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用“七天”讲明白138亿年?

2023-08-20 00:30 作者:LSmiler  | 我要投稿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如果我们对“宇宙大爆炸”理论有所了解,相信会发现《创世记》开头的这段与科学家对创世的合理解释有惊人的一致。

科学与信仰在现代本应是需要划清界限的两大领域。

不过,这样的“巧合”让教皇庇护十二世都忍不住“怦然心动”,他在1951年暗示科学家所描述的宇宙大爆炸就是《圣经》记载的上帝创世。

很遗憾,限于时代,今天的我们依旧不敢说【明确】知道宇宙诞生之初发生了什么。

我们只能说,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精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帮助我们给【唯一的正确答案】增添各种越来越有说服力的板块。

然而,即使是当今得到广泛认可的“大爆炸理论”,也有一个巨大的问题:

如果宇宙诞生于一个集中了骇人能量由于质量的点(也可以称之为“元”),一个极为致密、炽热的疯狂膨胀的系统(也可以称之为“道”),那么,是什么物理现象首先将所有的一切集中到这个“开端”(即【奇点】)的?

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提及他的“洞穴之喻”,大概是说——

有一群生活在洞穴里的人,因为手脚被束缚,所以无法走出洞穴。

这个洞穴有一面墙壁,外界事物的影子会投射到这面墙上。

这群洞穴人就通过各种影子“完成”对外部世界的观察。

如果认可这个“洞穴之喻”,那么,我们目前对宇宙、地球及生命的起源等所有“古老的未知”,都是基于“影子”的理解。

然而,这并非关于“不可知论”的悲观解读。

正因为每个时代有其局限性,人类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才会驱使一代代聪明的脑袋,根据不同的影子“拼合”出最拟真的原型。

科学家们相信,创世之初的影子,需要借助一种诞生于真空中的“暴胀子”才能窥探,然而,这种有“幻影粒子”之称的“暴胀子”,足足让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那些聪明脑袋们等待了近50年!

直到2012年,希格斯玻色子这个能解码“万物起源之谜”的钥匙,才“露出”其真容。

由此,我们才能推演从宇宙诞生之初到今天的这138亿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想要给非专业的科学爱好者们讲明白宇宙的“创世神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除非那个擅于想象、懂得深入浅出的人,还是个科班出身、专业底蕴雄厚的大佬。

有这么一位来自意大利的粒子物理学家圭多·托奈利(Guido Tonelli),可以说是这个地球上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了。

因为,他正是当年通过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希格斯玻色子项目的主要成员之一。

曾获2013年基础物理学奖、意大利物理协会恩里科·费米奖的这位圭多·托奈利,在撰写这本薄薄的《宇宙创世记》时,颇有创意地将138亿年的“过往”——从宇宙大爆炸到生态行星出现的发展时间——分成了密度不等的“七日”。

每“一日”分别是:大爆炸之前的混沌、大爆炸、玻色子登场、光的诞生、恒星诞生、秩序涌现、各种复杂形式(包括生命和智能)的涌现。

没准儿,圭多·托奈利划分为“七日”,是受到教皇庇护十二世的“启发”,借鉴了“神7天创世”的叙事结构,充分考虑到了意大利本土有很多热爱科学的宗教信徒的心理需求——毕竟,基督教的中心梵蒂冈,可是在罗马城里面。

虽然仅有不足14万字,虽然这本《宇宙创世记》宛如《创世记》那样带有诗意的情怀和神话的色调,但几个小时阅读时长的“星空奥德赛之旅”,带给读者的并非只有冒险与浪漫,更多的,是慨叹时空的浩渺与人类诞生的“偶然”。

一切文明都有自己的神话起源,其相似的地方,(几乎)皆是从“无序到有序”,这恰是宇宙给我们展现出的那一面。

而宏大、精确与实证的物理学提醒我们,生命的出现——更为确切的说是人类的诞生——【只是】各种随机事件中【必然】出现的那个【概率】。

而且,还是第7日最末端的那个瞬间。

太初是空,那是一个【时间】都【不存在】的锚点。

今天的“无限大”,起源于想象力无法触及的那个“无穷小”,

什么样的小叫“很小很小”,什么样的大叫“很大很大”?

有一个参考答案是:小到没有里面,大到没有外面。

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也许,无限大和无穷小本就是一体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意味着一切其实都是“闭环”? 就像一个莫比乌斯环,或者一款“不可能存在”的克莱因瓶,起点即是终点,终点也是起点?

这本《宇宙创世记》提醒我们,人类的认知必然是存在边界的。

爱因斯坦就提出过,“人类就像走进一座大图书馆的孩子。我们在书架上看到很多书,用各种语言写成,但我们无法理解所有这些语言。” 

这种边界感,有赖于我们身处一个相对稳定的宇宙尺度的“时期”。

你能想象源初的宇宙是一种“无定形的气体”,由彼此无法区分、没有【质量】,以光速飞行的“微小粒子”构成吗?

“紧接着”——这里请不要采用生活中的时间尺度定义,能量衍生出一对“孪生子”——物质与反物质诞生,“力”的概念出现,第1颗恒星也被点亮。

随后,群星有生有死,那是各种庞然大物建立“势力范围”的“漫长时代”,无数的混乱平静下来,戴着了秩序的假面具,烘培出(相对)平衡与和谐的银河系(和其他无数类似的星系)。

当然,太阳系所处的银河系已经度过了曾经星系(星球)相互“吞噬”的“暴乱年代”,稳定的环境使得太阳系诸星不必担心“遭遇黑洞入侵”。

而地球,恰好被太阳的引力场控制在一个安全区域,如果像水星一样距离这个黄矮星太近,或者像火星一样这个黄矮星偏远,都不足以让“水”出现。

在地球的远处,有木星这个“巨人”充当保镖,其巨大质量拥有的强引力,能让部分误闯入太阳系轨道的“不速之客”不至于砸向地球——从这个角度看,木星被称为“朱庇特”(Jupiter,罗马神话里统领神域和凡间的众神之王,对应希腊神话中的宙斯),还真是保护人界的主神。

至于月亮,那更是创世的奇迹,这个原本地球的一部分如此沉重又临近,于是减弱了可能改变地球自转轴的扰动。

地球自转轴与轨道平面所成的角,因月球的存在而稳定,从而允许形成相对稳定的气候带,从而催生复杂的生态系统,提供了生命出现的温床。

不过,今天的我们只知道(人类)新生命的延续有赖于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但【意识】是什么时候以怎样的形式【诞生】,与【宇宙起源】一样,依旧存在各种不可言说的奇妙。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意识】,自然没有【文字】,也就不存在【阅读】这种事儿了。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的确,站在宇宙的维度尺上,地球渺小到不值一提,人类这种卑微的“蝼蚁”更是毫无存在感,这本《宇宙创世记》虽然用“七天”给大众讲明白了138亿年的“全程”,但它并不具备【实用性】。

也许,一本菜谱或者教你做饭的视频更能带来下一时刻的充实感。

但是,我们不妨从这些“过往”中,意识到生命的重要与存在的不朽,给自己生存的艰辛赋予伟大的意义,于是,当我们面对俗世各种糟糕、无奈甚至被现实击倒时,才能拥有站起来的决心和力量。

从宏大中找到渺小的【敬畏之心】,这才是我们阅读《宇宙创世记》等阐述宇宙奥秘等书,更有长远价值的【实用意义】!

如果觉得内容比较有趣,你还可以通过这些传送门邂逅更多精彩:     

【1】尚书堂——关于书的品鉴报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闲扯儿——陪你聊聊番剧和手游的那些事儿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坏3圣痕故事——游戏里也有历史与文艺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坏3圣痕故事(视频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为你读诗(视频)——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种花式闲扯儿——总有一款能讨你欢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


哔哩哔哩专栏基础功能有3点喔:

①APP端最新版本右上角三个点可以单独投币,也可以通过长按右下角点赞,三连完成投币,Web端右侧有投币入口,长按点赞同样可以三连完成投币;

②专栏内的卡片可以点击传送到对应的视频、专栏页面;

③可以点击点赞上方的目录按钮查看更多专栏攻略长按点赞!一键三连!


如何用“七天”讲明白138亿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