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带背丨第四期:中国美术史山水画发展-清朝速背!

柠宝们 你们好啊
我是含有
满满美术维C
可以提高你考研免疫力的
青柠学姐
我相信
看我文章的你
没有道理不上岸!
😎😎😎

❤️柠宝们,中国美术史-山水画带背又来咯,今天我们从清朝时期讲起~
七、清朝
✅清初“四王”一派的画家多信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对古人的师承不遗余力,苦心精研宋元!
所谓南宗大家名迹,致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尤其崇拜“元四家”。他们十分看重笔墨,大多以古人丘壑搬前挪后,构成一种元人已达到的理想境界, 表现平静安闲的情感状态,体现所谓“士气”与“书卷气”,但较少观察自然,描写具体感受。
1️⃣王时敏:早年作品仿黄公望而颇有董其昌笔意,中年开始形成个人面貌,晚年画风形成了苍润古澹、松灵秀雅的风貌,代表作品:松风叠嶂图

松风叠嶂图
2️⃣王原祁:山水直接渊源于祖父而面貌更强烈 ,笔墨气味亦更醇厚,取得了“熟不甜 , 生不涩 , 淡而厚 , 实而清”的效果,代表作品:《山中早春图》,其画风,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文人山水画家,而且多少左右了宫廷山水画风,追随者众多, 形成了以王原祁为旗帜的娄东派。
3️⃣王鉴:在画法面貌上兼及水墨 、浅绛及青绿山水,形成了笔法遒美、墨韵润泽 、气格清苍、沉雄古逸的体貌,代表作品:山水清音图册

山水清音图册
4️⃣王翚 hui:善于囊括古来各家各派传统, 并不限于董其昌划定的南宗范围,也注重观察自然,因此能将笔墨的精能与丘壑的真实生动融为一体,达到夺抉造化之神髓、重开古人之生面的效果,形成虞山派。代表作品:《溪山红树图》
✅“清初四僧”
指清初画坛上四位僧人: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和弘仁 。他们是有很强反清意识的遗民画家,绘画带有深挚的感情色彩和强烈的个性化特征。
🧡总体特征: 四僧所继承的传统仍属于文人画系统。他们十分重视感受生活 ,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 ,不限于临摹 ,不限于挪用古法 ,突破了 “四王”派所表现的情感内容。 主要以主客观结合 、“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程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密切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 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以及近代的吴昌硕 、齐白石等画家有较大的影响。

✅金陵八家
八家即龚贤、樊圻 、高岑、邹喆 、吴宏、叶欣 、胡慥和谢荪,
多是有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是清初画坛上独立于“四王”正统画派之外的一个独立创作群 体 。后世称之为“金陵八家”。在创作技法和创作理念上较之前代有着很大的突破 ,形成了崭新的风貌。
🧡画面效果:他们的画面中所呈现出的静美之韵和自然生气正是所为“遗民”的思想感情和集中体现。一改自明末以来的陈腐习气 ,又展现了生气勃勃的生命力 ,对后世的创作影响深远,丰富了中国绘画史。
✅“扬州八怪”(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并不专指某八个人,实际上是泛指代表扬州画坛新风的一批画家。 他们主要有三类: 一是丢官后到扬州卖画的文人 ,如郑燮xie、李鱓shan与李方膺ying;二是一生布衣的文人画家 , 如金农、高翔和汪士慎;三是有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 , 如黄慎 、罗聘和华喦 (yan) 。
他们在石涛以及另一些清初富于创新精神画家画风的影响下,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 ,尤其是花鸟写意画。 因为他们的画风不是统治者标榜的正宗 ,所以被称之为怪。他们在商品社会的生存竞争中, 恪守文人的文化情操和文人画的传统。 以梅、兰、竹、菊、松、石等为主要描绘对象。除了表现诸如清高、孤傲、绝俗等思想外,还通过题诗写文,赋予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宫廷提倡的正宗保守艺术的羁绊,或多或少地摆脱了贵逸平和的“士气”与“书卷气”形成反映时代变化的新风貌,发展了写意画。

💬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