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nal A5000

FINAL A5000
推荐评级:C
参考售价:1999元
参考前端:乐之邦Monitor09MarkIII 3.5mm;
参考周边:原装Final E套;原配线 3.5mm;
声音部分详评
高频解析:◆◆◆◆◆◆
高频延伸:◆◆◆◆◆
高频密度:◆◆◆◆◆◆◆
中频解析:◆◆◆◆◆◆◆◆
中频密度:◆◆◆◆◆◆
齿音控制:◆◆◆
低频下潜:◆◆◆◆◆◆
低频弹性:◆◆◆◆◆◆
低频凝聚:◆◆◆◆◆◆◆
瞬态表现:◆◆◆◆◆◆◆
动态表现:◆◆◆◆◆◆◆
横向声场:◆◆◆◆◆◆
纵向声场:◆◆◆◆◆◆◆
结像定位:◆◆◆◆◆◆◆
平均分数:★★★★★★☆(6.29分)
素质解析:★★★★★★☆(6.5分)
声音风格 ◆ 流行人声向
中频距离 贴耳/较近/适中/较远/遥远
人声厚度 厚声/较厚/适中/较薄/薄声
低频量感 过量/较多/适中/较少/残废
整体音色 暖声/偏暖/还原/偏冷/冷声
易驱动性 易推/较易驱动/较难驱动/难驱动
佩戴表现 舒适/较好/一般/较差/糟糕
A5000的高频亮度可以说明显的偏暗,甚至于有些发闷。高频解析较差,涂抹感强、乐器细节基本上吞没了。高频延伸感差,弦乐的高频有压抑感上不去。
A5000的中频人声位置适中,人声结像稍微偏厚,虽然解析感不错能够很清晰的听清人声细节,但是密度非常差劲,导致听JPOP之类的歌曲时人声明显发虚,一股肾虚感。中高频齿音控制的非常差劲,女高音的尾音基本上都是飘的、很刺激。
A5000的低频量感适中,低频下潜过得去,低频结像其实比较准确,但是密度感太差导致低频质感显得绵软无力。低频弹性较差,毫无动态感。低频的气氛感可以说有点浓郁,显得整个声底偏暖且略有压迫感。
A5000的横向声场偏小,纵向声场不错,整体是个接近球形的声场。
A5000的声音真的让笔者非常非常失望,两年前发布的A4000笔者是第一时间入手的,虽然A4000存在解析较之同价位较差;中高频段密度不够塑料感强的问题。不过非常优秀规整的声场表现让笔者感觉Final还是有自己的个性和对声音的理解的。在随身耳塞市场又狂卷了两年之后,Final交出A5000这份答卷 —— A4000的缺点全部继承,唯一的优点也没了。在E套这种加强密度的耳机套下,全频的密度依旧发虚、导致声音质感差劲;高频暗淡发闷,中高频过度拔高导致齿音上天,又闷又刺这种以前低端耳机最容易犯的调音问题居然在FIANL中低端系列的旗舰机身上出现;素质解析依旧差劲,甚至笔者非常怀疑就是A4000同款的单元改了个调音换了条线就上了。再想想展会上的ZE8000同样莫名其妙的声音,很难不怀疑Final的调音团队换人了。
(再骂一下A系列或者说Final这个模具,如果不用原装的E套或者较长导管的套子支撑起来的话、就会非常的硌耳,设计价值大于实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