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尼采的形而上学

2023-07-02 10:44 作者:神自得r  | 我要投稿

第一节 导论 按照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来看,尼采思想是形而上学。 解释:形而上学的

本质

是什么。 形而上学是存在者整体的

真理

。指引,引导,标准,最高价值,解释,答案。如此这般的真理将

存在者如何是其所是,存在者存在,存在者的存在方式

,从隐晦处带入

无遮蔽领域

。 但这个无遮蔽领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根据存在者之存在来改变自身。 时代价值的变化。所谓真理,表面名称没有改变,但其内在价值变了。并且依据变化后的价值继续为存在者本质的当下形态赋形。这种变化是通过某个具体的人得以施行的。这个人类决定着

存在者整体

(局域)将在何种真理的方式下继续存在。

大思想家,大政治家

。 存在者整体并没有淹没于时间之中。存在者整体始终具有选择某种形而上学真理的权力。但有一个前提,只有形而上学才能为一个时代奠定基础。(

存在者整体,形而上学的价值,伟人,三者合一

)造就这个时代形而上学的真理。 存在者以某种状态存在,存在者整体存在,真理以何种方式,真理历史性缘由,为了真理之保存而被置入真理之中的存在者。形而上学总要拥有这五种属性,在其中展开自身,并被束缚其中。 存在者归属于存在,存在者之真理亦归属于存在。形而上学不是某个个人的观点和判断。(即便伟人也做不到),也不是时代的学说体系和表达。但作为事后的解释和政教宣扬,形而上学也可以是所有的这些东西。某个思想家的形而上学,即是对真理的安排,解释,传达。通常把这种学说冠以这位思想家的名字(诸如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康德的形而上学。)但这并不代表是这些思想家创造出了此种形而上学。而是处于

存在者之真理上层的存在之真理

将自己托付给他们,借以让他们在形而上学范围内言说存在者之存在。 下面开始介绍尼采的形而上学。据尼采自述,1881年,在瑞士的湖边,形成了相同者的永恒轮回这一思想。他评价,比一切人类事物要高出许多。从那之后的十几年里,尼采以之为傲。查拉图斯特拉是永恒轮回的教师。他讲授超人学说。由此澄清和确定了如下认识。

存在者的基本特征是强力意志

,一切解释世界的价值设定源于强力意志。欧洲历史发展到,自身认为自身为虚无主义的状态,并且由此进入的重估一切价值的历史必然性当中。新的价值设定斩钉截铁的依据强力意志,基于某种新的公正。 这是尼采的巅峰时刻。关于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真理被诉诸文字。接二连三的草案记录了这位思想家的思想历程。值得注意的是,主标题似乎在不断地变化。一会是强力意志,一会是永恒轮回,一会是重估一切价值。这个变化的原因清晰可见,尼采力求对那些

想亲身实践价值重估的朋友们

的教育,那些对全新真理保持真诚的人。 这些看似草率的文案,看似变化多端而又未被完成。但这并不表明是一种毫无把握的初步尝试。这其中记录了尼采在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真理领域中必须要经过的道路。 强力意志,虚无主义,永恒轮回,超人,公正。这是尼采哲学的五个基本词语。 强力意志,表示存在者之存在,即表示存在者的本质。 虚无主义,表示被如此这般规定的存在者之真理的历史的名称。 相同者的永恒轮回,表示存在者的存在方式,即怎样的本质。 超人,表示在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中恰得其所的人类。 公正,表示强力意志之存在者真理的本质。 这五个基本词语中的每一个同时都命名者其他几个词语所言说的东西。维当他们被整体思考时,每个词语的命名力量才被真正显示出来。 只有从存在与时间的基本经验出发,我们才能理解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解读。那就是老生长谈的存在问题。在西方历史上,很早便开始了对存在者之存在的思考。但存在之存在的真理一直不被重视。这种真理往往作为自明的东西而被思想拒绝。甚至经常有意无意的对拒绝这件事情加以隐瞒。 所以,海德格尔将会把尼采的形而上学解释指向两个目标,一个是切近的目标,一个是我们的思想力所能及的最远目标。 1881年,尼采这样说。争夺地球统治地位的斗争的时代就要到了,这场斗争将打着哲学基本学说的旗号。

尼采的形而上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