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摘录11-五丈原
十五、悲喜交加五丈原
褒斜道
南端离南阳和沔阳很近,道中虽然需要修筑大量的栈道廊阁,但有褒水和斜水可利用;北端箕谷、斜谷出口,位于陈仓和长安之间的渭河盆地,东据长安不过两百里,北向祁山不过几十里,又有渭水连通。
若能站稳脚跟,将会对曹魏防线造成巨大威胁。所以赵云从这里出兵时,曹真才会误判成主攻方向。
这次,诸葛亮放弃了先前孜孜不倦进行着的陇西经营,决定直入关中。也许他觉得上一次蜀军表现优良,已经具备了正面对敌作战的信心,也许他对自己的命运有时不我待之感。也许,与司马懿有关。
自上次祁山大战后,司马懿在关中向西扩建了成国渠,筑了临晋陂,还从冀州调遣了大量农民去上邽屯田,还在京兆、天水、南安等地建兵工厂。
建兴十二年春,蜀汉军团踏过褒斜道,穿过斜谷,进入关中腹地。
司马懿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五丈原
背靠秦岭,东武功,西陈仓,北岐山。
武功县
西扶风、北乾县、南周至,距离西安只有140里。
若诸葛亮出斜谷后东进,贴着秦岭和渭水杀至武功,蜀汉兵峰直指长安,这在政治上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司马懿将被迫放弃死守战略,与诸葛亮决战。
关中平原在五丈原一带的南北宽度只有二十多公里。诸葛亮以五丈原为基地,只要北上攻取岐山,就等于把关中盆地拦腰截断,无论是 关陇道还是陈仓狭道都没用了,曹魏的西北防线会被切成陇西、陈仓、关中东部三块。届时,诸葛亮可以切断分割,从容消化。
郭淮也是这样预料的。
司马懿不怕对峙,就怕决战。所以当他听说诸葛亮去了五丈原,非常高兴。
蜀兵出斜谷,驻扎五丈原,又占领了附近的良田兰坑。发兵攻北山,不得,退回五丈原。魏军从东、西、北包围了诸葛亮,却没动手。诸葛亮在五丈原种地屯田。
五月,孙权、陆逊、孙韶攻合肥、襄阳、广陵三处要害。
魏明帝不让司马懿退,自己带人南下救援,结果孙权七月在合肥城下大败而归,伐魏草草收场。
只要在魏明帝回军之前干掉司马懿,蜀军还是有胜机。于是诸葛亮开始挑衅。
……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表现很差,用兵谨慎呆板,要么被司马懿牵着走,要么等着孙权配合。自己的命运完全交付于他人。
我宁愿把这种失常理解为诸葛亮已经身患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