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清计划中的殖民地?!
随着巴西领导人卢拉的访华,我们印象中只有足球、桑巴、狂欢节的国家,这两天开始被反复提及。看起来老先生为了促成两国合作,也真是豁得出去了。

不过历史上,中国和巴西的联系,其实自古就有。我们对这个南美最大国家的认识,并不算很晚。
维新派的康有为,甚至提出过“殖民巴西”这样的构想!没错,大清这会自己都朝不保夕了,还想着扩充殖民地。
“自古以来”巴西就是......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我们就知道地球另一边有个叫“伯西儿”的国家。这个“伯西儿”一听就巴西的音译,和现在英语、拉丁语里的巴西一词都很像。
而在我们《国家宝藏》栏目里出现的“坤舆万国全图”上,甚至还有详细资料。

“天气融和,人寿长,无疾病。他方病不能疗者,至此即瘳。地甚肥饶,江河为天下最大。有大山界白露者,甚高,飞鸟莫能过。产白糖最多。嘉木种种不一,苏木更多,亦称苏木国。”
简单几句,将巴西的地理、气候、特产,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此外,还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发现。
“一兽名懒面,甚猛,爪如人指,鬃如马,腹垂著地,不能行,尽一月不逾百步。喜食树叶,缘树取之,亦须两日,下树亦然。无法可使速。”
这不就是我们熟人,树懒“闪电”嘛!

而大名鼎鼎的亚马逊河,自然也不会漏下。
“有大河名阿勒恋亦名马良温河,身曲折三万里未得其源两河俱为天下第一。”
发现没有,在明朝时我们就知道亚马逊河是世界第一大河了!
皇上,太子在巴西造反啦!
1810年,葡属巴西殖民当局就曾多次在广东、福建招募中国人去巴西种植园充当劳力。
据史料记载,1812年,一艘来自澳门的帆船带着来自中国茶农抵达里约热内卢,成为首批有据可查抵达巴西的华人移民。
但中国移民绝对想不到,会在这里见证一场好戏....

让我们把时间往前拨一点,1807年拿破仑战争闹到了葡萄牙。
葡萄牙王室果断“南狩”跑路到殖民地巴西,“与当地百姓同乐”去了。

好不容易熬到1814年拿破仑战败,若昂六世觉得自己又行了,于是大家收拾细软就要回欧洲。
结果船还没靠岸,惊天噩耗传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又逃出来了!
全船人慌忙调头,不仅连“赢得仓皇北顾”都没算上,反而干脆把里约热内卢当成里斯本来经营了。毕竟这山清水秀,又没有欧洲强敌环伺,有道是——“暖风熏得若昂醉,只把卢州当本州”。

巴西的日子越过越滋润,若昂六世也有点“此间乐,不思里斯本”的意思。
但虽然法国人打不过来,追求自由的精神可顺着大西洋飘来了!一时间,巴西当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老乡们拿起枪杆子就找上门了。
“咱巴西不养闲人!皇上,您还是回欧洲吧!”
正乱成一团的时候,若昂六世的儿子,佩德罗一世站了出来,上来就语出惊人。
“我跟我爹划清界限了!”
不仅如此,他还挥剑向伊水(伊皮兰加河)起誓“不独立,毋宁死!”,还创作了巴西第一首国歌《啊祖国,啊皇帝,啊人民》,并当众亲自演唱。
淳朴的巴西老乡哪见过这场面,纷纷激动的落泪,从此俺们就跟您混了!

应该说南美老乡们还是没见识过欧洲的人心险恶!
其实这出苦情戏,是若昂六世和儿子唱的双簧!
老若昂想得的很好,自己带着政府班子回里斯本,临走前让儿子故意跟自己唱对台戏,赢得群众信任。到时哪怕自己回了欧洲,他当儿子的还能不听老子的话?最后还是自己获利!
但关键的关键,他忘了一句名言:“情场面前无父子!”。
1822年初老若昂还夸儿子戏演得好,盘算着怎么窃取革命果实;10月份儿子自立为王的喜帖就送进宫来了!而且为表现自己独立,佩德罗连加冕王冠上的宝石都没用欧洲的钻石,而用的巴西特产蓝碧玺!
敢情自己瞎忙活,最后给这小子做了嫁衣!
大清虽然low,但它想得美啊
所以最早到达巴西这批华人,不知不觉就看了一场皇家闹剧。
可日子总要过的,所以华人也是看看乐子,谁当皇上无所谓。
就这么又过了几十年,中间也断断续续有华人来到这。到了1881年,清政府与巴西签定了《通商友好条约》。其中有专门条款,让华人更方便正规的前往巴西。

不得不说大清的4亿人口,确实给了巴西足够的封建震撼。
1893年,巴西干脆派公使给清朝上书,请大清给出政策支持,派出大量华人前往巴西。
“因本国财用尽在农田,愿请中朝允准华民前来巴西务农力田,以开利源,应听华官稽查照料,以归委协。并请酌定办法优待保护,使其得获一切权利。”
这个建议得到了维新派大臣们的强烈支持,康有为对此更是上书皇帝,希望能得到支持。
他的逻辑很简单,大清现在有4亿人口,但大部分百姓日子过的都不好。与其让他们留在大清,成为潜在的造反份子。不如送到地球另一端,垦荒种地安居乐业,将来还能有一笔外汇收入。
而且等我大清恢复元气,这块地方已经遍布华人,到时就能像西方列强在北美一样,殖民巴西让它成为中国的殖民地!

作为维新派的代表,康有为也不是嘴上说说,他还真去了巴西做了实地考察。甚至直接在当地购买了庄园和田产,进行了初步投资。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康南海自编年谱》里这样记载:
“中国人满久矣,美及澳洲皆禁吾民往,又乱离迫至,遍考大地,可以殖吾民者,惟巴西经纬度与吾近,地域数千里,亚马孙河贯之,肥饶衍沃,人民八百万,若迁吾民往,可以为新中国。”
更巧合的是,康有为1888年就有这个想法,正琢磨怎么骗巴西上当时,人家5年后居然主动来邀请大清了!
不过看到现在的巴西有那么多日本混血,我们就知道大清又一次错过了机会,而且又是转手给了当时的竞争对手小日子。

毕竟满清的格局就那么大,又是担心华人在那里犯罪牵扯相互的治外法权,又是觉得巴西心怀鬼胎,将来指不定要在哪里坑我大清。加上光绪、慈禧、维新派、守旧派的内部斗争,连李鸿章这样的洋务派都虚与委蛇,最终双方也没能达成共识。
所以想要促成两国真诚的合作,还是得依靠强大的国力和开阔的视野。不然再精妙的外交手段和规划,哪怕对方配合你,一样是把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