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每天应该学几个小时?| 教育学/教育硕士考研
同学们,晚上好。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应该都比较忙碌。有的同学忙着复习期末考试,有的同学忙着毕业论文,也有的同学忙着工作。
大大小小的事情压榨着大家的复习时间,不少同学便感到焦虑,担心跟不上复习节奏,很想知道现阶段每天应该学几个小时。
所以,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解答一下现阶段每天学多久是比较合理的,并为大家附上了现阶段的作息时间表和复习规划。
我们充分考虑到了每个备考群体,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予以参考。

考研是一个备考周期很长的考试,它是一场马拉松,它比的不是爆发力而是耐力,因此长期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才是最好的。
现在正处于我们复习的基础阶段,还没有到比拼学习时长的时候,而且很多同学还要兼顾期末考试,每天能留给考研复习的时间并不多。
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强制自己每天学十多个小时并不科学,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压力,还会让自己格外疲惫从而无法保证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我们建议大家6月每天学习时长保证在6-9小时左右,这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学习时长。
对于在职和一战课程较多的考生,你们的任务比较繁重,建议你们在保证精力充沛的前提下,尽可能花时间去学习,将大片时间用于专业课复习,尽量保证每天能有4小时以上的有效学习时长。

对于全职备考的同学,相比于上类同学,你们是有着极大优势的,一定要把握住,千万不能浪费大段的学习时间。
建议每天的学习时长在7-9小时左右即可,当然,在自身能承受的情况下学得更久也可以。

考研复习比拼的是效率,而不是时长,大家不要盲目追求复习时长,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热情不被磨灭,也能保证学习更高质高效。
要保护好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内驱力,摸清自己的学习习惯并进行合理的规划。

熟悉凯程的同学都知道,我们将考研划分成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基础、强化、真题和冲刺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学习重点和学习任务。
现在正是基础阶段,也是整个考研阶段中学习热情最高涨的阶段。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各学科知识建立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各门学科的大框架。
下面我们为大家具体讲解一下基础阶段的复习规划。
01 备考重点
阅读教材
现阶段,不建议大家再花费大量时间阅读教材,时间比较充裕的同学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关注一些细节性知识点和重点章节。
例如中教史第2、5、7、8、12章,外教史第8、12、15章这种五星级章节可以仔细阅读一下。
凯程之前为大家专门录制了教材带读课,包含了所有科目。觉得自己阅读教材太枯燥、乏味的学员可以进入学员私享圈中去听听。


听课安排
现阶段我们的课程已经更新到教育研究方法了。
跟着凯程进度走的同学:按部就班地听课即可,同时要定期复习听过的课程,可以利用《核心背诵讲义》回顾每节课的框架,对每个科目、每个章节的大框架要做到“心中有数”。
听课进度落后或刚开始听课的同学:每年有很多6月才开始备考的学生,你们要做的是计划好每天要听几节课,建议大家在能理解的基础上每天听2-3节课程。
专硕同学:你们比学硕少一门课程,因此在听完教原课程后,要充分利用6月份学习专业课二,在基础阶段好好梳理学科框架,为后期的复习打基础。不要等到暑期再学习,否则会后期的复习压力会非常大。
同学们在听课前阅读《核心背诵讲义》从框架上感受知识点,听课时要将老师补充的细节知识、拓展等填补在《核心背诵讲义》上。听课后要阅读教材或《应试解析》/《应试宝典》,关注细节同时回顾知识点。
背书
背书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说,现阶段我们背书的主要任务是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框架,再从微观上慢慢填补记忆细节知识。
同学们不要想着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阶段就要求自己全盘背诵的话,既背不下来,又容易陷入焦虑内耗的怪圈。
同时,背书时一定不要死记硬背,要把握从宏观到微观的记忆原则,利用有效的记忆方式,提高背书效率,重要的是一定要及时回顾背诵内容。
如果现在课程落下太多,没有时间背书的话,建议大家先听课,听完课后回看一遍知识点,心中有印象即可,等到七月份开始背诵也是来得及的。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的学习和积累要贯穿考研全程,现在的考研真题越来越灵活,近几年的真题都涉及到了教育热点。
特别是对教原的考查,无论是自主命题还是统考,都很喜欢结合热点、案例考查,不仅要求同学们要将知识活学活用,还要有一定的教育素养。因此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重积累热点、分析热点。
现阶段大家可以通过阅读公众号积累热点,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公众号:
守望新教育
中国教育报
人民教育
微言教育
也可以阅读论文,我们建议大家要去读一流高校教师所写的论文,他们都是在教育领域有所成就的名师,所写的文章都表达了自己的创造性思想。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作者的研究思路、论述思维,慢慢扩展自己的视野。
做题
现阶段同学们还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做题,因为现在我们还没有将所有学科的基础知识学完,还没建构好各学科体系,如果花费太多时间做题的话反而会降低学习效率。
因此,同学们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练习。
学硕同学可以在学完一章节的知识后,练习一下《应试宝典》相应章节的选择题真题,那是我们挑选的比较有价值的真题,可以检验一下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大家也可以利用《应试题库》/《真题汇编与高频题库》练题,建议大家在听完基础课程,对知识点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再去做题,这样才能起到查缺补漏的效果。
对于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可以回归课程再听一遍老师的讲解,或者回归教材,加深自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政治、英语
现阶段也要注重英语的学习,每天都要背单词并回顾,一天最好能背200个单词(新词+复习),同时每天可以精读1篇阅读,翻译2-3句长难句,对语法查缺补漏,为后期的学习打好基础。
基础阶段可以先不学习政治,强化阶段再认真学习即可。
02 六月复习规划表
下面给同学们分享一下学硕和专硕六月复习规划。
学硕

专硕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现阶段复习的重点一定是专业课,一定要保证在专业课上花费的时间为4-6小时。
同时也不要忽略英语的学习,坚持每天背单词、做阅读真题。

01 适度对比
现在网络上的信息太杂太乱,有的同学看到别人说自己已经背了四五轮了,就开始陷入焦虑怀疑的负面情绪。
首先,我们无法判断他人所传递信息的真实度。其次,我们无法得知他的每一轮背诵是否是有效的。
而且每个人考的学校不同,专业不同,自然难度也不同。所以不要和别人盲目攀比,盲目攀比只会挫伤自己的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要有自己的进度。
02 不受他人影响
有些同学的家人或朋友可能并不支持你们考研,对此我想说,只要你考虑清楚了,决定要考研,就不要过多关注他人的言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节奏里,减少他人对自己的影响。
任何引起你内耗的人和事,多想一下都没有必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复习备考上,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的人生就在哪里。
关于“现阶段每天应该学几个小时”这个问题,我就为大家解答清楚啦。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脚踏实地,打好基础。
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有诗和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