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纳兰容若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吗?

2022-07-10 17:17 作者:PSGLGD_东风-17  | 我要投稿

王国维太有名了,纳兰性德太有名了,以至于王国维谈纳兰性德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太有名了。但这句话并非是说,北宋以来,纳兰性德就是写词的第一名。它是有前后文的。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这是说北宋以来,没有人能像纳兰一样⌈自然、真切⌋,也不是说别人写的就毫不自然真切,只是没有纳兰自然真切。

而自然真切也不是评价词作的最高标准,往往只是比较重要的标准之一。

再看见别人拿⌈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来吹捧纳兰性德天下第一,自己心里可得有点数了。

稍稍歪个楼,各位都知道清词是宋词之后另一个高峰,其实清诗——尤其是清末民国诗——也是唐宋诗之后的另一个高峰。

清民易代之际有位苍虬居士陈曾寿字仁先,可称诗中白石,遣词造语一片清空骚雅,不染尘垢,不可捉摸。

泪(拟义山)
万幻唯馀泪是真,轻弹能湿大千尘。
不辞见骨酬天地,信有吞声到鬼神。
文叔同仇惟素枕,冬郎知己剩红巾。
桃花如血春如海,梦里西台不见人。

当时的诗坛魁首陈三立对他有句评语:

比世有仁先,遂使余与太夷之诗或皆不免为伧父。

太夷是指郑孝胥,陈三立是诗坛大哥,郑孝胥就是二哥。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陈曾寿一出世,就显得我们哥俩都是俗人了。

这句话相当有名,经常被拿来证明陈曾寿的含金量。但要是只看这句话,别人会以为陈三立是拍着陈曾寿肩膀说,跟你一比我们真是又老又菜,以后这诗坛老大就由你来做了。

实则不然,这句话是有前后文的。

余与太夷所得诗,激急抗烈,指斥无留遗。仁先悲愤与之同,乃中极沉郁,而澹远温邃,自掩其迹。尝论古昔丁乱亡之作者,无拔刀亡命之气,惟陶潜、韩偓,次之元好问。仁先格异而意度差相比,所谓志深而味隐者耶?嗟乎!比世有仁先,遂使余与太夷之诗或皆不免为伧父,则仁先[之]宜有不可及,并可于语言文字之外落落得之矣。

大意是

我陈三立跟郑孝胥的诗里情感太激烈,能放不能收,而仁先老弟(陈曾寿)跟我们的悲愤相同,但内心更加沉郁,又表现得淡泊悠远温柔深邃,能掩饰过于激烈的感情。那些古代遭到世道混乱百姓流亡的诗人里,没有亡命之徒的匪气杀气的,只有陶渊明和唐末的韩偓,差一点的就是金元之际的元好问。仁先的格调跟他们仨不同,而意绪态度差不多可以相比,这就是所谓志向深微而趣味幽隐的人吧!哎呀!仁先一出世,显得我跟太夷的诗都是俗人写的了,所以仁先的不可及之处,不仅在文字内,也在文字外啊!

所以陈三立说陈曾寿让他们看起来像俗人,并非在诗道上认输投降,而是说陈曾寿的诗有独特的飘然出世、优雅高逸的品格,与他们的路径取向不同,从而显得其他诗人多少有点俗气了。

其实不单是王国维说纳兰性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是这个意思,但凡看到某某诗人词人被评价⌈几百年来唯此一人⌋,大都是说他的诗词别开生面,有独特的艺术造诣,自成一家,而非真的是说他就是这几百年来第一名,不可不察。

苍虬阁诗序/陈三立
自辛亥之变兴,流人类聚于沪渎,吾友陈君仁先亦其一也。仁先居数岁,复移家杭之南湖上。偷活劫烬,所不能已于诗者,稍多及太夷及余。余与太夷所得诗,激急抗烈,指斥无留遗。仁先悲愤与之同,乃中极沉郁,而澹远温邃,自掩其迹。尝论古昔丁乱亡之作者,无拔刀亡命之气,惟陶潜、韩偓,次之元好问。仁先格异而意度差相比,所谓志深而味隐者耶?嗟乎!比世有仁先,遂使余与太夷之诗或皆不免为伧父,则仁先[之]宜有不可及,并可于语言文字之外落落得之矣。江宁蒋苏厂(庵)顷索得仁先辟地十年所属稿,授之刊印,为聊写诡语以质之。辛酉七月,陈三立。
《散原精舍诗文集》上古2014年版,p1138.

不过我确实偷偷赞同董斜川的话:

当然是陈散原第一。这五六百年来,算他最高。


纳兰容若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