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者,一也
昨天选修课的期末考试,是一个观点的论述的论述,在答题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很难再去虚与委蛇地迎合这个世界,而是真切的表达内心的感受,或许这就是大道的感召吧。 愿有缘人得见。 以下是原文(文笔略显稚嫩) 题目:以什么样的立场人能够面对暴力 我的作答: 有坚心,合于道 ,则无不利 暴力一词,此处我并不想单纯的理解为人类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武力言语等一系列最先能让人想到的概念,人生于天地之间,与宇宙万物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夏日毒辣的烈日,夜间耳边纷扰不休的蚊虫,更不必谈天公不作美时的地震、洪水、雷电、疾风。总而言之,一切让人的身心遭受烦恼苦闷的,都可以称得上是暴力。 人一生所求,不过身心安宁。人们常常忽略了心灵安顿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反而把一切归因于物质,谬哉!人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着来自外部的暴力,更多的时候受到内心来自自我的苛责。这一切在佛家的观点中被称为苦难。人,是如此的脆弱,又如此的坚韧。而如何去面对这些来自内部与外部的暴力,唯有坚心,唯有合于道。 坚心,即为慎重如始的毅力,一往无前的坚守与执着。正如《孟子》中所讲的孟子对于浩然之气的理解:“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坚心,在自然界的表现为不可逆转的万物运行规律;人于天地之间,亦当以此为鉴,让坚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有所坚守,并且始终不动摇。 道,即为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道,也蕴藏于万物的天性禀赋之中。譬如星系运行,彗星周期性运转,同一星系内不同行星的分离与相遇,乃至大陆板块的漂移,都在冥冥之中诉说着同一种规律。在人类社会中,此类现象更是有趣,历史不断的重演,在不同的时刻披着不同的外衣,一遍又一遍的展示着相同的内核。这是巧合?抑或是一种必然? 该如何合于道?我认为,这意味着学习天地万物的禀性,认清自然万物的规律,并且让自己的行为与之一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以其广博,地以其浑厚,泽被天下万物。合于天地万物,合于道,便是人最为坚不可摧的立场。 面对外部暴力,人在与之博弈的千百年间积累的智慧足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与之抗衡。而内心的暴力,人在多数时刻却无法应对,深受其苦。这一点,我思虑良久,暂无所得。或许每个人都会在生命的终结之处交出属于自己的一份答卷,一份关于如何平和内心所受的暴力、获得安宁自在的答卷。 时空流转,因缘际会。不同的背景,构成不同的画卷,也让这个人世间更加的多彩。就事实而言,人在面对暴力时的立场,取决于当时当刻的内心。有太多的事情无法用理性、客观这样的视角去解释,旁观者更是难以理解,但是那一刻的选择,或许就是“我”的显现,抓住了这样的时刻,也就抓住了“我”。人同万物一样,也是道的一部分,抓住了“我”,也便了解了“道”。或许从此生命中将感受到更深层次的联结,即人终将归于天地大道,归于道之本源,这段独特的生命体验也有了更为广阔的意义。 人莫忘本,安住当下,遵从内心,这便是最好的立场,最好的人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