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基因检测助力精准用药 丨天津河北安怡医院正式开展精神类药物基因检测项目

2023-02-16 12:44 作者:安怡精神心理老师  | 我要投稿

精神疾病是一类病因复杂的疾病,目前主要依靠药物治疗,而个体间用药差异大,疗效不一,精准用药成为临床的迫切需求!


为此,天津河北安怡医院正式开展『精神类药物基因检测』项目,用于评估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以便找到适合患者的药物;评估患者对药物的代谢速率,以便制定个体化用药剂量;评估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评估患者的疾病风险,以进行合理用药的判断。


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院临床已进入个体化用药时代,也为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让患者获得精准治疗和个体化用药以及为我院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提供了现实基础。


咨询热线:022-26826688/15522599120(微信同号)

01

精神疾病治疗是公认的难题


精神疾病的治疗周期长,且难治愈,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但存在无效率高、不良反应多、疗程长的难题。


据统计,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约有30-50%的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反应不佳;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仅有不到45%的患者在足量足疗程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下,临床症状能完全缓解。


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典型的不良反应包括肝毒性、过度镇静、锥体外系反应、代谢内分泌失调等,严重时伴有致死性风险,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在治疗周期方面,控制症状加上巩固、维持治疗至少需要6-12个月,如果药物使用不合理,剂量不正确,将大大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时间和医疗负担。


咨询热线:022-26826688/15522599120(微信同号)

02

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原因


为什么“同样的病同样的药,你用有效,我用无效”?除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并发症、病程、环境之外,遗传因素是重要的原因


传统的精神疾病诊断治疗,没有考虑遗传因素。用药往往从小剂量开始,直到病情控制良好。药物和剂量大多是在用药后,才能判断是否适合此病人。


甚至,有少数病人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一直使用着不正确的剂量。所以,不是药物治疗没效果,而是没用对方法。


通过二十余年的临床研究,基因检测技术已经能够辅助精神科医生在药物选择、起始剂量判断等方面提供帮助,使精神科精准治疗和个体化用药向前迈进了一步。


服用相同药物,但是基因型不同的患者,在疗效和不良反应上存在一定差异,基因检测可帮助医生为患者选择更适宜的治疗药物,缩短药物选择的时间,同时增加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咨询热线:022-26826688/15522599120(微信同号)

03

药物基因检测相关答疑


  • 药物基因检测适用疾病及人群


药物基因检测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尤其适用于首发患者、治疗不佳的患者、反复发作的患者、副作用明显的患者、难治性患者、青少年及老年患者等。

咨询热线:022-26826688/15522599120(微信同号)

  • 药物基因检测项目


我院现已开展3大类检测项目,包括:抗精神病药基因检测项目、抗抑郁药基因检测项目以及抗焦虑药基因检测项目,尤其如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舍曲林、西酞普兰、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抗精神病“酮”家族(利培酮、齐拉西酮、帕利哌酮、鲁拉西酮)、“平”家族(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以及阿立哌唑等药物。


所检测的药物种类多达40余种,对FDA批准并且在国内上市的精神类药物基本做到了全覆盖。检测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生成个体化用药指导报告,能为精神科精准用药提供切实依据。


咨询热线:022-26826688/15522599120(微信同号)

  • 药物基因检测优势

很多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与基因息息相关,通过对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关基因型检测,对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进行调整,减少错误用药导致的治疗失败和不良反应,实现个体化治疗。

在安全用药方面,能够帮助医生快速找到适合患者的药物,而这些药物要比其他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更有效、更安全。一旦方案效果好,患者就会积极配合治疗,不会随意停药换药,从而大大降低了治疗难度,缩短治疗周期,节省治疗费用。

通过药物基因检测,获取患者的基因型,实现“量体裁药”式的治疗,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实现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完美结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咨询热线:022-26826688/15522599120(微信同号)

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

以药物基因检测为治疗方法的疾病诊治已经打开了精神科精准医学的大门。

个体化治疗就是以每个患者的信息为基础决定治疗方案,从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来把握治疗效果或毒副作用等应答的特性,相当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用药说明书,最终目的是用更少的药,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基因检测并不复杂,它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希望”,而是与疾病共存的坦然。

部分素材来源于北京安定医院、迪安诊断、东上海之声。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或其他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修改,谢谢。

专家门诊




于得霞

·中医精神科主任医师

·30余年临床工作经验

【出诊时间】

每周二/三/四/五全天

【专业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与心理疾病。


个人简介


从事精神/心理科工作30余年,对精神/心理科各类疑难杂症有独到的见解和诊疗方法。曾任河北省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唐山市第五医院)门诊部及病区主任,担任河北省老年医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司法鉴定协会法医精神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河北省唐山市劳动能力鉴定/残疾人鉴定专家、河北省唐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

专业擅长


擅长各类精神与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复发指导。尤其对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躯体形式障碍、进食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成人与儿童青少年各种情绪及心理问题等常见病、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心理治疗。


基因检测助力精准用药 丨天津河北安怡医院正式开展精神类药物基因检测项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