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院面试参考建议
0. 前言
曾经日本大学收外来研究生(主要是中国研究生)是没有面试的。
但是正如大部分对于日语学习/考级感兴趣的人所知道的:日本语能力测试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它是一个纯粹的输入性测试(文法选择题、阅读、听力),不包含任何的输出性测试(口语、写作)。再加上我国非常特色的留学中介从邮件到材料一手包办,渐渐地就有教授发现:我xxx,我收进来的学生怎么连一句日语都说不清楚???
于是为了不浪费教授的时间也不浪费能力尚未达到要求的学生的时间(通常这些学生没有办法继续跟着进度学习,大部分会被劝退),才慢慢地推开了面试这么一个流程。
所以设立面试的核心想法是为了“筛选掉有单凭借纸面材料看不出来的问题的学生(比如日语问题很大的学生)”,毕竟两个人面对面实时交谈,不管中介的翻译多牛逼都帮不上忙。

理清楚了这个逻辑链,就可以分情况讨论问题了:第一种情况是学生的研究计划书写的稀烂,教授根本不想收,这种情况通常连面试都没有机会;第二种情况是教授对于收人的意愿一般,一个好的面试表现可以增加教授收你的自信,不太好的面试表现就让人在被拒绝的边缘试探;第三种情况是教授觉得你是个人才我非要不可语言能力差就差点了我不在乎,在这种情况下面试什么的就是走个程序,只要屏幕对面的被面试者还在呼吸就都有可能过。
所以研究计划书和平常的邮件交流很加分的,朋友。万一教授看完觉得自己捡到宝了,那面试聊了什么甚至面不面试,真的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1. 面试准备
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是考试就一定有套路。面试其实说白了主要是几个高频问题翻来覆去的问,所以提前做好准备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说:
1.1 一些高频问题
自我介绍。
这个问题太弱智了,要是教授能问出这个问题,要么可能是看你太紧张了想缓解一下气氛,要么就是他跟你根本不熟……(也有可能教授脑子里一片空白想不到要问什么)
关于要申请的专业看了哪些内容(书籍、论文之类)。
这个难度比较大,教授要是听着好奇想详细追问下去的话得有东西回答。
有没有考虑其他学校。
不考虑。总不能跟自己对象说其实我还有个备胎吧。
邮件和研究计划书是不是自己写的(问这个问题的原因参考前言:要是被问到了这个问题,可能教授正在怀疑你的背后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留学中介在疯狂输出。)。
正常情况下都会回答是自己写的。
日语和英语的能力如何。
直接说托福多少分日语N几就完事了。
大学院入学试验很难。
一次考不过就好好准备考第二次嘛……和考研一个道理。
需不需要打工。
不需要。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不能大老远跑日本去就为了打工啊朋友)学业为重,学业为重。如果家庭情况确实需要打工支持学业的话建议实话实说,要是教授真想要你会帮你留意奖学金的

家庭能支付留学费用吗?
能。矿里有家.jpg
明明你可以选择英国或者美国的为什么要来日本呢?(因为我托福比较高所以问这个)
这个确实难到我了,因为我是因为色弱国内不肯收,本科专业和研究生方向不对口美国也不要……
后来我就说日本安全啊!日本比美国安全多了!我很喜欢日本的文化!我很喜欢日本的教育理念!(其实也说不出是啥教育理念反正吹就对了)……就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糊弄过去了。
你过去的研究/工作/学习经验。
跟专业有关就行了。我是跟教授说我虽然专业不直接对口但是在Coursera上课,自己也有心理咨询师的证书。他很好奇我的网课内容和作为心理咨询师学到了什么内容。反正说就行了。
一般面试流程就半个小时。
1.2 其他注意事项
1.2.1 网络一定要好网络一定要好网络一定要好啊。
我家网就跟国际原油价格一样飘忽不定,上一秒能稳定10M/s,下一秒卡到停止思考顺便断个连接。
于是我面试的前六分钟双方一直在もしもし聞こえますか私はっきり聞こえません。最后不视频了,换成语音。
不要学我。纯属例外。高危操作。可能心情不好直接给挂。
1.2.2 正式skype视频之前建议找个工具人测试一下。
曾经我是一个忠实的苹果狗,直到这次面试我才发现**苹果的扬声器和麦克风靠的太近了,回音效果满分。
你可能不可以戴耳机(因为说不清楚耳机里面放的是什么另外也不太尊重),但你可以淘宝几十块钱搞一个麦克风。
1.2.3 可以用台灯给自己打个光。
我认真的。精神面貌真的贼重要。我个人的打光方式是这样的:拿两个台灯全部调节成白光分别放在电脑左右两侧,两个灯可以一样亮也可以一边的亮度稍暗一些,问题不大。平光和伦勃朗光的区别而已。

其他其实就没什么了。面试挺简单的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