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显卡散热器真的合适吗?

各散热器厂商都是根据TDP(热设计功耗)来进行散热器规模的设计和生产的。那么,TDP真的靠谱吗,他能不能客观体现散热需求的大小呢。为什么我200w功耗的显卡温度比隔壁300w功耗的还要高?


其实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自从AMD吃了台积电7nm工艺的红利之后,核心面积减小,功耗大幅降低,但是温度不仅没有下降,还比以前的电老虎还高。主要就是晶体管密度提升,核心面积过小,与其接触的散热器面积减小,有效散热区域减小。自然,散热效率下降,温度升高。这也是zen2和navi 10温度居高不下的原因。


TDP或者实测功耗都不太能准确且合理的体现出散热需求,也就是散热器的散热压力。功耗越大,核心面积越小,散热压力越大,你的散热器就越难压住核心温度。同时,晶体管密度越大,越容易积热。

TDP或实测功耗要与单位面积功耗和晶体管密度一起关注,才能有效判断散热性能。切不可只看某一个参数。

下表是我精心整理的主流显卡型号的功耗,核心面积,单位面积功耗,以及晶体管密度。数据来源:GPU-Z

图注:红框为旗舰型号
1. GDDR5/GDDR5X功耗相对较小,温度也不算高。 对GPU散热不会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
2. GDDR6/GDDR6X功耗相对较大,温度也相当高,会加重散热压力。
3. AMD和NVIDIA对TDP的定义不同,AMD更接近满载实测功耗,NVIDIA的TDP仅供参考。
4. TDP并非实际满载功耗,越高端的型号,满载功耗比TDP高的越多(15%-30%),60级别的甜品卡功耗则与TDP几乎一致。
5. 单位面积功耗或晶体管密度若为红色,表示散热器若按当前TDP设计很难满足散热需求。(5700xt顶级非公基本都是按照300w以上TDP设计的)
6. 重点:我个人的理解是,如果单位面积功耗和晶体管密度都是未标红的,那么按照满载功耗或TDP来进行散热器匹配就足矣。每多一项标红,散热器对应功耗需求就要提高50w 。
例如GTX 1660ti , 满载功耗130W,无标红,则需要选择130W TDP的散热器即可。
例如RX 590, 满载功耗250W,单位面积功耗标红,则需要选择300W TDP的散热器来压。
例如RX 5700, 满载功耗225W,单位面积功耗标红,晶体管密度标红,则需要选择325W TDP的散热器来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