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3 误喝百草枯的少年 为什么不和家长说
近期,河南新乡一位14岁男孩误喝百草枯,因担心家长责罚,拖了两天才告诉父母,导致肾衰竭。
这个案例虽然极端,但它再一次揭露了亲子关系的一大隐患——父母不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加之管教不当,令孩子缺乏安全感,进而自我封闭。
孩子的安全感决定孩子是否乐意表达。任何人在任何场景下的表达,都基于自身安全感。家长作为职员时,如果不信任老板,担心多说话会被开除,那么尽管老板一再呼吁“畅所欲言”,员工仍旧会“噤若寒蝉”。
我认识一位左耳失聪的朋友,最开始他仅是左耳发炎,却一直忍住不和父母说,延误治疗,最终左耳失聪。而他的父母是典型的忽视型父母,只要孩子还喘一口气,他们就算尽了做父母的责任。
生活的重担每位父母都在承受,尤其近些年,家校共育理念盛行,家长成了孩子课业辅导的半个老师,苦不堪言。
但是,直面生活的真相是一位成熟成年人该做的事。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只需要每天半小时的交流即可。有的父母宁愿时刻看手机,也不和孩子多说一句话,不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只知道出事后,将责任推卸给孩子,让孩子更加内疚、不断找自己的原因,最终抑郁。
而直面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对于女孩来说,也着实难熬。胸部发育带来的羞耻感,初潮来临时的恐惧等,都需要家长的关注疏导。
有多少80后女生来月事时,父母却不闻不问?有多少女生连续洗了几条内裤,却惊恐地发现还在渗血?有多少女生半夜去父母房间拿卫生用品,还被父母吼叫?有多少女生面对男生好奇的目光,却羞于向母亲讨要一件胸衣?
我的生理知识全部来自我的姐姐和班级女同学,父母就算发现异常,也避而不谈。我的女性标签在他们眼中早和“赔钱货”划上了等号。
(儿子躺在帐篷中)
我的母亲很少给予我安全感。她有着爆棚的控制欲,她试图控制所有人,脾气不用点都着。
我8岁时,当着邻居孩子的面,开心大笑,笑到鼻屎都冒出来。她看见后,立马冷脸大喝一声:“脏死了,赶紧擦掉。”仿佛一个8岁孩子掉出鼻屎是一件有辱门风的事情。
我在过往多篇文章里提过,我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很多大事,我若能自己解决,不会麻烦父母分毫,因为说了也没用,除了令自己得到苛责外,毫无用处。
如今在公共场合,我听到一些家长大声吼骂孩子的“尖利嗓音”,会不由地心下一惊,继而担心这些瑟缩如鹌鹑的孩子。我不想让爷爷奶奶带孩子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在尽力避免儿子复刻我的人生。
在今年之前,如果有人大声吼我,我的大脑会马上宕机,完全想不出任何有条理的反驳,只剩无效的情绪输出。
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不只有学习的困惑,还有交友的困惑、早恋的困惑、师生关系的困惑、娱乐的困惑、生理的困惑……如果家长可以坦诚接受、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认清孩子的需求,积极引导孩子,结果一定会不同。
家长首先要意识到原生家庭的弊端,需要为了孩子,持续优化家庭教育,这是每个家庭刻不容缓的任务,毕竟孩子的成长不可逆。
一旦孩子形成偏执价值观,认为“有事不说”是最好的结果,往往只会酝酿更大的悲剧。
家长要撬开孩子的嘴,得先走进孩子的心,不是家长一句“以后遇到事情,你必须和我说。”就能解决的。
有的家长可能要通过一年、两年的努力,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有困难愿意和父母说的孩子,一定是从父母那获得了满满的安全感。
我们必须学习如何正确育儿,我们别无选择!负责任的家长,都不想将孩子稀里糊涂地置于风险之中。
到底要如何做呢?可见这些文章:
NO.14 扪心自问 你有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吗?
NO.16 你打!你打吧!长大我就能打你了!
幽默育儿 给生活添一颗方糖
NO.5 拒绝完美 只做60分妈妈
No.11 张家界跳崖隐情 那脆弱的亲子关系
全文共计1320字,感谢阅读。
作者简介:憨妈琪琪公号主理人,南师大新闻学硕士,前记者,前名企管理层,阅读百本育儿书籍。现快乐兼职、快乐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