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的西游(第一回)
受B站UP主渤海小吏以及阿粥粥阿粥的影响,决定重新看一遍《西游记》,顺带记录一下自己的看书过程中的各种想法以及观点,供以后参考。
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
花果山环境: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石猿称王,是不受礼数所约束,但是任然要求旁人遵守儒家思想)。有诗为证,诗曰: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配丹成,金丹(第二回)?另外是借他名姓成丹,石猴只是成丹的工具?)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从林间嬉戏一石猿,到洞中称我美猴王,再到求生怕死求道者。帝王后期都迷恋长生;通背猿为什么知道的那么清楚?)
伏笔: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道教中指得道)。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嘲笑世人庸碌为名利,自己又何尝不是执迷于求索长生,不过追寻的东西不一样,但是本质不是一样的么?)(还有最后取得真经时,如来处的等级制度以及索要人事供子孙享用,而且传经不就是为了扬名嘛?讽刺意味十足)正是那: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樵夫可能不简单,与须菩提祖师相邻。为何不帮助樵夫一家,难道故意让樵夫等在这里指引石猿,或者樵夫本人就是神仙变化?
那童子出得门来,高叫道:“甚么人在此搔扰?”猴王扑的跳下树来,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扰。”仙童笑道:“你是个访道的么?”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进来。”(石猴很礼貌,前倨后恭;菩提已算出石猴前来,且会留下来修道);……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既然已经算出来,为什么要作势赶出去,又为什么要人前训问;为了给他正名,向座下其他人说明这人是诚心求道,我是感其诚心才收下这个徒弟的)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孙悟空,一生无性,天生地养,如婴儿赤子一般,此后的各种心性变化受环境影响?还是说游历这些年已被世俗人性沾染?)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顽空即断灭相,为空而空,执着空见。这是人带有目的性地去追求一种空境。为达到此空境,用心去断灭一切外相。执着于一空境,就容易进入到顽空境。这种空是寂寞难耐,枯燥乏味的感觉。执着于空,追求于空,都是自我内心欲念。因欲念追求而证入的空境,那它就是顽空。所以顽空,即断灭相,如石无慧,不发觉性。)顽空,无记空,真空三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