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期末自测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五)

2022-03-27 14:00 作者:21-07-29  | 我要投稿


单项选择题

 

1

世界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  )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不稳定不确定性更加突出。

A.发展与共享

B.和平与融合

C.和平与发展

D.开放与包容

答案:C

2

(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马克思主义

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C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人民共同富裕

B.人民当家作主

C.中国共产党领导 

D.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C

4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A.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B.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B

5

(   )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根红线。

A.人民立场

B.人民主体

C.人民至上

D.人民幸福

答案:C

6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引用三句诗诠释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的明天,“(    )”。

A.人间正道是沧桑

B.雄关漫道真如铁

C.敢叫日月换新天

D.长风破浪会有时

答案:D

7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说的是(    )

A.中国梦是世界梦

B.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机会

C.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D.梦想成真必须实干

答案:C

8

(     )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不懈奋斗。

A. 伟大精神

B. 爱国主义

C. 民族团结

D. 改革创新

答案:B

9

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的阶段安排看来,到2035年,我国将(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C.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美丽文明和谐的社会现代化强国

D.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D

10

(  )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A.新发展理念

B.新发展格局

C.新发展阶段

D.新发展时期

答案:B

 

 

多项选择题

 

1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A.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B.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C.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D.没有改变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

 答案:A B C

2

(    )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A.敢于斗争

B.敢于胜利

C.敢于纠错

D.敢于挑战

答案:A B

3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   )、的发展理念。

A.协调

B.绿色

C.开放

D.共享

答案:A B C D

4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社会和谐

答案:A B C

5

( ),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A.为人民谋幸福

B.为人民谋复兴

C.为民族谋复兴

D.为民族谋幸福

答案:A C

 

 

主观题

 

01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要表现?

答:一是世界经济版图发生的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世界经济重心加快“自西向东”位移。

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给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带来广泛深远影响。

三是国际力量对比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前所未有,发达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实力相对下降,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

四是全球治理体系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越来越难以为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不断扩大,全球治理越来越向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五是人类前途命运的休戚与共前所未有,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02

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是什么?

答:——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期末自测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