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圳城市更新十年:存量土地二次开发的先行者

2023-03-08 20:12 作者:蔡蔡的十亿豪宅梦  | 我要投稿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深圳承担起先试先行、为改革开放探路的重要历史使命。29年后的2009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发布,深圳再次成为探索存量土地二次开发的先锋。

自《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发布十年来,深圳没有停下脚步,不断探索城市更新的新路径,在岁月的洗礼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理想都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跻身国际大都市之列。

2019年,深圳被赋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任。在国家战略的加持下,深圳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但随之而来的土地资源矛盾也更加凸显,加快城市更新成为大势所趋。城市更新的价值不言而喻,在拓展存量土地、促进产业升级、完善城市公共配套、稳定房地产市场供应和保障房供应、拉动经济增长,以及助推特区一体化进程等方面,深圳城市更新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根据近十年的城市更新发展数据分析,深圳市项目的总体移交率从30%稳步提升至37.2%,十年平均移交率达到32%,远远超过深圳市政策硬性规定的15%。截至2019年12月31日,拆除重建类计划(公告)拆除规模达到64.7平方公里。根据平均移交率粗略计算,拆除重建类更新项目可提供约20.7平方公里的贡献用地。这些贡献用地主要用于建设城市道路、绿地以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如医疗、教育、文体设施和市政基础建设等。

南山大冲村和岗头村是深圳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城市更新的新模式和新特点。在南山大冲村的改造中,科技园旁的“握手楼”被重新设计为深南大道旁的新地标,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同时,该项目成功地保护了历史文物,如郑氏宗祠、大王古庙、大冲石、水塘和五棵老榕树等,实现了旧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而在岗头村,这个原本是人民生活困难的扶贫村已经蜕变成为一个正向高科技产业转型的智慧园区,实现了集体经济和片区经济的腾飞。通过城市更新,焕发出全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更新后的岗头村,现代化的住宅楼、商业街区和社区公共设施拔地而起,为原本落后的城中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同时,该项目也成功地解决了城市更新中的社会问题,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下享受更好的生活。

除了以上两个项目,深圳还有众多城市更新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在推动着深圳城市更新的发展。这些更新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深圳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城市更新办法的完善。在深圳,政府通过实施“激励先行、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创新发展”的城市更新政策,打造了全国最为完善的城市更新体系。在资金保障方面,深圳市政府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了一系列的资金支持,包括资金补贴、贷款担保、房地产交易税费减免等。同时,在政策支持方面,深圳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包括给予城市更新项目的优先发展权、增加更新项目的土地供应等,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经过十年的探索,深圳城市更新的“深圳模式”已经成为改革成果被广泛认可。现在,随着深圳进入“双区驱动”时代,城市建设进入了精细化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大拆大建显然已经不符合城市更新的时代命题,城市更新的目标已经从“改差补缺”向“品质打造”、从“追求速度”向“保质提效”转变。

因此,除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完善城市功能之外,还需要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品质提升、绿色建筑、历史文脉传承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进展,持续提升深圳城市发展的能级和品质,也是为全国存量土地二次开发“先行示范”。

综上所述,深圳城市更新的成功,不仅为深圳的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国城市更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在未来的发展中,深圳将继续推进城市更新,进一步提高城市更新的质量和效率,让城市更新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和民生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深圳城市更新十年:存量土地二次开发的先行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