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法国是怎样实现“独立自主,民富国强”的资本主义硬骨头?(二)

2023-05-04 01:53 作者:寄生于黑暗中的光A  | 我要投稿

戴高乐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不过他对军事很感兴趣,毕业于法国最著名的军校圣西尔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戴高乐加入战争。整个一战期间,他受了三次伤,最后因为赌气昏迷被德军俘虏。他在德国进行长达三十二个月的监禁生活。作为战俘,他并不安分,他五次越狱,五次被俘,每一次都被关进堡垒或惩罚营。可以说在一战期间,他表现非常厉害。

1969年,法国人民在再次抛弃了戴高乐。

戴高乐辞职后,需要办理香榭丽舍宫。他想要里面的一个旧的书柜,因为用得很习惯。他问管理员,能不能买走这个书柜。管理员当时都哭泣了,说整个法国都是你拯救的,何况是这个书柜呢?管理员要把书柜送给他,他没有收,以新书柜的价格付钱给了管理员。这可以说是不占国家一点便宜。

那么在戴高乐将军辞职后的1970年,同时代的西方六大海洋强国的海军家底如何?法国到底是不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北约老二,超级大国实力地位?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戴高乐走后的1970年世界海洋格局;让我们看看西方六大玩家:美、苏、英、西德、法、意的舰队家底:

上篇写完了法、苏的舰队;这篇文章将会重点介绍英、西德、意粉的海军!

事实上是这样的,法国是北约——老四,出任副参谋长:

现任总司令,美国人

现任副司令,英国人

现任参谋长,德国人

历任副司令 主要是英国人,也有德国人。

戴将军反复横跳,退出****一体化想必也是有原因的,有大国梦没大国命!但是在二次元世界里,将军可是功臣呀,超级大国实力地位是也……

按照“集团”地位和贡献来分析的话,笔者信资料库数据不信二次元世界!下面来几张资料图:

笔者写完“集团”地位职务后,再分析一下“联盟”责任感与义务担当: 第一张,二次元世界图:

笔者送上资料库数据:

好了、言归正传,上一篇文章写了法、苏舰队合集+海军过往军事历史,我们再次续集——分析一下英、西德、意呆三家的1970年海军舰队;首先送上英国篇:

在苏联那篇中,我说苏联海军即便与除美国以外北约相比也不占优势,这自然也是有实际支撑的,这一篇就从英国看起。

英国虽然在战后已退化为二等强国,且海军被工党害得很惨,但此时仍是一支十分强大的力量,最起码舰种更齐全。

此时的英国海军有5艘航母、3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和60艘护卫舰,是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海军。

航母

大胆级

皇家方舟号

鹰号 大胆级原本作为怨仇级的改进型立项,但考虑到未来舰载机的发展趋势后,被放大了许多。 本级2舰都是二战中开工,战后下水服役的,它们也成了英国舰队航母的绝唱,之后一直到女王级,英国才重新拥有了大型航母。 本级两舰服役后都接受了多次改造,这里取1970年的最终状态,此前也曾有纯火炮防空的二战水平版本。 其满载排水量达55000吨, 装备有4座双联装114mm防空炮, 6部四联装海猫防空导弹发射架, 主装甲带厚100mm,装甲甲板厚63.5mm;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1节。 本级2舰因为接受的改装不同,所以舰载机配置有区别,

鹰号在1970年左右搭载的舰载机大致为: 14架掠夺者攻击机, 12架海雌狐战斗机, 4架塘鹅AEW3预警机, 1架塘鹅COD4运输机, 6架海王反潜直升机, 2架威塞克斯搜救直升机。

注意红圈里的弹射拖索回收角以及绿圈里的F-4 而皇家方舟接受的改装程度更深,因此其搭载的舰载机大致为: 14架掠夺者攻击机, 12架鬼怪战斗机, 4架塘鹅AEW3预警机, 1架塘鹅COD4运输机, 7架海王反潜直升机, 2架威塞克斯搜救直升机。 两者的区别其实就是有没有搭载F-4,而鹰号并不是不能,其弹射器、拦阻索以及甲板尺寸都可以保障F-4的使用。但是它的导流板没有改,只是一块金属板,而F-4作为三代机(中俄标,美标二代),尾焰的温度比上一代提高了许多,所以导流板必须内部有液冷系统,否则很容易损坏。皇家方舟改了导流板,因此能使用F-4,鹰号出于成本没改,因此只能用海雌狐。 作为RN冷战期间最后一代大型舰队航母,大胆级的吨位很可观,甚至有一定的装甲,甲板面积也不小,能搭载40架各型航空器,有完善的防空、打击、反潜、预警能力,不失为一型优秀的航母。

半人马座级

半人马座级是1942年轻型舰队航母的次型号,原计划建造8艘,其中4艘开工于二战末期,另外4艘被取消。建成完工的4艘中,半人马座号已退役,另外有2艘没有大改,作为直升机航母使用,只有竞技神号作为正规航母使用。

因此,本级3艘的具体状况也不同,

作为正规航母的竞技神号,

其满载排水量29200吨,

装备有2座四联装海猫防空导弹发射架;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28节。

在1970年左右,其搭载的舰载机为:

12架海雌狐战斗机,

4架塘鹅AEW3预警机,

1架塘鹅COD4运输机,

6架威塞克斯搜救直升机。

而作为直升机航母(英国官方称呼为“突击航母”)的海神之子和堡垒号,

其满载排水量26200吨,

装备有4门双联装40mm防空炮;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28节。

在1970年,其搭载的舰载机为:

16架威塞克斯直升机,舰上可容纳850名海军陆战队员。

半人马级本身吨位小,作为航母时有基本的预警和防空能力;而作为直升机母舰时,搭载的直升机数量对不起它的吨位,美国不到两万吨的硫磺岛级能带20多架直升机,其中还有武直和重型直升机,而两万多吨的半人马座级只能带16架偏轻的直升机。

战列舰

胜利号

皇家海军的历史传承,世界上现役最古老的战舰,英国第一海务大臣兼海军参谋长的旗舰,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的座舰,不需多说。

巡洋舰

虎级

虎级是英国建造的最后一型巡洋舰,也是最后一型纯火炮战舰。本级共3艘,开工于1941和1942年,但直到1945年才下水,1959~1961年服役。

该级使用了极为先进的Mk N5型主炮,作为一型152mm炮,最快射速可达三秒一发,该级也是唯一装备了这型火炮的舰船。

但是在服役不久的1964年,海军就认为它们已不再先进,但由于舰龄较新、且耗资巨大,直接退役在政治上压力太大。又碰巧原定的搭载海标枪、伊卡拉和直升机的护航巡洋舰项目因SSBN而被搁置,所以决定将虎级改造。RN选定了虎号和布雷克号接受改装,而狮号在1965年转为预备役,为接受改装的两舰提供备件。1970年时布雷克号已改装完成,而虎号正在接受改装。

以改装完成的状态为准,其满载排水量12080吨,

装备有1座双联装152mm主炮,

1座双联装76mm防空炮,

2部四联装海猫防空导弹发射架,

有直升机甲板和机库,可携带4架威塞克斯直升机

主装甲带最厚处89mm;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1.5节。

改装完成后该级可以被认为是载机巡洋舰,它们原计划顶替的是计划用于反潜的护航巡洋舰,但由于自身没有完善的搜潜和攻潜设备,因此并不能很好的执行反潜任务,反倒是有极为先进的火炮,如果搭载海军陆战队去执行两栖作战反倒可能更好。

其实原本改装计划中,舰体侧面的76炮是不用拆的,但是改装过程中海军要求搭载未来的海王直升机,因此机库扩大,76炮就被体积更小的海猫取代了,维基上甚至说海猫还不如76炮。

驱逐舰

郡级

郡级是英国的首型导弹驱逐舰,总共建造了8艘,此时现役7艘,末舰是1970年7月入役的。 郡级设计的目的就是搭载海参(其实seaslug不是海参,而是海蛞蝓,但作为导弹翻译为海参已经和USS ENTERPRISE被翻译为企业一样,属于广为接受的错误翻译了)导弹进行防空,它也是唯一一型搭载海参的舰艇。 其满载排水量6200吨, 装备有2座双联装114mm主炮, 1座双联装海参防空导弹发射架(备弹24枚), 2座四联装海猫防空导弹发射架(备弹未知,但不会少), 2门单管20mm机炮, 2座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 有直升机甲板和单机库; 蒸燃联合,最大航速30节。 海参和海猫都不算先进,但它们的任务也不是拦截反舰弹。 海参的任务是打击来袭的图95或图16,或是击落为反舰弹提供中继制导的图16或图142。这些飞机的飞行高度都很高,机动性也不强,是很容易打击的目标,哪怕不能击落,将其驱赶也算达到目的了。 海猫的任务则是取代博福斯,打击低空掠海来袭的目标,这时其亚音速的特性也就不是个大问题了。

护卫舰

此时英国的护卫舰与1982年时基本没什么差别,只是没有新锐的21型和22型,老护卫舰们也都在活跃的现役罢了。 41型

41型是一型防空护卫舰,它与61型是RN最早使用柴油动力的战斗舰艇。本级共4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2560吨, 装备有2座双联装114mm主炮, 1门单装40mm防空炮, 1部乌贼反潜迫击炮;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全柴动力,最大航速24节。 由于服役较早,所谓的防空护卫舰也没有导弹,不过其Mk6主炮的防空性能不错,对于一般的亚音速飞机还是有一定的防空能力;而乌贼反潜迫击炮比美军驱逐舰和护卫舰用的刺猬弹性能更好,所以整体性能比起同期美军的DE或苏联护卫舰来说是不错的。

12I型

12I型前7艘,注意红圈里的40炮

12I型后续舰艇,机库顶部为海猫 12I型属于12型的深度改进型,性能较为优秀,获得了多个国家的认可。本级共建造26艘,此时有22艘现役,这22艘又分为两种状态,前7艘与后续舰的武备略有不同。 其满载排水量2860吨(标准型)/2960吨(宽船体型), 装备有1座双联装114mm主炮, 2门单装40mm防空炮(前7艘)/1座四联装海猫防空导弹发射架(第8艘及以后), 2门单装20mm防空炮(仅第8艘及以后), 1部Limbo(地狱边境)反潜迫击炮; 有直升机甲板和单机库;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27节。 该级从1970年6月开始接受了改装,分为加装伊卡拉的反潜强化版、加装飞鱼和海猫的版本、加装飞鱼和海狼的版本、加装拖曳声纳的版本和航海训练舰的版本,不过此时都未开始。 本级的性能不错,新西兰海军买了两艘,荷兰引进后生产了六艘(现在在印尼服役),巴基斯坦、印度、厄瓜多尔、智利等国则购买了英国退役的二手舰。

12M型

改装后的12M型,获得了机库和海猫 12M型是12型的反潜强化型,12型原本是作为一等远洋护航舰的,但实际使用中发现它有很大的作为舰队反潜舰使用的潜力,因此进行一些反潜改进,诞生了12M型。除了英国海军以外,新西兰和南非海军也有使用。英国海军共有9艘,全部在役。 从1966年开始,为了加强它们的反潜能力,全部12M型都接受了改装,获得了直升机起降能力,并用海猫替换了博福斯。至1970年,除F106布莱顿号和F113法茅斯号外,都已完成改装,这里取改装后数据。 其满载排水量2800吨, 装备有1座双联装114mm主炮, 1座四联装海猫防空导弹发射架, 2门单装20mm防空炮, 1部Limbo反潜迫击炮, 有直升机甲板和单机库;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0节。 原本的12M型只有火炮,也没有直升机,虽然Limbo不差,但是无论搜潜还是攻潜能力都太单一了。在改装后,12M获得了可变深度声纳,有了直升机作为远程攻潜武器,还有了防空导弹,又成为了一款先进的护卫舰。

61型

服役早期的61型,注意红圈里的40炮

改装后的61型,已经换为海猫

F59和F61改装后仍使用40炮 61型是战斗机引导护卫舰,所谓战斗机引导护卫舰,是在技术不够成熟的时候,通过远离航母编队的护卫舰为战斗机提供截击引导和指挥,与雷达哨舰有一点类似,在预警机成熟以后就没有必要了。该级共4艘,全部在役。 该级同样经过了一些改装,主要是更换了防空炮,此处也是以改装后的状态为准。 其满载排水量2400吨, 装备有1座双联装114mm主炮, 1座四联装海猫防空导弹发射架(F32索尔兹伯里号和F99林肯号)/1座双联装40mm防空炮(F59奇切斯特号和F61兰达夫号), 1部乌贼反潜迫击炮,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24节。 从12型一直到61型,舰体设计都十分类似,武器也十分一致,可以被视为节省成本,共用平台的优秀案例。

81型

81型改装前,注意舰体侧面的40炮

改装后的81型,注意舰体侧面换成了海猫 81型原本是作为sloop建成服役的,后在1960年代中期被重新分类为二等多用途护卫舰。sloop直译为单桅帆船,实际上是指有一定火力,用于殖民地巡航的一种舰船,比如著名的紫石英号所属的黑天鹅级就是sloop。本级共7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2700吨, 装备有2门单管114mm主炮, 2座四联装海猫防空导弹发射架, 2门单管20mm防空炮, 1部Limbo反潜迫击炮, 有直升机甲板和单机库; 蒸燃联合,最大航速27节。 本级的火力不差,还有直升机,吨位也不算小,在1970年代是很先进的护卫舰。 英文资料都说它有单机库,但是图片上看不出来,或许是基洛夫级那样下沉式的。

12型

正如上文所说,12型是一等远洋护航舰,所以吨位较大,航速也快。本级共6艘,末舰从1966年开始租借给了新西兰,此时英国还有5艘。

其满载排水量2600吨,

装备有1座双联装114mm主炮,

1门单装40mm机炮,

2部Limbo反潜迫击炮,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0节。

12型的定位是一等远洋反潜护卫舰,但是反潜的设备着实有点差,因此才有了12M型。也正是由于比较落后,所以此时现役的12型都转为训练舰了。

14型

被保留的两舷40炮

由于12型的定位较高,吨位航速都较高,所以成本也高,建造数量少,为此英国又设计了便宜的14型。本级共建造了15艘,现在还有9艘。

其满载排水量1480吨,

装备有2门单管40mm机炮,

2部Limbo反潜迫击炮,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27节。

14型确实便宜,但这是以极度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换来的,全舰甚至无主炮,只有反潜武备略好。

此时英国共有3艘航母、2艘直升机航母、3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60艘护卫舰,总排水量超过42万吨。

单看排水量的话,英国比苏联少了约16万吨,但是舰种更齐全,有航母、直升机航母、载机巡洋舰、导弹驱逐舰、护卫舰,而且护卫舰里也有不少带导弹的。

英国的3艘正规航母可以携带26架海雌狐和14艘鬼怪,海雌狐的作战半径虽然不远,但比起苏联同时期的主流反舰弹来说也堪用,也可以用导弹。28架掠夺者也能提供一定的打击能力;12架塘鹅的足以维持不间断预警。

英国的2艘突击航母虽然载机量偏少,但是也提供了客观的力量投送能力。

7艘郡级的海参虽然不先进,但是打击/驱逐图16这样的目标还是可以的。 60艘护卫舰虽然比苏联的少很多,但是吨位普遍都要更大,具有远洋作战能力,其中许多都有防空导弹,一些还有直升机,反潜能力不俗。 与多数人印象中毁天灭地的导弹海不同,此时苏联的反舰导弹并不是特别好:海基只有SS-N-3,虽然射程和威力不俗,但是飞行高度太高、速度不够快;而尺寸甚至比MIG-15还大,既然黄铜骑士可以在120km上击落米格机,那么击落SS-N-3也就很容易,况且几百公里的距离是需要图16/图142来中继制导的,这种飞机对于海参来说也是很容易打击的目标。 潜基有SS-N-3和SS-N-7,其中SS-N-3只能水面发射,十分脆弱,且还是有制导问题;而SS-N-7虽然可以水下发射,但代价是射程近65km,这即便对于1970年代的反潜技术来说也很危险。 空基图16挂载的KSR-5和图22M挂载的KH-22比较优秀,可以超低空,射程也很远、速度也不慢,但是同样有制导问题,且在低空弹道的射程下,载机也必须深入英国航母舰载机的防空圈。 总的来说,此时苏联的反舰导弹虽然射程远,但极度依赖中继制导平台,只要RN能把这些平台击落或驱逐,就可以保证安全,而这些平台是非常容易对付的。如果在远海,超出了它们的作战半径,则苏联就更没有可靠的打击手段了,依靠舰艇本身的探测能力,就需要深入英国的打击范围。 即便只有英国,都能对苏联在一些方面取得优势,那么加上法意德等国之后,甚至能对苏联取得整体上的优势。

1970年历史海军节点——西德篇:

德国是二战战败国,战后被瓜分,但是由于冷战中它处于对峙前沿,因此东西德都被重新武装。不过相比之下,西德的海军建设比东德要强不少,在冷战中也是一个数得上的力量。

在1970年时,西德海军有13艘驱逐舰和6艘护卫舰,而东德从来就没有获得过驱逐舰,只有159型、50型和1331M型。

驱逐舰

吕特晏斯级

吕特晏斯级(103型)是西德海军第一型装备有导弹的战舰,同时也是第一型装备有防空导弹的战舰和第一型装备有反潜导弹的战舰。本级共3艘,全部在役,末舰在1970.5.2服役,刚好赶得上。 其满载排水量4720吨, 装备有2门单管127mm主炮, 1套MK13单臂发射系统、用于发射鞑靼人(备弹40发), 1座八联装阿斯洛克发射架, 2门单装20mm机炮, 2座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3节。 美国篇说到过,吕特晏斯级就是亚当斯级的授权生产版本,所以数据基本一致。

汉堡级

汉堡级(101型)是战后德国自主建造的唯一一型驱逐舰(吕特晏斯级是美国造的),在设计时更重视波罗的海的使用,所以追求强武备和高航速、较为轻视适航性。本级共4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4050吨, 装备有4门单管100mm主炮, 4座双联装40mm防空炮, 2座四联装反潜迫击炮, 4座单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5节(二号舰跑出过37节的高航速)。 今后德国大概率也不会再造驱逐舰了,汉堡级将成为战后德国唯一一型自造驱逐舰。

Z1级

Z1级(119型)是德国海军在战后获得的第一型驱逐舰,该级就是美国的弗莱彻级,不过接受了较为彻底的改装。本级共6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2540吨, 装备有4门单管127mm主炮, 3座双联装76mm副炮, 1座五联装、2座单装533mm鱼雷发射管(此时可能有部分舰船拆掉了五联装发射管), 2座刺猬弹发射器,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6.5节。 该级没有命名,舰船名就是“驱逐舰1~6号”,早期连舷号都没有,后来给了舷号,但仍没有舰名。 本级其实与意大利的工兵号基本一致。

护卫舰

科隆级

科隆级(120型)是战后德国自行建造的第一型主战舰艇。本级共6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2750吨, 装备有2门单管100mm主炮, 2座双联装、2座单装40mm防空炮, 2座四联装反潜迫击炮, 4座单装533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柴燃联合,最大航速32节。 该级与汉堡级属同一时代,所以武备完全一致,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

正好德国篇船少,就把北约几个国家一起说一说。 在苏联篇我说海洋70演习不会让北约感到震慑,更不会让美国海军感到恐惧。从美国篇就能看出美国海军不会恐惧了,那北约其他国家会不会感到震慑呢?我觉得也不至于。

如上图所示,即便只算英法意德四国,就有5艘正规航母、2艘直升机航母、6艘载机巡洋舰、4艘巡洋舰、50艘驱逐舰(其中16艘装备有防空导弹、5艘装备有反潜导弹)、114艘护卫舰。 上图中第一列是航母/直升机航母/载机巡洋舰/巡洋舰/防空导弹驱逐舰,第二列是其余所有的驱逐舰,第三四列是所有的护卫舰。 航母

航母是苏联海军的缺项,且这个缺项一直到解体也没补上(基辅级只是STOVL,且雅克38太烂;裤子是强行服役的,没战斗力)。而此时北约四国的5艘航母可搭载26架海雌狐、20架F-8、14架F-4,对于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苏联轰炸机或侦察机来说是无法逾越的防空网,它们可以保证苏联的侦察机无法进行中继制导,因此苏联反舰导弹的射程优势也就无从发挥。即便有战斗机护航,F-4和F-8的性能相比同时期的苏联战斗机也不差。 20架军旗和28架掠夺者提供了一定的反舰能力,虽然此时北约没有空射反舰弹,但至少也是一个威胁,对于没有防空导弹的舰船来说甚至是很大的威胁。 16架艾丽丝和13架海王提供的反潜能力更是十分强大,毕竟有固定翼反潜机。 14架塘鹅也足以提供不间断的空中预警。 直升机母舰与载机巡洋舰 直升机母舰同样是苏联海军的缺项,英国的两艘突击航母能搭载32架直升机、1700名陆战队员,两艘克莱蒙梭级如果执行两栖突击任务,可以搭载60~80架直升机,英法意的六艘载机巡洋舰可以搭载超过20架、甚至近40架直升机。即便仅计算直升机航母和载机巡洋舰,也至少有50架以上的直升机,是非常强大的两栖突击力量。 而六艘载机巡洋舰如果执行反潜任务,有超过20架直升机,且都是大中型。虽然看似直升机数量与两艘1123型差不多,且仅有一艘维托里奥能发射反潜导弹,不过考虑到1123型糟糕的适航性,它几乎只能在黑海和地中海使用,而英法意的六艘载机巡洋舰要好得多。 巡洋舰

苏联此时的巡洋舰较多,有21艘,且其中多数或多或少有一点导弹,而此时英法意只有4艘,且狮号已经不能服役了。 这是苏联少有的一点优势,巡洋舰数量多、导弹多、导弹种类齐全,还能带直升机。即便是火炮巡洋舰,面对英法意的火炮巡洋舰也有口径优势。 驱逐舰

此时苏联的驱逐舰数量多,比英法意德加起来还多22艘,但是质量不占优势。 苏联的77艘驱逐舰里,有46艘是纯火炮鱼雷的,仅31艘有防空或反舰导弹。而英法意德的50艘驱逐舰里,有24艘装备有防空或反潜导弹。且苏联驱逐舰全都没有直升机相关设施,而北约驱逐舰里有10艘或多或少有一点。 苏联海军虽有23艘装备了防空导弹的驱逐舰,但是SA-N-3的性能也就是那个样,主要技术指标跟海参MK2不相上下,比起法意的马舒卡/小猎犬来说也差不多,但制导方式落后(无线电指令vs半主动雷达),而法意的鞑靼人虽然在射程、射高、速度等指标上略有逊色,但同样有更先进的制导方式。 苏联的驱逐舰没有反潜导弹,而法德有9艘装备了反潜导弹的驱逐舰。 虽然苏联海军有8艘装备了反舰导弹的驱逐舰,但SS-N-1的性能也就是那样,飞得又高又慢,射程也不远,且不说有没有可能抵近到足以发射的距离,就算发射了也完全能被马舒卡/小猎犬/鞑靼人拦截。 总的来说,苏联海军的驱逐舰数量多,但是技术水平并不比北约好,甚至在许多方面都不如(除了反舰以外都不行)。 护卫舰

此时苏联虽有113艘护卫舰,但全都是近海防卫用的警戒舰,从舰体设计到续航力都无法远洋作战。 这113艘护卫舰的排水量没有超过2000吨的,全部没有导弹和直升机设施;而北约四国的114艘护卫舰里有33艘装备有防空导弹(虽然是海猫)、37艘有直升机库、66艘的排水量在2000吨以上(部分舰船接近3000吨)。 若考虑到续航力,差距则更大,苏联的护卫舰里,续航力最强、同时也是吨位最大的42型,续航里程也只有2800海里/13.7节。而英国护卫舰除了14型以外,至少有4000海里的续航里程、61型和41型更是有7500海里;法国护卫舰的续航里程也在4500海里以上,其中里维埃司令官级也有7500海里;意大利护卫舰最少的也有3000海里、最多的信天翁级更是有8400海里;哪怕是设计在波罗的海使用的德国科隆级,也有5200海里。 再考虑到苏联护卫舰普遍的低干舷、强武备,其适航性必定不好,所以苏联的护卫舰几乎都没有可靠的远洋作战能力。 诚然,苏联能在几十年内打造出一支在某些方面不弱于、甚至强于老牌海军强国的舰队,已经是俄国历史上少有的成就了。但平心而论,说此时的苏联海军能让北约感到震慑,也实在是言过其实。此时苏联的防空极不完整(因为没有航母)、反潜也并不好(1123型适航性差,绝大多数舰船无反潜导弹和直升机)、即便是反舰也只能在陆基战斗机作战半径内才行(因为轰炸机和中继制导机都极度依赖战斗机护航),所以苏联有效的制海范围不超过本土1000km。 若是在远海大洋上,那苏联海军的下场怕是会很惨烈。 仅仅面对5艘正规航母、2艘直升机航母、6艘载机巡洋舰、4艘巡洋舰、50艘驱逐舰、114艘护卫舰的北约四国就这样,若是面对22艘正规航母、6艘直升机航母、12艘巡洋舰、212艘驱逐舰、46艘护卫舰的美国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海洋70演习确是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军演习,对北约和美国也确实有一定影响,但远不到让它们震慑、恐惧的程度。 最后,附一张此时的苏联海军舰船图。

上图第一列为载机巡洋舰和巡洋舰,第二列为装备有导弹的驱逐舰,第三列为其他驱逐舰,第四五列为护卫舰。

下面附一张2023 CHN海军图:

1970年历史节点海军对比——1970意大利篇:

意大利的地缘环境特殊,因此建军思路独特,在铁甲舰时代搞出了超大口径超重装甲的产品,战列舰时代也喜欢以嗑药来换火炮性能。二战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意大利逐渐成为欧洲最有武德的国家,而在冷战期间意大利更是对峙一线,因此建军更加积极。

此时意大利海军共有3艘载机巡洋舰,1艘导弹巡洋舰,11艘驱逐舰和21艘护卫舰,规模比法国海军还要小一点。

载机巡洋舰

安德烈亚·多利亚级

由于处在地中海,又是冷战前沿,所以意大利也有很重的反潜压力,为此与法、苏、日一样选择建造了载机巡洋舰,安德烈亚·多利亚级就是最早的相关产物。本级共2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6500吨, 装备有8门单管76mm主炮, 1套双臂MK10发射系统、用于发射小猎犬(备弹40枚), 2座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 有直升机甲板和机库、载机4架;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1节。 相比法日的同类产品,安德烈亚级携带了区域防空导弹,是较为奇特的。

维托里奥·维内托级

维托里奥级就是安德烈亚级的放大版,所以两者也没多大区别。本级单舰成级。

其满载排水量8850吨,

装备有8门单管76mm主炮,

1套双臂MK10发射系统、用于发射小猎犬和阿斯洛克(备弹60枚),

2座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

有直升机甲板和机库、载机6架;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0.5节。

虽然整体没变,但维托里奥的MK10系统备弹更多,因此加入了共架发射的阿斯洛克,同时机库也更大,所以反潜能力显著增强。

巡洋舰

阿尔布鲁奇级

加里波第号是阿尔布鲁奇级的末舰,在二战期间就已入役,战后被保留,并接受了改造,此时已经是导弹巡洋舰。 其满载排水量11735吨, 装备有2座双联装135mm主炮, 8座单管76mm副炮, 1座双臂MK4发射系统、用于发射小猎犬(备弹应该是72枚), 4枚阿尔法弹道导弹, 主装甲带最厚处140mm,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0节。 在改装时,意大利为其安装了四个发射井,原计划搭载美国的北极星,但美国不同意出售,于是意大利又打算自己开发阿尔法装上,但最终貌似也没有实现。

驱逐舰

无畏级

无畏级是意大利战后建造的第二型驱逐舰,也是第一型导弹驱逐舰。与美国的亚当斯级一样,本级设计建造时也是一型纯火炮鱼雷驱逐舰,是猛烈级的改进型。但是开工后就更改设计,作为导弹驱逐舰继续建造。本级共2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3940吨, 装备有1座双联装127mm主炮, 4门单管76mm副炮, 1套单臂MK13发射系统、用于发射鞑靼人(备弹40枚), 2座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 有直升机甲板无机库;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节。 意大利人的76炮狂热早就已经出现,在一个4000吨级的船上就可以装4门,同时还有防空导弹。这可以说是一型非常强大的驱逐舰了。

士兵级

意大利有用兵种命名驱逐舰的传统,此时意大利海军中共有5艘这样命名的驱逐舰,其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3艘弗莱彻级构成的,较新较大,且移交前进行过一些改装;另一类是由1艘本森级和1艘格里夫斯级组成的,较老较小,也没什么改进。

步兵号,注意仅有两门主炮

步兵号,注意红圈内的RUR-4

步兵号,注意RUR-4已拆除,不知是先有后无还是先无后有

工兵号,注意其有4门主炮 弗莱彻版本的士兵级满载排水量2540吨左右, 装备有2门单管127mm主炮(D561步兵号和D560枪兵号)/4门单管127mm主炮(D555工兵号), 2座双联装76mm副炮, 1部RUR-4反潜火箭发射器(仅D561步兵号和D560枪兵号), 2部刺猬弹发射器, 2座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6.5节。 许多弗莱彻级在战后都接受了改装,至少加装了刺猬弹、MK33防空炮和轻型鱼雷,有些改装程度深的还加装了RUR-4。

士兵级早期使用过字母舷号

而本森和格里夫斯版本的士兵级满载排水量1650吨(D553炮兵号)/2540吨(D554飞行员号), 装备有4门单管127mm主炮, 4座双联装、2座单装40mm防空炮, 2座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6部深弹抛射器,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7节(D553炮兵号)/35节(D554飞行员号)。 本森级和格里夫斯级较老,所以美军也没有怎么改装,直到1970年也还是二战驱逐舰的水平。

猛烈级

猛烈级是意大利战后第一型自主建造的驱逐舰,它们是利用二战中开工但未完成的金牌指挥官级驱逐舰舰体续建而来。本级共2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3810吨,

装备有2座双联装127mm主炮,

2座四联装、4座双联装40mm防空炮,

1部三联装梅农反潜迫击炮,

2座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4节。

梅农是一款意大利自己开发的反潜迫击炮,初代版本为三联装,后续的改进版本为单装。其仰角固定为45°,可旋转,通过控制药室阀门的出气量来调整射程,射程在400~900米。其装填全自动,可在70秒内发射21发,至少相比刺猬弹要先进不少,与RUR-4、乌贼以及博福斯的四联迫击炮等属于同类产品。

圣乔治级

圣乔治级配单76炮状态

无76炮的圣乔治级 圣乔治级是由二战中服役的罗马统帅级轻巡改建而来,本级共2艘,全部在役,首舰已被改装为训练舰,但并未拆除武装。 其满载排水量5690吨, 装备有3座双联装127mm主炮, 4座四联装、2座双联装40mm防空炮, 1部三联装梅农反潜迫击炮, 4部深弹抛射器,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39节。 由于是轻巡(实际上是超轻巡)的底子,所以本级排水量大、航速也快。 首舰还有将X炮位主炮换成单76炮,并在两舷加装单76炮的状态,可能是训练舰时的样子。

护卫舰

山地步兵级

本级同样是以兵种来命名,但毕竟是护卫舰而非驱逐舰,而且是新造的,所以不能归为士兵级、与驱逐舰混为一谈,就单独以首舰命名为山地步兵级。本级共2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2700吨, 装备有6门单管76mm主炮, 1部三联装梅农反潜迫击炮, 2座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 有直升机甲板和单机库; 柴燃交替,最大航速29节。 该级的火力十分强大,还可搭载直升机,并且用上了燃气轮机,在1970年可以说很不一般了。

德克里斯托法罗级

德克里斯托法罗级是一型较新的轻护舰,本级共4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940吨, 装备有2门单管76mm主炮, 1部三联装梅农反潜迫击炮, 2座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全柴动力,最大航速23节。 该级吨位不大、武备也不强,但续航比较出彩,可达4900海里,对于地中海里的意大利来说很可观了。

贝加米尼级

米尼级的机库 贝加米尼是很有名的意大利海军舰船名了,该级共4艘,但贝加米尼并不是首舰,只是舷号最小,按服役顺序应叫作路易吉·里佐级(也是知名的名字)。 其满载排水量1550吨, 装备有3门单管76mm主炮, 1部三联装梅农反潜迫击炮, 2座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 有直升机甲板和单机库; 全柴动力,最大航速26节。 该级较德克里斯托法罗级更早,排水量也大了不少,多了一门主炮和直升机搭载能力。其续航更甚,达到了5240海里。

半人马座级

早期的半人马座级,注意其独特的双联装主炮

半人马座级较早,原本是作为护航驱逐舰(DE)建成服役的,早期使用的是D开头的舷号,不过马上就被重新归类为护卫舰了。本级共4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2180吨, 装备有3门单管76mm主炮, 1部三联装梅农反潜迫击炮, 4部深弹抛射器,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蒸汽动力,最大航速26节。 该级在从1966年开始陆续接受了改装,在改装前装备有双76主炮和533鱼雷,其中主炮是上下联装的,十分少见。

毕宿五级

用星名来给舰船命名也是意大利海军的传统,二战时期的雷击舰就是如此。毕宿五级是原美军坎农级DE,转交意大利使用,该级共3艘,全部在役。

在意大利服役的坎农级与原版略有不同,此处以意大利海军版为准。

其满载排水量1800吨,

装备有3门单管76mm主炮,

6门单装40mm防空炮,

18门20mm机炮,

1部刺猬弹发射器

8部深弹抛射器,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全柴动力,最大航速17节。

由于是二战时期的船,所以航速不算高,但排水量倒不小。美军原版坎农级还有鱼雷,但意大利认为已经无用,就拆掉换成了大量高炮。虽然到了70年代一样没用。

信天翁级

76炮时期的信天翁

换装40炮的信天翁 信天翁级与法国的诺曼底人级一样,也是由美国出资建造的。该级共11艘,其中4艘是为丹麦造的、1艘为荷兰造的、2艘为印尼造的,意大利海军自用4艘,全部在役。 其满载排水量950吨, 装备有1座双联装、2座单装40mm机炮, 2座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 2部刺猬弹发射器, 无直升机相关设施; 全柴动力,最大航速20节。 该级原本有两门单76主炮和一部四联装反潜迫击炮,在60年代初的改装中拆掉了。

此时意大利海军水面舰艇的总排水量约为10.5万吨,相比苏联要少不少。 意大利海军中有6艘装备了区域防空导弹的战舰,而且还有1艘装备有弹道导弹的战舰。 3艘载机巡洋舰能提供不差的反潜能力,还有阿斯洛克加持。 驱护舰多没有导弹,不过得益于意大利的高质量OTO炮,火炮火力很强,在地中海里也并不太需要防空导弹。而反潜的能力还是可以的。 意大利海军的护卫舰排水量也多比较小,不过续航力反而比大舰高不少。 在能得到陆基战斗机支援的情况下,意大利海军可以有效在地中海遂行反潜任务;即便没有空中支援,小猎犬和鞑靼人也足以驱离苏联的中继引导机,有基本的自保能力。

临结尾附上一张欧洲列强海外基地驻军图:

有人说:戴高乐大统领治下之法兰西,超级大国实力地位,完整军工产业链、完美工业体系;世界第三极,美苏争着舔!有不同的意见请在下方评论区见,你们最大的鼓励是笔者坚持更新的动力……

五一的巴黎人民热爱工作,是我们学习高产量,更新专栏的榜样!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法国是怎样实现“独立自主,民富国强”的资本主义硬骨头?(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