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瑜伽研究院
似乎一到冬天,总能听到“老寒腿”这个流行热词。常听人说老寒腿比天气预报还准,只要开始隐隐作痛,就是天气要降温或者下雨了。
乍一听,老寒腿应该是老年人才会有的毛病,事实并非如此。据调查,老寒腿已经开始瞄上了年轻人,受时尚追求的影响,厚重臃肿的棉服和秋裤自然被视为时尚杀手,尤其是一些爱在冬天穿裙子、薄袜的年轻女性,腿部长期受冷空气侵袭,容易造成承重关节特别是暴露的膝关节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软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长期以往老寒腿就会找上门来。

老寒腿
“老寒腿”一般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进而引起的关节活动不便、肿胀、疼痛等症状。
为什么膝关节容易受伤?
1.
膝盖周围缺乏肌肉包裹
膝盖在人体的位置是远离心脏的,周围缺乏肌肉包裹,就是所谓的“皮包骨头”。这就使得膝盖成为人体温度较低的部位,关节温度也容易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比较敏感;另一方面,由于人体的所有重量都集中在膝盖上,行动奔跑、爬坡下坎都离不开膝关节的活动,膝关节成了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
2.
膝关节软骨自身的修复能力变差
随着年龄增加,膝关节的活动次数越来越多,而膝关节表面的软骨细胞的增生修复能力却越来越差,再加上温度降低,血管收缩,膝关节的血供更加减少,营养物质缺乏,代谢产物不能被血流带走从而堆积,关节软骨自身的修复能力更差。
当软骨软化,不能有效分散关节表面承受的力量的时候,力量往往集中于一点,刺激软骨下面的骨头,产生疼痛。
3.
“风能量”比较旺盛
秋冬季是身体很容易产生干燥的季节。从阿育吠陀的角度来看,秋季“风能量”比较旺盛,体内环境容易干燥,各关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前面提到膝关节是日常行走、人体诸多活动的承重关节,因此,当温度发生变化,身体内在的血液循环不如平时快时,膝关节就会出现反应。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针对膝关节做好养护,使其强健和灵活。
如何养护膝关节?
1.
要注重对膝盖的保暖。
2.
要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其实很多膝软骨在刚出生的时候,寿命都很充足的,由于日常的不良习惯让一些膝软骨早早夭折。例如肥胖,体重每增加1KG,走路时膝盖承受重量 + 3 KG;跑步时膝盖承受重量+ 10 KG。例如久坐,久坐不动会降低关节滑囊的营养传递,让软骨饿死。因此,日常生活要注意控住体重和减少久坐。

3.
要适当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加快腿部新陈代谢,使膝关节软骨细胞代谢废物加快排出。推荐多做一些柔和的运动活动膝关节。
要达到强壮膝关节,就要保持膝关节周围的肌群和韧带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血液循环良好。而一些调整大腿肌群的练习,都会对膝关节的强健有帮助。例如幻椅式、船式、蝗虫式等。
以幻椅式为例,这个体式能强化大腿肌肉,稳固双膝,让脚踝强壮和柔软。
扭转三角式1.jpg
扭转三角式2.jpg
→习练技巧:
山式站立开始,双脚与髋同宽,脚趾指向前方;
同时收紧腹部肌肉和背部肌肉,使你的脊柱像是一个独立的整体进入体式;
通过收缩臀肌群,点燃外臀,通过双腿创造稳定性,与臀部接合;
不要改变脊柱的位置,双臂举过头顶,深深地坐在一个想象中的椅子中;
坐在尽可能远的地方,将臀部作为上半身的支撑;
在你保持核心稳定力的时候,用胸腔呼吸;
做幻椅式可以多做几轮,但保持时间不能过长。
另外,大部分的站立体式对强健下肢、强壮膝关节也有帮助,要注意在站立体式中保持膝关节的延展和调整正位。如战士系列、三角式、扭转三角式等。
以扭转三角式为例。坚持在日常三角式习练中加入扭转三角式,可以微调膝盖的内外平衡,实现股骨与胫骨的精准正位,提升维持膝关节正常工作的组织的整体健康。
幻椅式1.jpg
幻椅式2.jpg

→习练技巧:
从山式开始,左脚向后跨两三步,做战士Ⅰ式,左脚保持30度,右脚脚趾向瑜伽垫方向;
吸气时伸长脊柱,身体前倾,左手放在右脚外侧地面上。如果手够不到地面用瑜伽砖支撑;
移动右髋向前向下,左髋向后向上,双脚均匀受力压向地面,然后开始将更多重量转移到左手;
伸展右臂向上指向天花板,展开胸腔和躯干。保持胸部提升、脊柱与地面水平、双腿用力;
左手压向地面,右手向上努力伸展,向上看右手,头与脊柱在一条线上,保持躯干的长度。保持几个呼吸后换另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