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談:周深《和光同春》联合国第十五届〈生物多样性公约〉会议 主题曲 (篇321)
MW谈:周深《和光同春》联合国第十五届〈生物多样性公约〉会议 主题曲
2021/10/11 上传b站(篇321)
2021/10/11
完成了《江湖缘起》歌话之後,心头的大石落下了,就急忙来看这首曲子的MV了。除了曲子的明快节奏,以及歌声迸发出的磅礴气势外,立刻就被MV上,展示出了的那些绝世美的沙龙映像,深深的吸引住了。曲子配合了那些美图,就是歌声丶音乐丶天丶地丶人丶物丶大自然之间互动的极致。歌曲赞颂了春天的美好,在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贯彻了;在生机勃发,歌词「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 「日月与我 生生不息 世世不离」中,曲子就是是大自然与人之间的一次音乐对话。
(一)曲子背景
原来这首曲子,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第十五次召开大会(COP15)的主题曲,召开日期本来原定的2021年5月(春天),可能因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而延期了,现在更改为(秋天)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十四天的会期,会议地点在中国昆明。
先前写的一段要作出大幅度的修正了,因为原来会议的会期,一改再改,是延後了一年,并非半年。原本是去年2020年10月,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延後了半年至今年的五月,我搜到的资料只说由五月改期到十月。最大的误会,是曲子的内容,讴歌万物勃发的春天。一年四季如春的昆明,暮春五月「百般红紫斗芳菲」时节,山茶花(云南省花)仍然香溢满城时,曲子的赞颂春天,「万物与我并生」,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宗旨及会期非常的配合,以致误会了曲子是春天录的。南山音乐节是五月尾,会议若不延期,曲子五月前应已準備好及发布。所以猜错了譚大師與周公子的合作始自《和光同春》該曲。
不过,谭大师与公子深首次合作是南山音乐節五月尾的话,四月时未必认识他,曲子是否由他来唱也未可知!总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缘份就是了!南山音乐节後,米们希望谭大师可以为周公子谱曲,果然如愿以偿!谭大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亲善大使,又是国际知名作曲家及指挥家。大会今次由中国主办,找大师作曲理所当然了,周公子因缘际遇获唱此曲的机会,米们都非常雀跃。
(11/10:刚刚上传简体字版本到b站,一位小友『卓霏留言说:「深深是本次会议的公益宣传大使,去年就公布了,还录了一段绕口令发布呢,所以可能更早时间就已经和谭大师在准备这首歌了。」』,这样,我也不完全是错的。他們的確大师与周公子去年早已为曲子做准备工夫了,我都是按常理来猜测而已!从时间上看来,他们应该首次合作是《和光同春》,只是会期延後了,变成发表後於南山音乐节。)
国际级会议主题曲,影响力非常凡响啊!云南省官宣此曲理所当然,听说中国外交部宣传曲子,驻美使馆,捷克使馆,已把曲子上传油管youtube,广泛受到国家重视了。太好了!老人家因对小朋友的爱和关切,一直希望周公子的歌声能响遍全球,扬威海外,今次果然如願了。会期更改的确实资料,是上海清风yue妹子在评论栏留言告我知的,谢谢她!
该公约有190个签署国,为了环境保护地球资源的共同利益下,有三个主要目标:
a)保育生物多样性
b)永续利用其组合分子
c)公平分享资源所带来的好处
举办地点是云南省会昆明市,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昆城南濒滇池,三面环山,是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中国的少数民族「白族」散居於云南丶贵州丶湖南丶湖北等地,云南省是最多「白族」聚居的地方。
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昆明日照长丶霜期短丶年平均气温15℃,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由於一年到晚都是「四季如春」的关系,盛产山茶花,也是茶叶出产地。昆明是全国最大的花卉市场,也是世界花卉供应市场之一,鲜花飞机货运全国丶香港丶以致全世界,可以说是兰薰桂馥,香遍全世界。
还有,每年冬季,由12月到来年3月,一群群躲避西伯利亚寒流的红嘴鸥,以及其他如白鹭丶苍鹭丶池鹭丶白胸苦恶鸟,彩鹮丶钳嘴鹳等涉禽,从远方飞来气候和暖的昆明,落脚於高原的滇池,以及河流旁的湿地里,红树林成为它们的栖息天堂。





(二)曲子MV的沙龙照
曲子MV背後的美图沙龙照,由五十个摄映师及机构拍摄丶录映所得,剪接成5.21分钟的短片,真的美不胜收。除了云南自然景物外,世界各地的风光还包括在内,例如着名南极丶北极的「极光」。
极光是由於来自磁层和太阳风(逃离太阳的带电粒子),被地球两极的磁场导引带进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层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像。一般来说,极光常常出现於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上空。极光产生的条件需要三要素:大气层丶磁场丶高能带电粒子。


MV上截图一群象倒地睡觉,原来是云南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15头野生亚洲象,它们从2020年开始向北迁徙。象群长征一年多,走了超过500公里。它们翻山越岭,走过森林,经过农村,到今年六月还没停下来!

为确保濒临绝种的野象们安全及农村居民安危,中国政府组成专业团队进行监测。一边引导象群避免它们进入市区,一边观察它们的移动。空拍机丶热像仪全都出动,野象的一举一动宛如真「象」实境秀,吸引大批网友,以致全世界人的关注。

向北迁徙的大象们,让有关当局伤透了脑筋,十几架空拍机随时紧盯外,还派了警察保护人象安全。

走累了的大象,躺下来休息的画面真的好罕有!大象大部分是站着睡觉,每天平均只休息两小时,三到四天会躺下来睡觉一次。一只亚洲象,成象的重量大概是4,000公斤,足足有4顿重。他们太重了,躺下来睡不能太久,会压伤内脏。

一群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拔山倒树而来,引起农村居民的恐慌,也造成大量的农损。它们在路上啃食农作物,大象一路上已经吃掉了价值超过百万美元的农作物。它们踩坏田地,甚至进入村庄里。
现今象群迁徒已结束了,这15头野生亚洲象已平安返抵原本的栖息地。这出上演了年多,牵动了全世界无数那麽多人的心,真实的真象秀「象群流浪记」结束了。当地居民农作物损毁及财物的损失,已由保险公司作出了赔偿。这是文章发表後,即时一位云南米「爱吃土豆的小米喳」妹子,在评论栏告我知,谢谢她!
象群为何要向北迁徒,是栖息之地逐渐消失? 食物不足够?一种生物的本能要它们北移?真的是个谜!人类生活领地的逐渐扩阔,侵占了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受保护的象群,20年来数目涨到现在的300头了,但生存空间并没有相应增加,反而是缩小了。许多以前是丛林的地方,都开垦了耕地来种茶,或其他有收益的农作物。这不就是「公约」所说的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麽?象群迁徒的原因至今都不清楚,但很切合公约的议题,对生态平衡的要求更有迫切性了!
MV上亦出现了许多大自然的美景:
「山川河流,动物生态,中国四川熊猫,非洲原野上长颈鹿,树林里梅花鹿,濒危鸟类,深海里鱼群,飞跃出海面海豚,大迁徒的动物群,孜孜待哺的黄口小鸟,雪山丶雪松以及漫山遍野的红樱花等,美到难以言谕!












下面的科普摘自维基百科:
这幅MV里的彩云(朝霞或晚霞),科普一下,外形和荚状云外形相似。学术上,这种云叫火焰云丶火烧云或流火云。在日出和日落的时分,天空的云层,会呈现一片由黄色到橘红色的云彩。因为日出和日落时,太阳位置靠近地平线,太阳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小,太阳光线必须通过较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太阳光线的七色光谱中,以红光和橙光较易穿透大气层,因此日出与日落时,从地面观看天空的云层,就是一片橘红色。

另外MV里有许多旭日初升或黄昏夕阳美景,这些云彩都属於火焰云丶火烧云或流火云。即使没有云,天空丶日轮丶都是一片橙黄丶橙红丶紫红色,美极了!



这幅彩云图真是罕有,不知拍摄者是谁?沙龙绝色之作!应该是日落时份吧!不知怎的,总觉得日出时,由暗红瞬间到橘红,太阳光华很快就满溢了天空。黄昏日落时,由橙黄丶橘红丶绯红,黯红而到夜幕的来临,觉得时间较日出长了许多。这幅图里,橘黄的流光,彷似黄色的电光闪烁四射,美极了。是否那些是火烧云? 云层中的水份充足,反射出的光谱,非单一的色彩。

(三)谭盾大师曲作特点
搜资料搜到:「在这首歌曲中,融汇了水乐丶石乐等自然音乐组成的有机生态音乐,巴乌丶五弦琵琶等少数民族乐器制造的传统民族音乐。」。
甚麽是「水乐丶石乐自然音乐组成的有机生态音乐」?听说在80年代末,谭盾就创建了「有机音乐」这概念,音乐主要取自材於自然的声音,但直至10年後才正式有协奏曲产生。谭盾用水丶石丶纸丶陶器等日常物品作为独奏的乐器,创作了有机音乐三部曲《水乐》《纸乐》《陶乐(石乐)》。
1999年:有机音乐1〈水乐〉敲击乐协奏曲
2003年:有机音乐2〈纸乐〉敲击乐协奏曲
2009年:有机音乐3〈土乐(陶石乐-大地之声)〉敲击乐协奏曲
事实上,「有机生态音乐」不但包括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丶雷电交加丶虫鸣鸟语丶河流海浪丶人类及动物活动丶植物生长或脉动或叶落的声音;还有物件如石头丶陶瓷碰撞及敲击,甚至石头风化,纸张摩擦等的声音都是。
巴乌,木或竹制的簧管乐器,也叫「把乌」,流行於云南省丶西双版纳丶广西壮族丶贵州省东南等地之民族民乐。是彝族丶哈尼族丶白族丶傣族丶佤族丶布朗族丶苗族等的吹奏乐器。

b站链接:
【巴乌独奏《烟盒舞》英杰老师吹奏 李贵中老师作品-哔哩哔哩】
https://b23.tv/chuyl8
乐器盲的奶奶,今次才确实认识琵琶这种乐器。原来琵琶有四弦及五弦之分。五弦琵琶,汉魏时,由西域乐人经「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中国。盛行於中原,後来又流传到中国的南方,以及东传至日本。自南北朝至隋唐的500年间,五弦琵琶盛传不衰。
唐朝白居易,着名乐府诗〈琵琶行〉中的琵琶,就是对五弦琵琶的描绘。「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直项五弦琵琶构造和曲项四弦琵琶大致相同,不知怎的,到了宋代教坊已不见使用,被四弦琵琶取代而失传了。还有历经朝代战乱,无一张真品留下。至今世上唯一留存的孤品是「螺钿紫檀琵琶」,藏於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这张用紫檀木制成的五弦琵琶,工艺精细,通体嵌有螺钿装饰。此琴不但有真品,还有由数个日本技巧高超的工匠,花了8年做成的彷制品,同样出色。不过,中国近代也有彷制品出现,承传了盛唐的文化,也曾作隆重的演出。今次《和光同春》用的琵琶,是仿制的五弦琵琶奏出歌曲吗?

上图:收藏於日本的「螺钿紫檀琵琶」正面可清楚看见五条弦线

上图:背面镶嵌玳瑁 夜光贝 宝石等可见的细致华贵
(四)歌曲介绍






作曲:谭盾
作词/歌词翻译/总编辑:李茜
演唱:周深(2021/09/28)发布 5.21
总策划:赵金
总监制:罗杰 蔡祥荣
总统筹:彭斌 赖勇
出品人:和亚宁
策划:范宇航 丁勇生 李晓风
监制:李新 许秋芳 黄洁龙
录音制作统筹:上海听音寻路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合唱:周深/张超俊/胡超政/陈翔翔/陈沁
录音後期:上海三友录音棚
录音师:徐威@52Hz studio(周深)
译审:Kaitlin Ryan
制片主任:何从启
影片监制:里晓涛 谭轲 付京
新媒体监制:尹凡 卢钢
导演:谭轲
执行导演:张黎 戴宇
制片人:欧阳鹏
摄影:50人团队
谭劲勰 包国钺 陈忱 陈德 陈江 陈坤 陈雅 程晖 邓胜德 付仲欣 胡云龙 李涛 李天泓 李子韬 梁家进 廖天宇 卢晖 栾迪 慢点影片 米潇俊 明正天 商一博 倪彩 倪健 乔琛 任志欣 索越伟 童柏 王习麟 王禹 王灏宗 文云飞 吴红坤 吴忠 向东波 徐凯 薛扬 扬晋 杨晞 杨勇 杨友利 姚术成 张孟杨 张睿昕 张真源 张志涛 张志壮 周杞楠 邹璐 温仕良
剪辑:张黎
调色师:向彦操
後期包装:支怡
後期制作:昆明青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平面设计:支怡 邹雁鹏 杨维涵
文案统筹:戴宇 文剑
宣传推广:海贇
制片:李梅 洪芳晓 朱玉 何颖
协调:王秋蘅 曹诚博
项目统筹:杨亚梅 李维薇 刘健 范琪琦
宣传推广:赵小强 彭明辉
技术联络:张容恺 周正
制作联络:王源宗 鹿游原
後期特效:上海一支广告有限公司
视效导演:朱东
视效总监:路飞
CG总监:王超
模型师:刘晨 宋岩鹏 杨文涛
灯光师:张金波 侯晨阳 王勇
合成师:张侃俊 张金波
特效师:侯晨阳 宋岩鹏
跟踪师:侯鑫
数字绘景:周与萌
DI:孙浩炜
後期合成:天伦映画
运营总监:吴佳伟
项目总监:苏鹏
视效制片:牛巧兰
合成主管:王文彪
合成师:张燕 张秋实 周成业
发行:永稻星(北京)文化娱乐有限公司
发行策划:沈诗仪
发行统筹:张欣
发行执行:金海莲 王嘉乐
鸣谢:上海听音寻路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周深工作室 上海三友录音棚 上海尚等影业有限公司 8KRAW FILM Co. Ltd 云南广播电视太新媒体中心周卫平电影工作室
出品:〈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云南省筹备办
这首曲子真的是动听极了!轻快跳脱活泼的调子,音域跨度不大,但唱得朗朗上口,人人都可以唱一两句,很有记忆点。与和音团合唱的副歌,又唱出了磅礴的气势,非常配合国际性会议,跨越国界的主题曲。今天是揭幕的一天,不知有没揭幕或闭幕仪式,有没有现场演出机会啊!
曲子令人最爱不释耳的就是许多唱词的连唱,有种绵长,生机延绵不绝的感觉。曲子也较一般歌曲长,5.21分钟。谭大师不愧为国际级艺术家,周公子有幸得到谭大师为他谱曲,米们都非常雀跃,果然曲子是非同凡响的出色。公子深嗓子里的优点,配合了的大会主题,空灵歌声里,有明快跳脱活泼一面;大合唱里也兼融了恢宏的气势。曲子MV背景的美图沙龙映像那能不展示!所以唱词背後的背景MV,全部截图配对歌词。
第一部份
A)主歌1 旋律1
『月光波动 天地琴弦

万物生长 如歌行板

亘古星辰 闪耀群山之巅

风中的传奇 唱了亿万年』

【MV起始是谭大师步履轻盈,大清早时份,此时有鸟语声,伴随大师步入窗明几净,明亮光线透过落地大玻璃窗的廊间,随後坐下,在玻璃面桌子作曲时的悠闲状态。玻璃反影外间的大水池,然後一粒石子落下水池起了涟漪,「噗通」水声的响起和鸟兒鸣叫的共融立刻带來了大自然的气息,然後接到周公子「咪高峰」前准备唱歌。歌话虽然写完,但我间歇地看着MV循环此曲。突然发现这一小段场景,不就是谭大师的「自然生态有机音乐」吗?所以赶快加回前奏之前这一小段场景。
前奏是动人的五弦琵琶弹拨出的琮琮琴音起调,随着是一小段巴乌笛子声,然後是周公子本音缓缓唱出,为後面的副歌作了铺垫。这是全首曲子里,五弦琵琶及巴乌乐声最清楚,最特显的一段。】



B)副歌1 旋律2
『山~若山若漂移

海~亦海亦变迁

月~的月的潮汐 漫随云的舒卷

山水林田~湖草 永续着爱的诗篇』

(这段副歌1,周公子唱出了新特点。「山」「海」「月」「山水林田」四串唱词唱了点延长音。唱词有长音一点也不出奇,他首首曲子也必定有的,但一连串4句整段唱出,效果就很特别了啊!)
C)副歌2 旋律3
『啦啦啦啦 美丽世界

啦啦啦啦 万千斑斓

啦啦啦啦 异域同天

啦啦啦啦 根脉同川』

(周公子的「啦啦啦啦」吟唱,出采极了!四句词中,「啦」後连音了後面唱词「美」,然後才唱「丽世界」,其馀三句,也是如此的处理。整段副歌,就给人一种唱法很巧妙,一种不窒停的顺滑感。奶奶不懂音乐,只能用文字把感觉写出来。)
D)副歌3 旋律4
与和音团合唱
『天地与我为一

万物与我并生

日月与我 生生不息 世世不离

日月与我 生生不息 世世不离

日月与我 生生不息 世世不离

日月与我 生生不息 世世不离

彩云与我相依~

最美春天~
里~里~(吟唱背後是非常轻柔的和声应和著)
里~里~里~里』

(和音团加入的大合唱,有种超越了国界,一种「世界大同」的感觉。歌词就是曲子的主题,「天地与我为一 万物与我并生 日月与我 生生不息 世世不离」,希冀天地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大会「环保持续发展的理念」。弦乐起动了,贝斯节拍,架子鼓声等都听到了,太有气势了。還有,副歌3最特别的地方是结束前末尾一句「最美春天~里~」中的「里」,用吟唱方式唱出。)



上三图:短吟唱背景沙龙照
第二部分
E)主歌2 旋律1
『流光飞旋 星河轮转

万物有情 如风繁衍

蓝色星球飘 浮穹宇之间

生命起舞 共赴春的盛宴』

(主歌2的唱词里,歌颂了春天的美好。生机勃发中,大自然的一切,是多麽的美好!这个宇宙里,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怎能不珍惜,不爱护!地球也可能是宇宙中,唯一有人类这种生物的地方,迄今还未找到类似的文明。还有,地球上除了人类,还有其他物种存在啊!人类虽然一直主宰了地球,但现在都要反思一下,是否让其他物种也有生存的空间?)
B)副歌1 旋律2
『山~若山若漂移

海~亦海亦变迁

月~的月的潮汐 慢随云的舒卷

山水林田~湖草 永续着爱的诗篇』

(重唱副歌1一次,真的是绕梁三日的动听。)
C)副歌2 旋律3
『啦啦啦啦 美丽世界

啦啦啦啦 万千斑斓

啦啦啦啦 异域同天

啦啦啦啦 根脉铜川』

(重唱副歌2一次,和弦背後隐约有巴乌笛子声。)
D)副歌3 旋律4
与和音团合唱
『天地与我为一

万物与我并生

日月与我 生生不息 世世不离

日月与我 生生不息 世世不离

日月与我 生生不息 世世不离

日月与我 生生不息 世世不离

彩云与我相依~

最美春天~里~』

(大合唱重唱了副歌3一次,气势磅礴极了。和弦大起动了,带出了全曲的气势。)
吟唱
啦~啦~啦~ (和音团队和音)
里~里~
里~里~里~里
里~里~
里~里~里~里
里~里~
里~里~里~里
里~






上六图:截图自吟唱背景的沙龙映像
(今次副歌3末尾「最美春天~里」,「里」唱法有点不同。合唱团唱了「啦~啦~啦~」後「里」才接唱。然後是整段的「里~」的吟唱,以及和音团整段「啦~啦~啦~」和音。这种唱法似是他首次展示,美到不可方物。周公子的吟唱,加上了和音团整段「啦~啦~啦~」背後衬托的和唱,配合得气势恢宏极了,难以言喻的悸动,词穷了!还有,这段「里~」的吟唱里,隐約有和音团非常轻柔「里」的和音,有三重唱效果,太好听了!最後是「里」戛然而止的全曲收结。)
~ 曲子完 ~
周深录唱曲子前 谭大师的夸周深
b站链接:有字幕 征兆征兆征兆... MV 0.31
https://b23.tv/TdcoBG





对於这条MV,最大的感想是谭大师对公子深溢於言表的喜爱了,以及周公子展示他事前为曲子写了混音歌谱作准备。说他不懂创作的人,以後请「收声」了吧!所有正统学院派出身的歌手,全都懂得看及写五线谱,以及弹钢琴,否则不能毕业!他专注於唱歌(Vocal),没有分心来作曲吧 !
【周深与谭盾合作COP15主题曲《和光同春》-哔哩哔哩】央视
b站链接:https://b23.tv/1pAD3P
油管:周深《与光同春》云南卫视 MV 5.20
https://youtu.be/iT4ghWkk-dI
字数(7680)
2021/10/13
後记:
感谢谭盾大师为周公子谱出如此美好的一曲!所有听及看的人都感动了!
奶奶花了好几天去搜资料,去科普五弦琵琶及巴乌,去认识「自然生态有机音乐」,去找那些乐器配图,去找图中的故事,「象群流浪记」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引带出人类本性中善良的一面。
那些猎杀大象只为取得象牙,猎杀高山羚羊只为取得羊毛,猎杀犀牛只为取其角,猎杀海豚只为取其肉,全是为了金钱,把人性中的恶引发出来!
这条MV里的映像,真的美到令人窒息!极光丶火流云的云彩丶旭日和夕阳的美景丶日月星辰的照耀丶动植物的自然生态,壮丽的山川河流等等,都让人感动,就让我们人类去拥抱大自然一切的美好,和天地万物共生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