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粤绣:发展历史

2023-07-22 11:05 作者:四大名绣非遗传承  | 我要投稿

       

        粤绣,是广州刺绣(广绣)和潮州刺绣(潮绣)的总称,为四大名绣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绣是广东地区的代表性刺绣,从风格到创作都充满岭南地域特色,注重技艺与材料融合。

        粤地刺绣起源很早,上溯何时暂无定论,但据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文物考古推测,至迟在西汉年间可能就有居住在岭南的刺绣艺人了。

        至唐代,据《杜阳杂编》记载,粤地已有了被顺宗皇帝谓之“神姑”的 刺绣名家卢眉娘,其“幼而慧悟,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绣《法华经》七卷”的精湛技艺。

        明代正德年间,粤绣由欧洲商舶出口到外国并成为宫廷、皇室同贵族们宠爱的服饰品。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成立英国刺绣同业公会,英王查理一世继位,英伦三岛倡导传播粤绣艺术,因此粤绣也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给西方的礼物”。

        清代乾隆年间,第一个粤绣行业组织“粤绣行”在广州成立,当时从事刺绣的艺人众多,使粤绣在工艺和针法上不断发展和提高。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朝廷诏令西方商舶只限进入广州港,促进了粤绣的发展,使粤绣名扬国外。

        在“一口通商”的十三行时期,出口的瓷器、茶叶、牙雕、通草画、粤绣等等,深受欧洲王室贵族欢迎。而西洋画的传播,又影响到通草画和粤绣的创作。

        粤绣经历千年漫长的传承、探索、吸纳、创新,发展到今天,形成了宽广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的独特艺术形式。2006年,广东粤绣正式进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国广绣缠枝莲纹褂裙(现藏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粤绣:发展历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