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局都不会打?今日头条败诉于今日油条引热议!
大家好,我是小末。
前几晚我准备找周公梦游时,冷不防看到一个微博推荐话题:
# 今日头条诉今日油条案一审败诉 #
???今日油条???我2g网了??这么相近的名字,居然能败诉??

这好奇心一起来,我也没了睡觉的兴致,麻溜滴补功课去了。
今个来交作业 ~

2020年,河南郑州一家名为「今日油条」 的早餐店因 “ 碰瓷 ” 今日头条而走红。
看这招牌和色调,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今日头条转行卖早餐了。

不光是名字碰瓷,就连logo,甚至广告台词都十分雷同。
今日头条: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今日油条:关心你的,才是好油条。
估摸着克隆羊多利看到这店都得说一句牛b


再看这点餐页面,不注意看的小伙伴估计还以为今日头条APP开展了外卖业务。
不说一模一样,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总结来说就是 ——
今日油条就差没把 “ 抄袭 ” 二字挂脑门上了。
别说咱,今日头条也第一时间起诉今日油条。
要求后者停止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消除影响,并索赔200万元。

本以为这抄袭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结果,今日头条一审居然输了??
败诉原因是:
“ 今日 ”是常用词汇并非今日头条专属,而被告没有诋毁原告,且双方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
简而言之,现有证据未能证实今日油条公司侵权今日头条商标。


虽然看到字节(今日头条母公司)败诉有点可怜,但是又有点暗爽是怎么回事!

再看今日油条。
那嚣张程度王校长见了都得竖起大拇指。
“ 今日油条 ” 所属公司被曝出还申请了其他一些耐人寻味的 “ 商标 ” 。
明日油条、快手抓饼、饼多多......
该说不说老板是会抄的,乍一看没一点自己的东西,细看的确没有。

虽然今日头条一审败诉,但今日油条后面申请的这些商标都作废了。

本以为到这就只能蹲点今日头条上诉二审,结果火眼金睛的网友发现 ——
嘿,这今日油条还是个 “缝合怪 ” !
今日油条把今日头条 “ 抄袭 ” 得体无完肤的同时,还顺带 “ 借鉴 ” 了一下其他品牌。
比如经典吃热狗的王思聪。
此处艾特撕葱和画这个头像的作者,要不咱也参它一本,看这油条还能不能 “ 今日造 ” 。

格力:怎么行业跨度那么大?
集思广益?咱就不能有点自个原创的东西么?

目前一审已经尘埃落定。
对于判决结果,也有网友认为,在同行业或领域使用相同类似商标才构成商标侵权,这个摆明不构成侵权。
隔行如隔山,意思上大体相同,侵权范围难以界定。这样判决也没啥问题。
虽然从法律上理是这么个理,但只能说今日油条有点“耍小聪明”吧。

在补作业的时候,我发现,类似的商标侵权案件并不少见。
在今日头条之前,海底捞也曾吃过瘪。
2020年,“ 海底捞状告河底捞商标侵权 ” 的消息登上了热搜。
海底捞认为「河底捞」侵犯其 “ 海底捞 ” 商标的专用权,请求法院判令对方赔偿其经济损失20万元。

然而,海底捞败诉了。
法院审理后认为 ——
“ 河底捞 ” 标识与 “ 海底捞 ” 商标虽然都有 “ 底捞 ” 二字,但整体字形方面仍旧存在差异。
其次,海底捞经营的是川菜火锅,而河底捞则是湘菜系列,两者经营内容不相同,不构成侵权。
一审宣判后,双方均为上诉。

光从一个名字上就下了侵权的结论确实武断。
有网友认为,现在社会上公共空间越来越小,打着著作权商标权旗号的垄断越来越多,是否真侵权还是二话。
但河底捞这名字一听大家基本都能想到海底捞,要说不是刻意,也难以服众。
一整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局面。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赢了的河底捞居然主动改了名字。称自己当初注册了很多名字,就 “ 河底捞 ” 通过才用。
不想再把事情闹大,这才改成了「河底鲜」。


乍一听好像是在解释自己当初取 “ 河底捞 ” 这名字不是有意而为之,却也有人觉得这不过是借着 “ 改名 ” 卖惨,顺便收割第二波流量。
毕竟,谁家改个名字都要闹得兴师动众啊?
懂的都懂。

再看海底捞,那口气也没咽下去。
这不,转身海底捞就一口气注册了263个商标。
“ 上海底捞 ” 商标那里我蚌埠住了,它真的想得好周到,我哭死。


老实说,今日油条也好,河底捞也罢,多多少少都有点 “ 碰瓷 ” 的意味 。
倘若换个名字或者装修,它要想在网上收获这样一波热度还是很难的。
但只要蹭一波大牌子的热度,哪怕吃了个官司,无论输赢,名声首先都打出去了,在结果出来之前都能收割一波围观群众的流量(money)。


这边建议各大品牌学学老干妈,把碰瓷商标一次性全申请了,别管什么今日油条明日油条,全都一锅端。
整个 “ 商标护城河 ”,先把容易被联想的商标都给注册了,防止一些小人擦边。

对于一审结果,今日头条方不满,已经对今日油条发起了第二波进攻。
具体结果如何,咱们拭目以待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