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苏轼词的评价与北宋其他词人群)

苏轼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对他的评价
黄庭坚: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刘熙载: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太白《忆秦嫉》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后世论词者,或转以东坡为变调,不知晚唐、五代乃变调也。东坡《定风波》云:“尚馀孤瘦雪霜姿。”《荷花媚》云:“天然地, 别是风流标格。”“雪霜姿”,“风流标格”, 学坡词者,便可从此领取。东坡词具神仙出世之姿,方外白玉蟾诸家,惜未诣此。 (《艺概》卷四)
王鹏运:北宋人词……唯苏文忠之清雄,复乎轶尘绝世,令人无从步趋。盖霄壤相悬,宁止才华而已?其性情,其学问,其襟抱,举非恒流所能梦见。词家苏辛并称,其实辛犹人境也,苏其殆仙乎! ( 《半塘遺稿》)
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考点四、晏几道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①晏几道和《小山词》
晏几道,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 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以的重要作家。著有《小山词》一卷,存词260首, 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缤纷多彩的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是小出调的显著特点。语浅情深,是小山词的风格特色。
他的小令词在宋初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晏几道一方面借助对爱情的追求来建立一个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审美的情感世界,以消解现实人生中无法摆脱的孤独苦闷;另一方面,把自己辛酸不平的身世之感曲折地寄托在男女之间的悲欢离合和女性的失意苦闷中,既能一吐为快,又能不获罪于人。
②黄庭坚词雅俗并存,兼学苏柳。沿着苏轼开拓的方向发展,一是抒情自我化,二是使词的题材进一步贴近自我的日常生活,不仅表现在他的词作大多数有题序,用以交代词作所写的具体时、地和日常情事,而且体现在词作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