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拼多多到Temu,将”砍一刀“普及到全世界
拼多多希望将"砍一刀"这个概念推广到全球,是否能够实现呢?
实际上,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今年9月,拼多多海外版Temu成功登陆美国市场。随后在10月中旬,Temu进入了非洲市场。10月18日,Temu超过了亚马逊和SHEIN,成为了App Store购物类应用下载榜的第一名。直到11月4日,Temu一直稳居下载榜的第三名。
要知道,这是拼多多首次进军海外市场。拼多多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在海外市场已经站稳脚跟的独立电商平台Shein,还有以失败告终的前车之鉴,比如同样以低价策略为主打、却一直无法取得突破的字节跳动旗下的Fanno。更重要的是,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也不容忽视。通过不断努力,拼多多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
拼多多是如何实现的呢?
其实很简单,美国也有类似于中国的下沉市场。在下沉市场这个领域,谁比拼多多更懂呢?
七年前,拼多多凭借低价和拼团的策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Temu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
首先,他们采用了拉新的策略。经过19次版本迭代,Temu快速推出了新人购、注册七折券等活动,通过推广奖励邀请好友注册,一位好友注册获得打折券,邀请五位好友则奖励20美元。
仅仅一个半月后,Temu的每日下载量就超过了亚马逊,成为了购物类应用的榜首。
接着,他们运用低价策略在北美电商市场掀起了风暴。在美国,人们习惯在产品官网、亚马逊、ebay等综合电商网站上购物。但高价高质的品牌产品并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的。此外,由于美国的劳动成本高,一些国内几块钱的小商品在国外的价格却很高。而这个时候,Temu登场了!他们带来了仅售59美分的眉笔、3.7美元的联想耳机、6.39美元的户外太阳能灯等商品。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售价为3.5美元的手机壳,与苹果店售价为50美元的手机壳一模一样,这种低价让美国人们感到吃惊。而Temu的奇思妙想在于,他们了解到已站稳脚跟的Shein有60%的销售来自服饰,所以他们将小百货作为首推类目,成功地创造了差异化。
效果非常显著。上线一个多月后,Temu的日均成交额就突破了150万美元。
虽然目前Temu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商品质量不过关、购物体验不够好、跨洋快递中出现货损等等,但给Temu一些时间,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毕竟,从起步阶段开始,站稳脚跟后再进行整顿和升级,这一直是拼多多取得成功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