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为什么保护知识产权很重要?

视频总结+详细笔记+补充参考
━━━━━━━━━
视频总结
1、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知识的创作、创新。
2、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
3、最主要的知识产权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4、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来运用知识,知识可能会带给人类毁灭。尊重他人,也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知识就会不断的创新,唯有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尊重,人们才能拥有驾驭知识的力量。
5、知识产权的八个罪名【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假冒专利罪】【侵犯商业秘密罪】【假冒注册商标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罪】
━━━━━━━━━━
目录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二、知识产权是指哪些权利?
三、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四、我卖手工制作的冰墩墩犯法吗?
五、知识产权相关的八个罪名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1、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知识产权的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也被翻译为智力成果权、智慧财产权或智力财产权。
2、Academic plagiarism的含义
Academic plagiarism是指学术剽窃,把这个学术剽窃联想为学术瘟疫其实也是很有道理,因为如果对学术不端不进行治理,那么瘟疫它是会传染、会蔓延,甚至会摧毁整个学术创作。那是不是可以把这个学术不端看成虚无主义的学术鼠疫。
3、2022年知识产权日主题
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青年:锐意创新,建设未来”,旨在庆祝由青年主导的创新和创造。
二、知识产权是指哪些权利?
1、最主要的知识产权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2、民法典中对于知识产权的描述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①作品
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③商标
④地理标志
⑤商业秘密
⑥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⑦植物新品种
⑧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三、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1、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知识的创作、创新。
①近代知识之所以会呈现几何级数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建立了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体系,促进了知识的创作。
②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来运用知识,知识可能会带给人类毁灭。尊重他人,也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知识就会不断的创新,唯有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尊重,人们才能拥有驾驭知识的力量。
2、普通人如何受益于知识产权
①鼓励和促进创新,加速社会发展,保护推动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创造出更多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光辉灿烂的智力成果,加速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最终使人类社会受益。
②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改善人民生活,比如商标权的保护,会促使经营者提高其生产的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质量,其最终受益者还是广大消费者。
③提供直接获得收益的机会,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创造活动,获得知识产权,从而从知识产权的转化或实施过程中获得直接的收益。
四、我卖手工制作的冰墩墩犯法吗?
张三同学开了一个网店,名字就叫冰墩墩直营店冬奥会特许直营店,卖的全都是张三纯手工做的冰盾盾,而且还可以提供定制版,比如说写上你的名字或者长得像你的冰盾啊,获利了好几百万,那大家觉得张三同学的行为构不构成犯罪?
答:构成犯罪。张三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著作权罪。这三个罪的最高刑都可以判到10年,一行为触犯数罪名,从一重罪论处。
五、知识产权相关的八个罪名
【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假冒专利罪】【侵犯商业秘密罪】【假冒注册商标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罪】
1、假冒注册商标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案例介绍
江某某、常某某在居住地租用某厂房,雇佣他人利用散装原料润滑油灌装的方式,生产假冒著名品牌润滑油4千余桶,查获当日的市场价格合计为35万余元。经鉴定,上述查获的润滑油系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产品。江某某、常某某等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案例介绍
安某某在其家门口禁不住低价的诱惑,花费13万元从一名小贩手中购买了数百瓶各类假冒名牌白酒,并存放在其住处准备在其将来经营的饭馆内进行销售,后被查获。安某某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未遂)。
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案例介绍
陈某某未经权利人许可,购买散装身体乳灌入其购买的包装瓶内,又花费50余万元向左某某等人定制印刷假冒其他品牌注册商标标识自行粘贴于瓶身上,并雇佣他人负责塑封、打包、发货,共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身体乳6万余瓶,非法经营数额140余万元。陈某某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左某某等人构成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4、假冒专利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案例介绍
某玻璃厂职工卢某发明设计“双层艺术玻璃容器”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在专利保护期限内,周某某生产了双层艺术玻璃口杯,并大量销售。经鉴定,该口杯具备了某玻璃厂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在没有经过专利人许可也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不属于侵犯专利权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周某某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上述产品其行为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周某某构成假冒专利罪。
5、侵犯著作权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
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五)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
案例介绍
A激光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某某,因公司经营困难,在明知陈某没有授权和委托书的情况下,仍授意该公司相关人员与其签订委托制作电视剧盗版光盘的合同,经鉴定查获的46万张光盘均为侵权复制品,王某某、陈某等相关人员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内容为其电影、电视作品的光盘,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6、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
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案例介绍
任某长期储存和销售盗版书籍,经突击检查,从任某处查扣《现代汉语词典》、《经典散文集萃》、《牛津英汉双解词典》等书籍2万余册,经鉴定均为盗版类非法出版物,任某因涉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7、侵犯商业秘密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案例介绍
刘某某原系A公司技术团队负责人、机械工程师。某日来到B公司涉案风电机组安装现场,携带照相机等工具,伪装进入正在安装的风电机组内部,对机组的内部结构、相关设备及技术参数等信息进行测量和拍照,共计拍摄617张照片及录制15个视频。经鉴定,涉案机组的五项技术点在案发前属于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与刘某某所拍摄照片中记载的技术信息相同。该技术信息自主研发成本为403余万元,许可费用为5767余元,非法侵入造成检测费损失30余万元,生产误工费损失40余万元。刘某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一百万元。
8、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之一
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案例介绍
唐某某(中国籍)在出国留学期间得到了境外X商业机构(高端新能源材料公司)的资助,毕业回国后X机构派遣“卧底”唐某某入职国内C高新能源材料公司,并每月向其发放巨额工资,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唐某某利用职务之便将C公司的大量新能源材料的技术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提供给境外X商业机构,造成C公司巨额损失。唐某某涉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罪。