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满争议的案例,让我想起陈果与刘瑜,你会这么教育孩子吗
教育专家讲了一个教育案例:两个小男孩犯了错,老师让他们蒙着眼睛挨板子,但他们都没有感觉到板子打在自己身上,因此深深地内疚于对方在替自己受罚,当蒙眼布取下来那一刻,他们发现老师并没有打任何一个,这使得他们愧疚不已。
有人说这才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教化,惩戒如果触及不到心灵,还是别惩戒为好。
这个典型的教育案例,包含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原理,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然而却经不起推敲与实践,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新高考前沿”细细分说!

一、教育真有这么容易?
①孩子怎么会听不见打手板的声音?
这个案例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想象,孩子没有感受到板子打在自己身上,但是他们的耳朵难道听不见?
②孩子的内心会不会因为板子落在别人身上内疚?
我们再退一步,假设孩子听见了板子的声音,那么孩子会不会因为打在别人身上而内疚?这只是一种猜测,而现实会不会是孩子因为自己没有受到惩罚而高兴,甚至心里偷着乐,想着果然是对方的错。
③布取下来,老师谁也没惩罚,孩子会愧疚?
孩子因为老师没有惩罚而愧疚,这是最理想化的情况,才能出现的教育效果,现实中孩子哪里会那么容易愧疚?
如果教育这么容易,那么天底下就不会有屡教不改的孩子。

二、教育有时仅仅是感动自己
“新高考前沿”根据一线的教育教学经验,认为这两个犯错的孩子只会觉得老师莫名其妙,会感觉自己犯的错根本没什么,因为你看,老师并没有惩罚我们!
教育有很多时候,是老师感动了自己,而学生却不为所动,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教育案例。
一次阶段考试,一个孩子用手机作弊,我悄悄地收了他的手机,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考完之后,我把他叫到角落,深沉地对他说:“学习要靠自己,容不得半点虚假!”

然后我把手机递给他,拍了拍孩子的肩膀进行鼓励,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当时感觉自己的教育手段,真的是春风化雨,我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觉得孩子一定受到了巨大的教育,会自责愧疚深刻反思,他会感谢老师的宽容与爱!
然而现实却狠狠地打了我的脸,下一场考试这个孩子继续拿出我还给他的手机作弊……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好傻!

三、教育有些鸡汤真的很咸
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始这个教育案例,一线老师才会知道其中的滋味,这不过是站在那里说心灵鸡汤,不怕腰疼罢了!
我们希望教育最理想的模样就是如此,但切不可把这就当作真理,用来要求一线老师,指导一线老师如此作为!
鸡汤可以有,这一点“新高考前沿”并不反对,比如曾经大红大紫的复旦大学网红老师陈果,她的鸡汤曾经让无数学子追捧!

然而一些鸡汤真的很“咸”,就如一戳就破的泡沫,人们很快发现这些理想化的东西,根本经不起实践的考验,所以陈果有如流星划过,很快跌落尘埃。
前不久宣称自己孩子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的清华大学教授刘瑜,我们对于她的演讲也是听听就行了,如果信以为真,那么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底层打拼,而刘瑜的女儿却会在清华大学的圈子里成为一个普通人。
目前教育上很可悲的一种现象就是一些与一线脱节的专家,却在对一线老师指手画脚,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鸡汤,让人觉得太“咸”,难以下咽。

四、你会这么教育孩子吗?
一些教育“专家”凭着理想化编出来的故事,受到大众的追捧,他们脱离了一线太久,这种“空中楼阁”式的理论与想法,对于不了解一线现状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他们听了会信以为真!
而这就苦了一线老师,因为你若按照这些理论去指导自己,会发现自己进了坑,而若你不这么去做,会引起社会的质疑。
教育是一件踏踏实实才能做好的事,让这些“咸鸡汤”少一些吧!这个充满争议不接地气的教育案例,让我想起陈果与刘瑜,你会这么教育孩子吗?
本文原创作者:新高考前沿,感谢您的关注。
一切新高考最新资讯,尽在新高考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