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工程坦克系列第④篇
304工程

2S3 152毫米自行榴弹炮与2S1 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一样,在1971年进入部队开始服役,但从1950年就开始设计研发。当时,乌拉尔重型机械制造厂(乌拉尔特兰斯马什厂)为了将使用同一型通用底盘的各种车辆系列化,制造了各种样车,其中有搭载152毫米榴弹炮的Su-152P和Su-152G?。
车内布局为:车体前部右侧为发动机室,前部左侧为操纵室,车体后部为配备炮塔的战斗室,这种布局对于自行火炮来说是十分常见的,乘员为4名。主炮使用重量为43.5公斤的高性能榴弹(fa -546),最大射程为17.3公里,使用火箭辅助榴弹,最大射程为24公里。152毫米炮弹的车载数量为46发,并备有辅助装填机,最大发射速度为3发/分,持续时间为每小时60发左右。另外还准备了穿甲弹和成型装药弹,虽然有差距,但具有战斗能力。
1971年采用制式配置的2S3 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的分配为每个大队配备18辆,取代了装备牵引式152毫米D-1型榴弹炮的汽车化榴弹炮大队。后来,坦克师原本配备的2S1 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也被替换为2S3。1975年进行了自动装填装置和动力单元的改良,之后便生产这种改良的2S3。
随着2S3和2S1两种自行榴弹炮的服役,苏联地面部队首次拥有了真正的自行榴弹炮,但在装备后不久,在性能方面(特别是射程和发射速度)就被西方自行榴弹炮甩开了一大步。因此,为了开发后继车辆,1989年完成了2S3m 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的2S19 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的研发工作,但由于军队面临前所未有的财政困难(苏联解体),装备的改善一直到今天也没有进展。2S3m自行榴弹炮除继续在俄罗斯军队服役外,还被提供给波兰、伊拉克、利比亚等国使用。
307工程

2s5是一种使用SMC型通用底盘的自行榴弹炮,在50年代与2S3等一同开始开发,最初计划是在敞开型战斗室中安装122mm榴弹炮。最先完工的是2S1和2S3,但两者射程、射速不够。为了提高射程便开发了2S5自行榴弹炮(炮管加长),为了大幅度提高射速,弹药库和自动装填机被重新设计。
312工程

在1979年,由于领导人的影响(你滴勋宗,无限猖狂)苏联开始大力发展激光武器。312工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激光来使敌人的光学设备短时间内无法工作,在1982年制造了两辆原型车。但更多的情况就不知道了。

316工程

于上世纪80年代研发的自行火炮,用于取代2S1、2S3和上文中出现的2S5。官方代号2S19。2s19自行榴弹炮的最大特点是,为了便于维修和零部件的采购,其大量使用T-72/80上的零部件。车体的基本设计和脚手架都借鉴了T-80坦克的设计。也同样配备了T-80的V-84avLv型12缸多燃料液冷发动机(输出功率840 hp)。
327工程

1987年研制的自行反坦克加防空炮,车组乘员4人全重41吨(详细介绍看这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