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科普 | 久坐、"低头族"如何摆脱上交叉综合征(圆肩驼背头前引)
由于当代社会节奏逐步加快,办公室一族占比提高,工作压力大,运动缺失。长期久坐低头伏案,姿势上很难维持正常的体态。
头向前伸,双臂处于内旋位,久而久之导致颈部、胸部、肩部等肌肉紧张疲劳。以至于长期力线偏移、让本来对称存在的肌肉结构渐渐产生不平衡,导致颈椎、胸椎生理曲度变化。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圆肩、驼背、颈椎病等办公室疾病;以及头痛、头晕、肩颈不适、手臂手指麻木、腰背酸痛、胸闷气短等一系列症状。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症
上交叉综合症(UCS)一词,最初由弗拉基米尔.扬达博士提出,指代上肢动作模式异常综合症。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伏案工作的姿势,躯干向前卷曲,颈椎前伸,肩锁关节处于内旋前伸的姿态,躯干前侧的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缩短的状态,特别是胸小肌、斜方肌、肩胛提肌,这几块肌肉过度紧张,背部拮抗肌群被动拉长,导致出现了圆肩、驼背、探颈的体态问题。

至于为何叫做上交叉综合症,下图就可以很好的解释,前后侧肌肉力量失衡,同时这些紧张缩短的肌肉和被动拉长的无力肌肉进行连线时,从矢状面形成了一个“X“型交叉。

紧张的肌肉:
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胸大肌、胸小肌等。
无力的肌肉:
深层颈屈肌、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前锯肌、肩袖肌群、大圆肌、小圆肌、菱形肌等。
上交叉综合症的危害
上交叉综合症最常见症状有:颈肩部紧张性的酸痛,手臂窜麻痛,颈椎不适、头痛、头晕、胸闷等。
1、上交叉综合征会导致胸肩呈前屈的状态,形成圆肩驼背。从外观上来看,缺乏气质,没有朝气.
2、由于颈前部以及胸前侧肌肉过度紧张,极易导致颈、肩、背部肌肉酸痛,也会出现胸骨周围的疼痛。
3、长期头前引,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小或者变直,进而发展为椎间孔狭窄,较为严重时会刺激到神经,导致手臂至手指出现窜麻或者疼痛。如果椎动脉受到影响,还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恶心、头疼等症状。
上交叉综合症的矫正
纠正上交叉综合症的基本逻辑就是将紧张缩短的肌肉进行放松,将无力的肌肉进行激活、强化,肌力形成对称。
动作一:斜方肌拉伸
坐立位下,一手自然放在臀部下方压实,固定侧肩部主动做沉肩动作,保持放松。对侧手从头上方环绕至对侧耳朵,保持接触耳朵,将颈椎向对侧拉伸,感受肩膀上部的拉伸感,拉伸的过程要慢,逐渐增加拉伸幅度。

动作二:胸大肌拉伸
找一面墙壁,将小臂贴于墙面,大臂抬高略低于肩关节,感受胸大肌完全伸展,如果你想有针对性地拉伸上/下胸,那么大臂相应位置低/高位一些,主动外旋大臂,这种肩外旋的状态可以更好的帮助拉伸到胸小肌。身体呈弓箭步,身体向前向对侧旋转。注意核心需要保持收紧,头也可以转向对侧,加深臂前链的拉伸。
动作三:拉伸斜角肌
将头部置于中立位,手臂环过头顶按住对侧耳朵,先做头颈侧屈,感受颈部侧面的拉伸感,在侧屈的基础上向屈曲同侧转动头部(拉伸后斜角肌),向对侧转动头部(拉伸前斜角肌),注意拉伸动作一定要轻柔,防止受伤。

动作四:深层颈曲肌训练
俯卧在床面上,头颈部离开床面,将头部维持在中立位,感受颈椎发力,注意这个动作一定要将头部摆在中立位置。

动作五:上背部肌群训练
俯卧在床面,上胸部离开床面,将头部维持在中立位,手臂形成W型,虎口指向正上方,感受上背部收紧发力,特别是手腕处努力向上抬起,手肘向下旋转。注意,躯干不要抬离过多,防止腰部代偿。

好啦,本期的内容分享到这里了,大家有任何疼痛方面问题,都可以咨询客服,由专业康复师为您一对一进行康复指导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