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开始“简单生活”的方法

1. 设想几个月后或者一年后,即将开始长期出门旅行或者奔波变动的生活,有些东西是否还有购买、持有的必要;对于可有可无的小家电、过度收纳工具、过度囤积日用品、过度囤积买了却不读的书籍。据说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人均仅有200-300件物品,而身处城市的我们常常囤积超过1000件物品而不自知。
2. 每样同等功能的物品,只拥有一件,多余的全部断舍离;电子产品、小家电、工具、护肤等。
3. 设定某个时间长度都没有使用过的物品(灭火器就算了,希望你用不到),一般我给自己的物品规定的时长为,1年。
4. 使用多功能产品:一种身体油可以作为唇油、护手霜、指缘油、身体霜、护发油等;一个温和不含皂基的精油皂可以作为脸部和身体的情节。通常自然的成分会有更多的通用性。当然要消耗掉目前已有的产品,不能为了多合一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 注意细分需求陷阱!有些功能,并不需要被详细的分类。在收纳工具、美容护肤、电子产品等方面都是如此。不怎么用的桑蚕丝围巾,我用来做睡觉时保护头发的枕巾,既达到了护发的需求又免得丢掉好东西;深棕色的眼影,拿来做发际线粉,效果也相当棒。

6. 是否会购买第二次?丢失、损坏后,还会再买吗?如果是不,We are not that into them!找到合理的方式放生彼此。
7. 临终整理:是否会给自己的家人、朋友添麻烦?自己不再需要却舍不得扔掉的物品,身边人是否用得上会接纳?
8. 规定拥有某一类型的物品数量,如衣服333计划。今年冬天,我的衣服鞋子数量已经自然而然的在33件以内。
9. 设定购买原则:材质、颜色、用途、重量、尺寸、价位、期待拥有时长、场景、再利用可能性(送人、二手、捐赠)>好奇心、占有欲。有效计划购物车里、种草清单里每一个产品的实用性并打分。
10. 符合已有个人生活方式(而不是想象中的生活)。早上起不来床手忙脚乱,就不要买早餐机,一个锅就可以满足就大部分你偶尔在家吃早餐的需求。
11. 一个行李箱装下所有私人物品。对我来说,这已经算是极端极简了。实际上,也非遥不可及。每次离开家,都是一个行李箱就出发。求学时,是一个24寸的行李箱;出国时,是一个28寸的行李箱;来到新城市工作时,是一个20寸的行李箱。而”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也和“一个行李箱装下所有物品”差不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