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高原哨所氧气到床头;印军太可怜,只能用十几年前的旧睡袋
作者:刺客
近日,我国高原边防又传来好消息,随着多种型号的单兵制供氧保障器材在高原部队投入使用,已经成为我军前线官兵的日常标配。据环球网报道,全军海拔3000米以上所有哨所和营房,已经实现吸氧全覆盖。这将意味着,过去的“救命氧”变成现在的“保健氧”,官兵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显著下降。
在持续数月的中印边境军事对峙中,中国强大的国防军工研发和生产能力,为我军提供各种适应高原作战的先进武器装备,有效阻遏印度方面的军事冒险图谋,确保领土主权的安全。
与此同时,中国强大技术研发和工业生产能力,也为驻守在高海拔地区的官兵提供部队营房建设材料、单兵防寒装备和其他后勤物资的可靠保障,确保我军驻守高海拔地区官兵,不至于受到严寒天气的伤害。而单兵制供氧装备的使用,让我军在与印军的长期对峙中,具备更多的优势。
相比中方部队获得可靠有效的后勤保障,对面的印军可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据《环球时报》报道,为保障被部署在所谓“拉达克”地区的数千名印军人员能够过冬,印度陆军被迫从储备仓库找出质量低下的旧睡袋,以帮助印军士兵御寒。
据印度媒体披露,这批差点被遗忘的旧睡袋,是2006年印军从意大利购买的。原计划将用于部署在高原地区前线部队御寒,但由于发现这些睡袋保暖效果不佳,根本就不适合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所以,这批超过三万套的进口睡袋,除了一小部分被提供给在低海拔地区训练的印军使用外,其余的都被封存直到现在。
印度之前从美国采购1.1万套单兵防寒装备,但由于数量太少无法满足前线印军的防寒需求。印度陆军在没有其他可用防寒装备的情况下,只能翻出这批十几年前的旧睡袋,提供给数千名被部署在高海拔地区的印军人员御寒。
要知道,这批旧睡袋,早已经被证明不适合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无奈印度实在拿不出什么可供前线印军御寒的物资,只能让这些劣质旧睡袋帮助士兵们度过喜马拉雅山脉严酷的冬天。这也难怪连印度《经济时报》都为这些印军人员感到可怜,称他们的“处境堪忧”。
实际上,印军之所以落到今天这种连靠谱点的防寒装备都用不起,不是国际市场上买不到这些物资,而是莫迪政府无钱购买。据印度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印度经济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萎缩,这意味着印度经济已经陷于衰退状态中。
这是自1980年以来,印度经济首次出现衰退现象。受疫情和经济衰退影响,印度政府现在不得不靠举债过日子。有印度经济学家预测,称“在本财年结束时,印度的财政赤字将超过GDP的8%”。
莫迪政府债台高筑,无法再跟从前一样在军事采购领域上财大气粗。所以,与美国签署进口无人机协议后,因为没钱支付只能转为租借。莫迪政府手里头已经没有钱,这才导致印度陆军不得不翻出这批十几年前的旧睡袋,让部署在高海拔地区的印军凑合着过冬。
印度军队本来就因为装备杂乱且落后,在与我军的对峙中处于劣势局面。印军后勤补给能力的薄弱,国内又因为经济衰退而资金匮乏,前线部队不得不使用劣质防寒装备,冒着被冻伤冻死的危险,与已经把制供氧装备单兵化的解放军进行对抗。新德里此举,不是在把他们往死路上推吗?
中印两国经济和工业实力的差距,注定了两国边境对峙胜负的结果。 印度没有金刚钻却要去揽这个瓷器活,实际上早在莫迪政府挑起中印边境冲突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遭到失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