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干货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硕801上岸经验分享
一、自我介绍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2023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全日制的小糖学姐,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分享考研经验。学海无涯,心存高远。选择考研,主要是觉得自己本科时学到的知识有限,如果出去工作,估计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同时,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只有提升自己的学历,才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所以伴随着兴趣和现实社会的需要,我选择了考研。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本科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学四年一直成绩还可以。如今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读研也是为了提升个人专业知识,以便日后谋求更好的发展,所以我踏上了半年多的考研路。
接下来是我的上岸成绩,我的初试分数是396分,2022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一共有109名同学进入复试。我的成绩是第九名,最后顺利上岸。

二、院校专业考情
1、学校介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CUIT),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都,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
2、专业概况
专业代码:070801
专业科目:大气科学
考试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 801 天气学
学制:3年
学费:2.4万
3、考试大纲及科目
考试科目《天气学》共包含5个部分内容:“大气运动基本特征”和“气团与锋”(约15%),“气旋与反气旋”和“大气环流”(约25%),“天气形势及天气要素预报”和“寒潮天气过程”(约20%),“大型降水天气过程”和“对流性天气过程”(约25%),“低纬度与高原环流系统”和“东亚季风环流”(约15%)。考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名称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政治分数拉不开很大的差距,真正能拉开差距的是专业课,许多最后上岸的考生就是因为专业课更具有优势而拉开了差距。
三、初试备考经验
1、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1)基础阶段(决定考研-6月份)
这个阶段,熟悉专业课书本,熟悉考点内容
(2)强化阶段复习(7月-9月)
掌握考点、重点,进行第一轮背诵。
(3)巩固提升阶段(10月-11月中旬)
这个阶段开始第二、三论背诵,充分掌握知识点、考点、重难点,并进行真题训练,掌握答题思路,学会答题模板。
(4)考前冲刺阶段(11月中旬-考前)
这一阶段,进行第四、五轮背诵,对教材重点、知识点充分掌握,最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心态的调整,利用真题继续查漏补缺,切记每一个真题都要掌握。注意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最好的状态,全力以赴,不辜负自己。
2、专业课备考建议
天气学(专业课)
材料:真题,《天气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朱乾根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7年
基础学习阶段(决定考研—6月)这个阶段,熟悉书本,熟悉考点内容
强化阶段复习(7—9月)填充重点知识,包括一些小的细节;保持练习
巩固提升阶段(10月-11月中上旬)这个阶段开始真题训练,掌握答题思路,学会答题模板。每天要做的事情:做真题,背真题,复习笔记
考前冲刺阶段(11月中下旬-考前)最后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心态的调整,利用真题继续查漏补缺,训练答题速度。注意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最好的状态,全力以赴,不辜负自己。
3、公共课备考建议
(1)政治
我是从七月份开始的,跟着徐涛老师过了一遍书,练了练肖八选择题。肖八我练了两遍,之后冲刺阶段就看了腿姐的技巧班。后期刷题我主要是用小程序,方便高效。最后阶段就是背诵肖四,我全都背下来了,还背了腿姐的押题。对于政治的目标其实不用定的目标太高,只要确保它一定要过单科线,不然你就算总分考再高,也无济于事。
(2)英语
从寒假开始我就一直坚持每天背单词,用不背app,因为背的速度快,而且还有例句。我一天背的加上复习的单词基本上是四五百个。另外,我会准备一些笔记本记录好的翻译,主要是文学和政经两类。张培基散文我每天最少会看一篇,政经主要是看中国日报,笔记主要是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平时没事就看看。还要积累百科作文素材,主要是用公众号(作文纸条),里面不仅有名言,还有相关使用情境。
(3)数学
高数跟着张宇,做张宇十八讲,1800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汤家风真题,张宇四、八套卷。7-8月底,开始看李永乐线代的强化课,做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然后听张宇的强化课,做张宇十八讲、1800题和强化课上的题。9-10月底:强化课完了之后,开始做真题卷子,每天一套,然后总结。11-考前:查漏补缺。做真题卷、模拟卷,反思总结,做了题之后对应着去复习知识点。
4、备考建议
请跟着自己的节奏,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不要和他人攀比进度,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层度才最重要。
5、参考书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朱乾根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7年
四、复试相关内容
1、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1日
复试分数线公布:3月21日
复试名单公布:3月22日
进行线下复试:4月4日-4月6日
录取名单公布:4月28日
2、复试形式内容
复试形式:2023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线下复试
复试内容:笔试包括专业课笔试和跨专业同等学历加试两个环节。
1)笔试:考试方式:闭卷,满分100分,时间为2小时。考试科目为汉英翻译概论,主要内容为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推导题、证明题和论述题。
2)面试:包括自我介绍+老师提问。
3、成绩构成
(1)综合成绩构成与比例综合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综合成绩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初试成绩、复试综合成绩按照70%、30%加权平均。综合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综合成绩*30%
(2)复试综合成绩构成与比例:复试综合成绩由笔试和面试成绩构成,各占50%,面试成绩由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语言表达及应变三个部分组成。(复试综合成绩=笔试*50%+面试*50%)
4、复试具体流程

5、复试准备经验
1.3–2.26:开始学习专业课,如果是跨考生,需要早点开始,如果是相关专业考生,就回顾知识点就可以啦!由于官网一直未公布复试形式,受诸方面影响,这段时间一直在进行线下考试准备。此阶段主要是对大气科学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不懂的专业课问题,及时寻求硕小牛里学长学姐的帮助。在此期间开始收集面试可能提出的问题。
2.27–3.20:复试学习的关键时期,需要对知识点进行重点理解及记忆。反复过教材和复习讲义各部分的重点、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掌握难点,以防考试中出现的个别难题。同时,再次复习复试历年真题,对知识体系进行总结概括,做到常见的专业名词能够快速进行解释。
复试前一周:将知识点从头到尾的快速过一遍,对前面整理的知识大纲进行复盘,形成系统的知识导图,对一些章节进行联系记忆,以便回答时不至于结巴。对重点难点高频考点进行圈画,做好标记。最重要的是要模拟面试。
五、学姐寄语
给自己信心,你远比想象中优秀。因为不想看到期待的目光暗淡,所以还要再撑一会。如果你开始努力,最坏的情况不过是大器晚成。真没什么熬不过去的,抬头看啊,那片星空为你而亮。希望我们都在各自的未来里闪闪发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