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游戏是自己创造的

2023-08-14 11:40 作者:World_Endless  | 我要投稿

       人的生活是否可以根据其态度分为两部分?我将其分别称为“工作”与“游戏”。

       在几年前,在扬州瘦西湖上,我坐过一次游船,游船上有一位“船娘”。“船娘”是一份工作,内容是会摇船,会在游客面前清唱《杨柳青》,会上电视。

       在昨天,在华侨城梦幻之城,我和妹妹去玩“密室逃脱”。我们付完一百多元,跟随工作人员上二楼,进一个“微恐”的房间。听完所有语音,看完所有塑料膜封的“纸条”,触发完所有机关,我们出来。管理“密室逃脱”是一项工作,内容是引导玩家走流程。

       无论是“船娘”还是“密室逃脱”,都应该只是激发游客或者玩家“游戏行为”的一个因素。游戏本身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我们说喜欢一个游戏,比如《我的世界》,是在说喜欢自己游玩它的体验。是我们在世界中主动进行的创造、破坏和游历是我们觉得这个游戏“好玩”。游戏程序本身不存在好玩与不好玩一说,只能说它激发玩家“游戏行为”的能力有优劣之分。

       《游戏的人》中明确定义,“所有的游戏都是自愿行为,奉命的游戏不再是游戏,它最多是对游戏的被动模仿”。游戏行为是一种自主的行为。是玩游戏的人本身创造了游戏。

       同样是昨天,在华侨城梦幻之城,童趣乐园里有那种城堡式的设施,小孩子可以在里面穿过各种通道,爬上绳网结成的斜坡,再从滑滑梯上滑下来的那种。无关运动带来的快感,我和妹妹在那里玩的也显然更开心。当时我们把它看成一个空间站,我们在其中“执行任务”,爬过绳网的“太阳能发电板”,从管状滑梯的“逃生通道”里出来。

       是游乐设施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想象的情景,我和妹妹在其中凭想象塑造了这个游戏的空间。

       瘦西湖上的那位船娘,唱《杨柳青》之前,几乎是表演性的说了一句“我给大家唱一首扬州民歌啊”。游客也没有认真听,接着聊天;有的在用手机,大概想把这“宣扬传统文化”的一幕记录下来,打卡。刻意的情境,不游戏的人,怎样能表现“泛舟瘦西湖上,听美人歌一曲”的雅兴呢?只有一个形式,留着上电视用吧。

       当今的游戏产业,不缺少好的美术,好的技术,缺少的是激发人“游戏行为”的能力。当今的人,不缺少好的生活条件,好的娱乐条件,缺少的恰恰是“游戏的心”。



游戏是自己创造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