔚来、理想的年收入均突破400亿元大关,小鹏还在300亿元以内徘徊。亏损方面,蔚来亏损145.6亿元,小鹏是91.4亿元,理想亏损20.1亿元。
虽然从金额上看蔚来亏损最多,但从结构来看,营收只有269亿元的小鹏汽车净亏损超91亿元,净亏损率达到34%,高于蔚来的29%。显然,小鹏汽车亏损最多。
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营收为51.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85.6亿元减少近四成,环比2022年第三季度68.2亿元营收减少24.7%;亏损方面,2022年第四季度亏损23.6亿元,相较而言2021年同期为12.9亿元,2022年第三季度为23.8亿元,亏损持续扩大。

小鹏汽车第四季度亏损幅度大幅增加与其毛利率下滑也有着较大关系。数据显示,小鹏汽车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8.7%,汽车毛利率为5.7%,而在去年三季度,其毛利率和汽车毛利率为13.5%和11.6%,出现明显下滑。
伴随着季度毛利率的下降,其年度毛利率也由2021年的12.5%下降至去年的11.5%,减少一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其汽车毛利率减少2.1个百分点,由2021年的11.5%减少至2022年的9.4%。
实际上,小鹏汽车业绩持续颓势市场早有预期。去年年底,多家机构曾下调小鹏汽车业绩预期。其中华泰证券方面将小鹏汽车2022、2023、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下调至11.8万辆、21万辆、29.8万辆,将收入预期下调20%、28%、24%至262亿元、534亿元、782亿元。

从交付量走势来看2022年上半年小鹏汽车为造车新势力交付排行首位,从下半年开始其销量数据持续走弱。数据显示,2022年小鹏汽车全年交付12.08万辆,1-4季度分别交付3.46万辆、3.44万辆、2.96万辆以及2.22万辆,交付量逐步走低。
伴随着交付量的减少,其第四季度的汽车销售收入随之骤减。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销售收入为46.6亿元,与上年同期比减少43.1%,与同年第三季度比减少25.3%。
对此,小鹏汽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按年减少主要是由于G3i及P7的汽车交付量减少,而按季减少主要是由于P5及P7的汽车交付量减少,并被新推出的G9部分抵消”。
小鹏G9于去年9月底正式上市,不过由于产品复杂的选配逻辑和定价策略,G9上市即遭遇了“滑铁卢”。据了解,小鹏G9刚上市两天就降价3万,即便是价格下调,这款被小鹏汽车寄予厚望的旗舰SUV在2022年仅交付6,373辆。

受小鹏G9失利影响,小鹏汽车开始对组织架构进行大规模调整,确立了包括战略、产规、技术、销售、OTA五大委员,建立三个虚拟的产品矩阵组织,分别为E平台产品矩阵、F平台产品矩阵以及H平台产品矩阵,何小鹏亲自担任产品和战略委员会主任。
除组织架构调整之外,小鹏汽车内部高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小鹏汽车的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辞去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职务,原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李鹏程也于去年12月离职,以及后来被称为“汽车铁娘子”王凤英加入小鹏汽车,出任总裁一职。
不可否定,从近几个月的动作来看,小鹏汽车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过,目前这些改革还未显成效,最直观的体现莫过于其交付量。数据显示,今年1-2月,小鹏汽车累计销量为1.12万辆,同比下滑 41.4%,而理想、蔚来在今年累计交付分别为3.18万辆和2.07万辆,即便是第二阶梯的哪吒汽车本年累计交付也超小鹏近五千辆。显然,面对激烈厮杀的新能源市场,2023年小鹏汽车实现触底反弹依然有着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